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字。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易错点:“烤”的字形拓展点:阅读童谣,提高阅读能力。问题预设点:在学习生字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特点,提高识记效率。教学准备:童谣,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播放歌曲《童年》,学习1篇回忆童年的文章。板书课题。二、读文理解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2、正音。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画面。2、质疑、讨论。文中有那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画、读、想,说说你的理解。3、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三、识字写字1、利用形声字特点,提高识记效率。2、重点指导易错字“盐”和“烤”的`字形。3、独立完成“自选词语”。四、练习1、把自己搜集的童谣与同学交流。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完成仿写。泥物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的、的、的,有的、的、的。资料收集:童谣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万紫千红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束瑰丽之花。它经过民间长久流传,精炼爽口,和谐押韵,同诗歌一样具有音乐性,它从孩子们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心理、生活、游戏情趣、童话世界意向,以及儿童语言的感受出发,口传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诵的诗歌,要开放自由得多。童谣的特点:句式自由;结构多变;比兴特多;声韵活泼;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语平白;顺口成章。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预习提纲1.收集有关翠鸟的资料。2.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并记下不懂的地方。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都喜欢那些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翠鸟。(师生共同板题,借机提示“翠”的写法。)2.你对这种鸟有哪些了解?(交流资料)二、自读自悟。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éigān2.认读词语:浅绿衬衫疾飞等待逃脱锐利蹬开一眨眼腹部饲养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学习第一段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1)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和课文上的比较一下,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3)带着刚才的体会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3.总结: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五、抄写生字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书写。3.抄写生词。六、作业1.练写生字。2.有顺序的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齐背第一段。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二、学习课文内容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1.自学第二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2)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2.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参考资料,少熬夜!(4)试着背一背。三、学习课文最后两段1.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2.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四、回顾全文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1.抓住事物的特点;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五、读写结合:(任选一题)a)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b)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六、课外实践: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以鸟类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乐游原]长安附近的游览胜地。[向晚]傍晚。向,将近,将要。[意不适]心里不舒畅。[驱车]赶车,驾车。[古原]指乐游原。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简析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参考资料,少熬夜!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教学目标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谁能说说你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生1:我知道的有《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生2:我知道的有《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愚公移山》。生3:我知道的有《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看看其中蕴含有什么样的道理。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课前参与情况,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故事《南辕北辙》。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三.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2.师: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朋友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师: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四.分角色读文。参考资料,少熬夜!1.同桌分角色读,教师巡视指导。2.集体分角色读。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五.表演课文内容。1.学生准备。2.指名展示表演。(三名学生上台表演,一名演去楚国的人,一名演他的朋友,另外一名演车夫。)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六.拓展。1.师: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生1:我们不能向去楚国的人学习。生2:我们应该听别人的劝告。生3;行动和目的要一致。师: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事情。(同桌交流)3.师: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生:行动和目的要一致。师:行动和目的要一致,才能达到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5教学目标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7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3、能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水泥道的美的。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和水泥道的喜爱之情;2、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平常生活之美。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参考资料,少熬夜!多媒体课件,提前让学生制作梧桐树叶,装水的小桶,梧桐落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一条灰扑扑的水泥道(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见过水泥道吗?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对吗?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你们看,水泥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谁来说说这种变化?这是什么落叶?预设: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梧桐树落叶。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法国梧桐树: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30m,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浓。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教师出示梧桐树落叶实物给学生,课件出示坐标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松滋的玉岭北路也有美丽的梧桐树哦!走在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上,你们会是什么心情?(愉快)4、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齐读课题。适时提问:金色巴掌你认为是什么?(梧桐树叶)5、书写课题中的多音字“铺”。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笔画:右边“甫”字的两小短横不能挨着两边,保持间距才好看。师强调书写姿势,生打开《写字课堂作业》写两个。师巡视指导。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5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