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囚歌》教案【汇集4篇】
好文供参考!1/21《囚歌》教案【汇集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囚歌》教案【汇集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囚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么是一个革命者的尊严。教学重、难点1.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叙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可是你们知道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好文供参考!2/21面对毒刑拷打,坚贞不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能说出几个吗?(课件展示革命先烈图片,像放电影似的逐个从屏幕中走过,配乐)看见他们,你们有什么感受?2.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课文。(师板书课题)(课前我引导学生收集反映革命烈士事迹的材料,了解诗的写作背景,缩短诗歌的年代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课上,借助课件,配乐播放学生熟悉的革命英雄形象,引导学生谈感受,同样是为了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本诗的距离,让学生进入生动的情景中。)(二)释题,介绍作者1.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呢?(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中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中国的汉字充满着魅力,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通过让学生观察“囚”字的字形,推断出它的字意,让学生从字形上,解决诗歌题目的含义,与课题对话。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用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和你了解的知识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好文供参考!3/21(课前安排学生去查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在交流时,学生不仅互相传递信息,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还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了一些处理信息的方法。)(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出诗的节奏。2.指名接读课文,注意正音。评价读得怎么样?3.齐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地方。(本文是一首诗歌,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朗读上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教师的范读。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把诗歌读通读顺,读出诗的节奏,为下一环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像,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做好铺垫,从整体感受诗歌内容。)(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刚才我们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那么请找一找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勾画相关句子,想想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2.读文质疑:叶挺渴望自由,敌人也说要给他自由,为什么叶挺又不要了呢?这不是矛盾吗?在小组内读一读一二节诗,讨论刚才的问题。(小组交流,体会两个“自由”的不同,全班汇报)相机理解“人”“狗”“一个声音”“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的喻意。体会如果从狗洞中爬出就失去了人的尊严。好文供参考!4/21(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抓住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诗中有两个自由,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为突破口,让学生去质疑探究,通过对比,体会两个自由的含义。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读中去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3.指导朗读第一、二节诗①(课件出示从电影中剪辑的一幅图:革命英雄图,叛徒形象图,丑恶的国民党*形象图)引导学生看图,联系诗歌,说说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生自由说,感悟第一节内容)②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却作了坚定的回答!(生齐读第二小节)(课件出示:叶挺将军在牢房内的生活照)假如你就是叶挺,此时此刻你会想到什么?(生自由说)让我们怀着对革命者的无限崇敬的心情来朗读这一节。(师引读该段)(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以读为主感知课文。这样不仅增加了读的趣味性,而且进一步陶冶了情感。)4.既然不能得到我所渴望的自由,那么我情愿选择――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节。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你怎么理解这节诗?(同桌讨论,汇报)②师小结:虽然人的身躯在烈火和热血中燃烧了,但人的好文供参考!5/21尊严,人的精神还在,它们将获得永生!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叶挺将军怎么样?(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师板书)(本环节旨在采用情景串联,说读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运用联想和想像,感悟诗歌内容,并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升华情感。力求达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像,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巧妙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读懂有比喻意义的诗句,使学生在“读,思,议”中感受诗歌内容。)(五)总结全诗1.坚贞不屈,宁死也不丧失革命气节,这就是一个革命者的尊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深化本单元主题“尊严”,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感受一个革命者的尊严。)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课件出示:叶挺将军画像)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的叶挺将军多么的英勇,多么的坚贞不屈啊!让我们看着叶挺的画像,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就好像你是叶挺将军,正在监狱里吟诵这首诗《囚歌》一样!比比看,谁能将叶挺将军坚贞不屈,宁死也不出卖革命的气概背诵出来!(生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好文供参考!6/2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的目的。让学生面对叶挺将军的画像进行有感情地背诵,使学生进入情景,仿佛自己就是叶挺,在狱中吟诵着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注重课堂语文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囚歌》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七册《囚歌》单位铁西区共同小学教者李金英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情,体会叶挺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壮志豪情。2、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的尊严不惜牺牲的精神。3、激发学生崇仰先烈,珍惜生活的情感,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朗读技巧。教学重点好文供参考!7/21重点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中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内涵。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读懂诗句,有所感悟。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形成铺垫播放《亮剑》片断二、品读诗句,以读悟情提问:革命者们都会经受怎样的折磨?(一)理解第一节1、引导学生自读第一节,说说敌人的做法?2、引导分析对比句,理解人与狗分别指什么?3、引导理解第一个“自由”4、指导朗读(二)理解第二节好文供参考!8/211、制造错误,理解“渴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深刻理解两个“自由”的含义3、指导朗读(三)理解第三节1、总结上节,引导齐读第三节,板书:失去自由,得到永生2、引导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的含义3、引读,指导朗读三、由情导读,因读成诵1、激情引读2、出示图片,再次引读3、在国际歌的伴奏下齐读整首诗四、总结观赏影片资料,畅谈观后感搜索记忆,自由发言自读、品味、各抒己见联系背景介绍体会词语含义,汇报交流结合对比句,体会自由的含义个读、导读、练读、汇报读()发现问题,分析后表达看法好文供参考!9/21练读、复读、读中悟情齐读①小组合作学习②汇报交流以读促解在引读中再次品味情感熟读成诵激情诵读板书设计囚歌叶挺失去自由得到永生《囚歌》教案【第三篇】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同学们往这儿看(教师板书“囚”字)它读什么?(“qiú”.强调“i”和“u”并列时,声调并在后面的字母上),谁知道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人被四堵高好文供参考!10/21墙紧紧围住就像笼中小鸟一样,失去了自由)再想想,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又失去自由的地方,是什么地方?(监狱)所以说“囚”的意思就是犯人关在监狱里。(教师接着板书“歌”)“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在监狱里写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挺将军写的《囚歌》这首诗(出示课题投影)。二。交流搜集资料情况。课前,老师安排大家搜集有关叶挺将军的资料。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获得的信息与大家共同分享。(学生汇报搜集情况)(出示投影2,叶挺简介)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了解诗的内容。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了解囚歌的内容,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遍)2.指名读课文,评价读得怎么样?(指名学生读课文)(学生评价)这首诗,应该怎样来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老师相信大家在理解诗歌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答案也一定会给某某同学一个公正的评价。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勾画诗中提到“自由”的句子,思考它们是不是一回事。同学们,新课一开始,我们共同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好文供参考!11/21就是(生答: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那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勾画相关的句子,想想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学生默读、勾画)2.汇报。生:两处,一处是: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一处是:我渴望自由师:这两处自由是不是一回事?(生…….)3.合作学习1、2小节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请同学们现在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注意理解加点字各指什么?(出示投影3)4.汇报学习情况人:指坚定的革命者,共产党人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汉奸。走狗。卖国贼。爬:让革命者屈膝投降。当叛徒。高叫:大声喊叫。师:谁知道,敌人为什么要高叫?生1:他们心虚。共产党人到底会怎么样?会不会听他们的话。他们心里没底,所以就用这大声的喊叫来掩盖他们的心虚。生2:他们想用声嘶力竭的叫喊吓唬共产党人,让他们害好文供参考!12/21怕生3:这只不过是一种诱饵,诱骗革命者上当。师:所以说这里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吗?生:不是,是敌人的诱骗。师:对,他们想诱骗革命者屈膝投降,当叛徒,可是即使出卖了自己的同志,出卖了自己的组织,当了汉奸,做了走狗,仍然受到敌人的控制,并没有真正的自由。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板书:威逼利诱)叶挺将军做了怎样的回答?生:我渴望自由。师:那么这里的自由指的是什么?生:真正的自由(行动自由,言论自由)师: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有了真正的自由,便可以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有了真正的自由,就可以更有力地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斗。所以说,文中两处的“自由”意思不一样。叶挺渴望自由,敌人也说要给他自由,为什么叶挺又不要了呢?这不是矛盾吗?课文中的哪句话给我们做了做最好的阐述诠释。生: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里爬出。师:这是一个什么句?生:反问句。也就是人的躯体不能从狗洞里爬出。好文供参考!13/21师:说得好。叶挺深知从狗洞里爬出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所以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自己决不能因为活命而向敌人屈膝投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叶挺什么样的气节?(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板书:坚贞不屈)5.指导朗读节诗⑴.出示课件(革命英雄,丑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无耻叛徒图)师:看这幅图,联系诗歌,说一说他们都会说些什么?生:(自由说)师:当我们明白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威逼利诱共产党人时,卑劣的手段和丑恶的嘴脸时,朗读第一小节,我们就要读出反动派阴险狡猾的语调。尤其是“自由”二字要读得虚伪。轻浮。声音拖长些。(范读—自由读—指名读)⑵.出示课件(叶挺将军监狱生活照)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作了坚定地回答,假如你是叶挺,此时此刻你会想到些什么?生:(自由说)师:所以读第二小节,我们就要读出坚定地,有力的,高昂的语气,要怀着对革命者无限崇敬的心情来朗读。(指名读——挑战读)好文供参考!14/216.学习第三小节为什么叶挺会有这么强烈的决心,是什么支持他为革命事业而献身?我们来看看文中的第三小节。⑴男同学齐读第三小节,女同学思考: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⑵同桌交流,用什么来比喻什么?⑶汇报“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
本文标题:《囚歌》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3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