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
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1.1生产流程描述实例系统生产制造单一类型的产品——振动轮,其生产原材料为各种类型的钢板,通过机械加工,然后组装成一个空轮(没有安装轴承座、轴承和轴)。组成振动轮的部件主要为5类,分别为外圈、内圈、加强筋、内隔板和封口板,以数字1,2,3,4,5表示;其生产过程包括12个主要加工单元,分别为剪板切割(WS1)、打坡口(WS2)、卷圆(WS3)、轮圈焊接(WS4)、找圆(WS5)、车断面(WS6)、数控切割(WS7)、调平(WS8)、油漆(WS9)、钻孔(WS10)、内轮焊接(分装工作站)和轮子焊接(总装工作站)。其生产流程如图5.1所示。外圈原材料为特定型号的钢板,加工过程依次为两块外圈钢板通过卷板切割机切割成适合大小,通过坡口机将钢板两端结合处内外打出坡度,通过卷圆机将钢板卷成轮圈,经过轮圈焊接工段将轮圈接口处焊接起来,通过找圆机将轮圈找圆,然后进入轮子焊接工段,与内轮和封口板焊接成轮子。内圈原材料也为特定型号的钢板,加工过程为每次三块钢板通过卷板切割机切割成适合大小的板材,然后打坡口、卷圆、焊接、找圆,同外圈加工过程一样。在经过找圆工段之后,内轮圈再经过数控车床,进行端面对车,经过钻孔工段钻出工艺孔,到内轮焊接工段与加强筋和内隔板焊接成内轮。加强筋、内隔板和封口板原材料也为特定型号的钢板,首先经过数控切割机切割成型,然后调平、油漆,内隔板和封口板需要经过钻口工段,钻制工艺孔,然后,内隔板到内轮焊接工段进行与内圈和加强筋的焊接,封口板到轮子焊接工段与内轮和外圈焊接11,5产成品6需求314,53,4,53,4,51,21,21,2WS1WS21,2WS3WS4WS5WS7WS8WS9WS12WS10WS112物料流看板流WS:工作站图5.1实例生产/库存系统生产流程图4WS6成轮子。1.2基本生产单元的分解该生产/库存系统包括四条串行线,分别为:(1)外圈加工串行线:剪板切割、打坡口、卷圆、轮圈焊接、找圆;(2)内圈加工串行线:剪板切割、打坡口、卷圆、轮圈焊接、找圆、车端面、钻孔;(3)加强筋加工串行线:数控切割、调平、油漆;(4)内隔板、封口板加工串行线:数控切割、调平、油漆、钻孔。该生产/库存系统包括两个并行加工模块,分别为:(1)内圈、加强筋、内隔板焊接为内轮的焊接工段,即分装工作站WS11;(2)外圈、内轮、封口板焊接为轮子的轮子焊接工段,即总装工作站WS12。生产流程中有资源共享和竞争的作业,如:(1)内、外圈在进行切割、打坡口、卷圆、焊接等工序时,使用的都是相同的设备;(2)加强筋、内隔板、封口板在进行切割、调平工序时,也是竞争使用相同的设备。1.3系统绩效指标设计系统绩效指标考虑系统产出量、在制品库存、设备稼动率和订单满意度四项。在进行Witness仿真程序设计的时候,将通过如下的数据模型和相关的程序进行统计计算获得。(1)系统产出量(TPUT,ThroughPUT):统计在特定时间长度内,生产/库存系统所产出的成品数量。该指标在Witness中可以直接在成品缓冲区的“actiononinput…”中进行变量的累计。每当一个成品进入缓冲区,执行式(5-1)的计算程序,即产出量增加了一个。TPUT=TPUT+1(5-1)在仿真模型中,该统计任务由订单队列DMD.b_order的“actiononinput…”和函数UF.tput来实现,具体程序参看附录B部分。(2)在制品库存(WIP):用来统计某一时点上,生产/库存系统中所拥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量,一般用价值来衡量。由于生产线上具有多种物料,如外圈、内圈、加强筋、封口板、内隔板,每种类型物料所具有的价值不一样,需要统计各种物料的实际价值。由于本实例并不是对实际的问题进行研究,仅仅是提供一种研究方法,所以为了便于对各种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根据每件产品或部件的价值,给予它们附上对应的价值权重,然后进行统计计算。假设加强筋最便宜,以它为1,每件物料经过一道工序加工后,每加工10分钟,价值增加一个单位,不足10分钟的按10分钟计,得出实例系统中物料的价值权重系数如表5.1,表中下划线前的字符为物料名称中文首字母。表5.1物料价值权重系数表*名称Jqj_WS7Fkb_WS7Ngb_WS7Jqj_WS8Fkb_WS8Ngb_WS8Jqj_WS9fkb_WS9ngb_WS9权重122244355名称Wq_WS1Nq_WS1Wq_WS2Nq_WS2Wq_WS3Nq_WS3Wq_WS4Nq_WS4Wq_WS5权重303035343837444247名称Nq_WS5Nq_WS6Nq_WS10Fkb_WS10Ngb_WS10WS11WS12权重4449528883151系统中的在制品库存WIP计算公式如式(5-2):niiiiiWQTQMQFWIP1)((5-2)式中:iQF——第i种物料在各工序后的缓冲区中的数量;iQM——第i种物料在各工序机器上等待加工或正在加工的数量;iQT——第i种物料在各工序间运输工具上的数量;iW——第i种物料的价值权重。在该系统的仿真模型中,某一仿真时点上的QFi、QMi、QTi都可以通过Witness提供的函数直接得出。该指标的统计由目标函数UF.wip来计算,具体设计参看附录B部分。(3)定单平均等待时间(AWT,AverageWaitingTime):用于统计没能够及时被满足的订单在系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用来揭示随机生产/库存系统对订单的反应灵敏度。如果某一订单在提前期之前得到满足,则等待时间为零;如果某一订单在提前期之后得到满足,则等待时间为当前时间与提前期的差值。该指标数值越低,表示顾客满意度越高;该指标数值越高,表示顾客满意度越低。计算公式如式(5-3)所示。nWTnSWTAWTnii1(5-3)式中:n——仿真期间订单总数;Ti’——第i批订单实际发运时间;Ti——第i批订单预定发运时间;WTi——第i批订单的等待时间;SWT——仿真期间订单总等待时间。在仿真模型中,这两项统计任务统一在订单处理单元中执行。执行程序体参见附录B中DMD.demand_meet的“Actionsonfinish”部分。(4)设备平均稼动率(OR,OperationRate):用于统计生产系统中机器利用程度,仿真系统对机器类型的元素提供了标准状态统计函数,可以统计机器的空闲、运行、故障和维修等状态所占时间的百分比。在进行生产系统优化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器时间包括下列几种:(i)最大操作时间:指的是设备可用的最大时间,若设备本身为厂内自购,而非租借,且可完全由厂內自主使用,则最大操作时间一般为日历时间。(ii)负荷时间:为机器设备可稼动的时间,是最大操作时间扣除停机损失,停机损失包括计划上的休止时间,如休假、教育训练、保养等。(iii)稼动时间:是负荷时间减去停机时间,而停机时间包括批次转换、设备异常停止、修理、待料等时间。机器稼动率=稼动时间/负荷时间。(iv)故障间隔时间:机器每运转多长时间就会出现一次故障,并需要维修。(v)故障维修时间:机器出现故障,修复所需的时间。因此,本系统的设备平均稼动率计算公式如式(5-4)。mjjORmOR11(5-4)WTi=Ti’-Ti0Ti’>TiTi’≤Ti式中:m——系统中工作单元的数量;ORj——系统中第j个工作单元中机器设备的稼动率;在仿真模型中,该统计任务通过函数来实现,程序设计参看附录B中的UF.OR1函数体。1.4生产线平衡在进行系统仿真之前,需要将每个工作单元中机器设备的设计稼动率加以平衡,这样仿真过程不会因为设备能力不平衡,导致某些工序过快成为瓶颈工序,使前后工序的机器设备因为等待而导致利用不足。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将根据该系统的设计能力2500台/年,每年250个工作日来平衡生产线。由于机器对每一部件的加工时间均值确定,只能通过设计每个加工单元中机器的数量来对生产线进行设计,使得生产线能够很好的满足设计的生产能力。对每个工作单元机器数量的计算过程涉及到如下的变量符号,首先对它们加以说明。TWT——TotalWorkTime:每个工作单元中机器一年中的负荷时间;QU——QuantityUnit:每个工作单元所拥有的机器数量;TQW——TotalQuantityofWork:每个工作单元所完成的产品套数;TC——TimeCycle:每个单元完成一套产品的生产平均周期时间,例如:WS3设备完成的一套产品为分别加工一个外圈、一个内圈,则平均周期时间为完成一个外圈的平均周期时间(30’)+完成一个内圈的平均周期时间(30’),共60分钟;TNB——TotalNumofBreakdown:全年机器发生故障的次数,每月1次,均值为12次;RT——RepairTime:单次机器维修所需时间,均值为半天,4小时,240分钟;BR——BreakdownRate:故障率,均值为240*12/240/480=2.5%;BI——BreakdownInterval:机器故障发生时间间隔;OR——OperatingRate:机器稼动率,假设为80%。通过该产品的BOP,得出该系统生产单件最终产品,在各个生产单元上需要的平均周期时间TC如表5.2所示。表5.2生产系统中生产单元TC表单元WS1WS2WS3WS4WS5WS6WS10WS7WS8WS9WS11WS12时间5090601204050130838203045通过系统的设计生产能力和机器的生产周期,同时考虑故障比率较低,在计算机器台数时将其忽略不记,设计计算公式如(5-5)所示。480250iiiiiQUTWTTWTTCTQW(5-5)式(5-5)中涉及四项变量,其中由于设备的故障、维修等所占时间比例忽略不记,所以机器全年负荷时间为TWT=250天*480分钟/天=120000分钟;假设稼动率产品套数就是生产线的年设计能力,即TQW=2500;从表5.2可以得出这12个工作单元的单套产品生产平均周期时间TCi。所以根据式(5-5)可以得出每个工作站的机器数量计算公式,如式(5-6)。38.4TCOR120000TCTQWQUiiii(5-6)计算式(5-6)可以得出每个加工单元所需的设备数量,如果结果是小数,取不小于结果的最小整数。通过计算得出每个单元需要配备的机器数量如表5.3所示。表5.3加工单元设备台数表加工单元WS1WS2WS3WS4WS5WS6WS10WS7WS8WS9WS11WS12设备数量232422411112根据设备故障比率,可以计算出设备故障平均时间间隔,计算公式如式(5-7):BI=TWT×(OR-BR)/TNB=120000×0.775/12=7750(5-7)即每台设备加工时间累计达到7750分钟,就会发生故障,需要进行平均时间为240分钟的维修后,才可以继续运转。1.5看板数量的确定生产系统循环过程中看板的数量决定了生产、使用或转让的在制品数量,决定了系统运作效率的高低。建立看板控制系统需要确定所需要的看板卡的数量。对于本文的单看板生产系统需要确定生产看板的套数,以它来控制加工单元的开始生产或停止生产。得到多数研究文献和实际应用接收的计算方式有如下两种:文献[9]的最优看板计算公式(5-8)。CSDLk)1((5-8)式中:k——看板卡套数;D——一段时期所需产品的平均数量;L——补充订货的提前期;S——安全库存;C——容器容量。文献[10]的看板数量计算公式(5-9)。CXTTRNdp/)1)(((5-9)式中:R——组件利用速度,如15件/分钟;Tp——单件生产时间,如:1.5分钟/件;Td——箱子的运输和传送时间,如:2.5分钟;C——箱子的单位容量,如:45件;X——需求速率变化的百分比,如10%。使用式(5-8)来确定看板数量,由于该公式没有应对动态需求这一项的变量,有效运用该公式的重要一步就是确定安全库存S的数值,而一旦动态需求的随机特征有所变化,该公式不能相应的进行反馈;式(5-9)考虑到动态需求,在公式中设定了
本文标题:JIT看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建模和优化实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3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