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顶碗少年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2、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领悟人生的哲理。课前准备: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参考资料,少熬夜!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5.有感情朗读全文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板书设计:4、顶碗少年镇定、自信——紧张、丧失勇气——镇静、自信、充满勇气失败再失败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论赵丽宏的散文世界赵丽宏创作了很多叙事散文,其中不少是写人的。众所周知,散文写人,不要求精雕细刻,只写“人的轮廓”;不要求描绘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抓住某些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写出独特、鲜明的个性或心境。赵丽宏较好地发挥了散文写人的特点和优势,绘出许多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概括一下,赵丽宏主要描写了三方面的人物:一是中国当代文艺家,如,作家、诗人、画家、舞蹈家、小提琴家、女书法家;二是普通人物,像“乡下人”、知识青年、“扫地阿婆”、门卫老师傅、守灯老人、顶碗少年、山乡邮递员;三是外国人,如,墨西哥老作家、斗牛士、兽师、美国诗人、唐人街华人、乌克兰的诗神、基辅街上的歌者。相比较,三类形象中,普通人物刻画得较为生动感人。赵丽宏曾直率地承认:“我的散文,没有什么惊人之谈,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有的只是我对生参考资料,少熬夜!活、对大自然的一点感受,对身边一些普通人的认识和赞美。”力作《秋风》以凝重的笔触,记叙了“扫地阿婆”的悲惨结局。作者没有写她的一生,而是选取她晚年遭遇最惨的几个片段来写。尽管她的外貌是“丑”的,“斑白的头发,皱纹密布的脸,一双浮肿的眼睛”等,然而作者凸现了她忠于职守、善良诚实的优美心灵。《顶碗少年》表现手法不同,它描写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一位英俊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两次失误,可是他沉着、拼搏,第三次终于获得成功,博得了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是个敢于拼搏、献身技艺的强者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还如《青鸟》里那位热爱本职工作、无私奉献的“老张头”以及《厚朴》中的“不为人注目,却用整个生命为人类作贡献”的“门卫秦师傅”,等等。作家都能从这些普通人中揭示出他们不普通的内涵,在平凡中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芒。顶碗少年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自然段。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杂技比赛吗?说说你在观看比赛时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2.指名读课文,矫正字音。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优雅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4.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1)默读,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倒叙式开头。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2)自由读第二部分。用序号从文章标出顶碗少年一共尝试了几次。第一次失败。第2自然段。第二次失败。第3自然段。第三次成功。4到6自然段。5.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三、作业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思考:顶碗少年进行了几次表演?(三次)2.生读课文,以读带思。(1)学生读第一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2)学生读第二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3)学生读第三个场面描写,画出少年的表现。3.读这三句话,(投影出示)体会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心理变化。(联系前后文的场面描写。)(1)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4.顶碗少年连续两次失误,当第三次继续表演这个节目时,他心里会怎么想?如果表演者是你,你会怎样做?三、课后拓展,深化感悟。读了课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假如你到现场看了顶碗少年的表演,你会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些什么?四、总结: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参考资料,少熬夜!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五、板书设计:第一次失败:微笑鞠了一躬第二次失败:呆呆地不知所措第三次成功:镇静鞠了一躬惊心动魄的拼搏语文A版第十册《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二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谈你的感受。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参考资料,少熬夜!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5、有感情朗读全文。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顶碗少年》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点: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耐人寻味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们面对挫折时你会怎么处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2、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成几部分进行描写的?参考资料,少熬夜!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顶碗少年在一次顶碗表演中,前两次失败后,他并没有气馁,在一位老者的鼓励下,第三次终于取得了成功,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课文分两部分进行描写。三、学习第一部分。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2、交流。结合观众们的表现,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3、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
本文标题:顶碗少年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3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