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小练笔实用4篇
好文供参考!1/2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小练笔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小练笔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怀疑与学问》印发下来或做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好文供参考!2/21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出示词语: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好文供参考!3/21话画出来。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2课文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好文供参考!4/21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教学目标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格言导入好文供参考!5/211、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几句格言,谁来读一读?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格言?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板书:真理)2、今天,老师再送同学们一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这也是今天要学习的1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谈谈对课题的理解。3、为什么说这也是一条真理?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观点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二、检查预习读课文情况接力读课文,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三、朗读感悟1、课文哪些语句形象化地表达了课题的意思?(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这其中的“?”“!”分别指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板书:?!)“拉直”在这是指什么?2、课文通过了几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课文的哪些段落?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分别写了三个什么事例?好文供参考!6/213、小组合作学习。这三个事例中,你对哪个最感兴趣?就认真地读一读那一段。想一想这个事例中的人物是谁?“问号”是什么?发现的“真理”是什么?划下来。再想想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4、以下教学步骤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你对哪个事例最感兴趣?给大家读一读吧。事例1:⑴这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对什么产生了疑问?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人物“?”从“?”到“!”的过程“!”谢皮罗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敏锐地注意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波义耳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好文供参考!7/21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实验大部分花草受酸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奥地利医生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一连串的疑问反复的观察实验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⑵引读:他认为,在北半球……;如果是在南半球……;而在赤道……。他的结论正确吗?咱们同学今天回家也去实验一下,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⑶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为什么谢皮罗教授能从这么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也能发现真理呢?这其中历经了怎样的过程?师:从谢皮罗教授的经历中,你有什么感受?事例2:⑴这个事例主人公是?他有怎样的疑问?指名读文。说说他有什么疑问。好文供参考!8/21⑵由此发现的“真理”是?齐读。⑶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点击示: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实验。齐读短语。从这些短语中,你又读出了什么?波义耳曾说:“人之所以能效力于世界,莫过于勤在实验上下功夫。”师:是的,波义耳也善于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事例3⑴这个事例主人公是?他的疑问是什么?指名读一读。⑵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⑶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点击示:百思不得其解、一连串的疑问、反复的观察实验。引读,奥地利医生同样善于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5、的确,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有所成就。(出示“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是按收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6、现在再请同学们仔细默读三个故事,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好文供参考!9/21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小结: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7、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你知道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源于什么?用书上词来说说。(如“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谁能用上这些词连起来说一说吗?一起读一读7、8两段。(示课件:只要你见微知著……)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就能把“?”拉直变成“!”透过这个感叹号,你还能感受到什么?(科学家们的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以及给世人的震撼……)是啊,一个“!”凝结了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谢皮罗教授激动地对世人说(指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化学家波义耳骄傲地对世人说……;奥地利医生自豪地对世人说……让我们也坚定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8、课文学到这,相信同学们对课题一定有了新的理解。你还能说说这样的事例吗?四、随文练笔好文供参考!10/21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示课件──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指2名读,稍作评价。五、回归整体,总结收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道了文章思路: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再来阐述开头的观点。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小练笔3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好文供参考!11/21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好文供参考!12/21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认读听写生字词,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2.学习第一个事例。⑴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⑵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⑶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好文供参考!13/21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找到真理谢皮罗教授洗澡水的漩涡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3.学习第二个事例。⑴总结学习第一个实例的具体学习步骤。⑵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⑶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4.学习第三个事例。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5.学习一、二自然段。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
本文标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小练笔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4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