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卜算子·咏梅》精编教案设计精编3篇
好文供参考!1/17《卜算子·咏梅》精编教案设计精编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卜算子·咏梅》精编教案设计精编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让学生了解两首词的主要内容。2、能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情感态度:1、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2、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3、写出赞美自然界景物的文字。二、过程方法:1、积极调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和积蓄的情感,参与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2、利用学生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辅助学生学习。3、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三、教学重点:好文供参考!2/17了解词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能想象画面,赏析文字。四、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了解梅花吗?学生交流对梅花的认识。(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2、毛泽东同志真是一个豪迈、浪漫和富于激情的伟人,一场雪,就有一种英姿勃发的气概;一枝梅,更有笑傲江湖的情怀。3、1962年春天,他看到迎寒怒放的梅花,写了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在这里,词牌名是?题目是?“咏”就是用诗词等来叙述的意思,是古诗词的一种题材。(二)读一读1、初读感知:(1)毛主席眼中的梅花是怎样的呢?他是怎样赞美梅花的呢?请大家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体会。(2)读着这首词,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感受到的是振奋激动,还是哀愁无奈?从词中你听到是哀叹还是笑声?你从中看到的生机热烈,还是衰败冷清?(指名回答:“读着这首词,好文供参考!3/17我感觉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3)指名诵读:提句读停顿、声调变化和感情扬抑的要求。(4)齐读。2、精读感悟(1)、再读,体会梅花具有怎样的品格?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谈议(板书: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4)、如果说梅花是一种精神,你觉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如果说梅花是一个人,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能否举例谈谈?3、品读赏析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曲曼妙的音乐,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评,细细去欣赏,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七嘴八舌评诗词,可以从个别的字上,也可以从某个句子上,也可以从整首词上去赏析。(三)想一想1、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给我们提供好文供参考!4/17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信请看这一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读着这句话,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风阵阵、大雪纷飞,梅花傲霜斗雪,绽放枝头)如果梅花有表情,这时是怎样的表情?如果梅花会说话,这时会说些什么呢?(体会无私、高尚)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她是怎么向人们报告的呢?春天终于来了,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画面呢?(百花盛开、异彩纷呈、满山遍野、万紫千红)这时梅花的心情怎样?这是一种怎样的笑?(她和百花在一起,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四)比一比1、再次凝视这首词,不觉暗香盈袖,如此佳作,老师想找个人再次朗诵这首词,而且连上陆游的词一并朗诵,听完后告诉我你更喜欢哪一首词,为什么?2、请大家想一想,陆游词中所写的梅花是怎么样的'?(学生交流后,板书:独自愁、香如故)3、引导比较。想一想,毛主席在词中所赞美的“梅花”与陆游词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3)小结。梅花都在冬天开放。但是,在陆游的词中,梅花在“独自愁”,而毛主席词中是“花技俏”。同学们,毛主席是在读了陆游的词,才写“卜算子咏梅”好文供参考!5/17这首词的。毛主席在自己词的前面,有一句说明的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要求学生说说“反其意”的意思。4、介绍毛主席创作词的背景。1961年12月,毛主席在广州主持中共中央会议。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听了这段话,你又知道了什么?毛主席为什么写这首词?(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不要被困难吓倒。同时,也表明了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5、小结。毛主席和陆游写的词,都是“咏梅”。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也不一样。毛主席巧妙地用陆游词的原韵,写下了这首词,鼓励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其实梅花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种梅、赏梅、画梅、写梅,自古以来,留下了许多歌咏梅花的诗词名句,你知道哪些?能否背几句?(五)写一写1、大自然中的一切景物都可以入诗入文,我们没个人也都有自己最钟爱的景象,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心中的最爱吧!2、最后,我想以一首诗来结束这堂课,并表达我对大家的真心祝愿:好文供参考!6/17咏梅读陆游、毛泽东咏梅词而写之。孤苦高傲陆放翁,豪迈乐观毛泽东。同是挥毫赞梅花,古往今昔殊不同。不同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愿梅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开放。《卜算子·咏梅》优秀教案设计2教学内容:《卜算子·咏梅》是六年级《日有所诵》的篇目。这是陆游的1篇托物言志的佳作。词中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受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教学时,应注重通过品评诵读感受词的意境与诗人的内心情感。教学目标:1、打破传统的串讲词句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2、领会诗歌的意境,感悟作者在词中赋予梅花的品格和好文供参考!7/17精神,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诗人进行感情的交流。3、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产生阅读兴趣。教学重难点:感悟梅花的品格和精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根据诗词的情感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设计理念: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诵读品味等方式体会诗词的意境,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好文供参考!8/17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准备:学生搜集陆游的生平资料及作品、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巧妙引诗文1、揭示课题《卜算子·咏梅》。明确诗词描写的事物是梅花。2、介绍“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师:提到梅花,不禁想到了“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两个词(课件出示),知道这“三友”和“四君子”都是谁吗?(松竹梅、梅兰竹菊)从这两个称号中,你发现了这几种事物有什么特点吗?(不畏严寒,品格高尚)自古以来,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都是画家描摹,文人引用的对象,它们出现在名画中、扇面上,甚至瓷器、木雕中。(课件展示相应的图片,请学生欣赏)3、梅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首,更是屡屡出现在诗中——梅花风姿清雅飘逸,北宋诗人林逋这样描绘过它——疏影好文供参考!9/17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性格隐逸淡泊,明代诗人高启这样吟咏过它——寒依疏影萧萧竹,春燕残香漠漠台。梅花品格坚贞,洁身自好,南宋诗人卢梅坡这样赞美过它——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课件出示以上诗句,请学生吟诵品味,初步感受文化中的梅花形象。)设计意图: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丰富而厚重,从相关文化内容引入,使学生对梅花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对梅花产生亲近感,帮助他们接下来更好的体会词的涵义。二、初读知大意1、师:这一株株梅花,携着幽幽暗香,或伴着诗人的吟颂,或载着诗人的情怀,或擎着诗人的志向,跨越了千百年的时空侃侃而来。而陆游这首《卜算子》中的梅花,带来的是什么呢?认真听,用心体会——教师配乐范读,请学生说说听出了什么?(压抑、伤感、凄凉……)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充满感情的朗诵快速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准确定位本词的情感基调。2、师:这到底是一株什么样的梅花呀!竟引得我们都惆好文供参考!10/17怅起来,现在请你们自由读读这首词,试着走近它,理解它,然后把你看到的梅花与同伴交流一下。学生自读,交流体会。3、指名试读,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出节奏,并读出自己的初步感受。三、品读悟诗情师:通过刚才的小组讨论,同学生对梅花都有了自己的认识,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梅花?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边读边品悟梅花的寂寞、凄凉、苦闷与悲惨形象,以及在饱受摧残中仍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格,感受作者借梅花自喻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1、寂寞的梅花:废弃的驿站让人平添寂寞,残破的断桥使这寂寞更深了三分,试着读出这份寂寞。2、寂寞黄昏以令人深感凄凉,再加上风雨的欺凌,这凄凉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请学生带着这份感受诵读诗词。3、孑然一身时受欺凌,群芳争春时遭嫉妒,怎能不苦闷?试着替梅花抒发内心的'苦闷。指名诵读4、“零落成泥碾作尘”短短七个字,字字血泪,让我们看到了梅花悲惨的结局,此时,你对梅花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把你此时的感情融入词中,试着读出来。5、在我们惋惜的同时,世人心中也对梅花充满了同情,但他又无力改变他的命运,这份无奈又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只好文供参考!11/17能缓缓地吟诵着——驿外断桥边(学生齐诵)四、扩读升情感1、师:听着你们的吟诵,我不禁想到了陆游的一生,与这株梅花是何其的相似,让我们一起走进爱国诗人——陆游课件出示陆游的相关资料: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9岁参加科举考试名列第一,却被奸臣秦桧除名。秦桧死后,宋孝宗赏识陆游的才华,但并没有重用陆游,只任命他当了一些地方小官。期间,由于陆游在没有征得政府同意之前,向灾民发放粮食赈灾,被罢免了官职。陆游六十一岁再次被委以官职,但不久又被罢职还乡。六十三岁时,陆游再次被任命,但不久又被罢官。此后二十年间,陆游一直蛰居农村。直到去世,他也没有盼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一天。指名读一读问:了解了陆游这些经历,你觉得陆游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坎坷、悲惨……)2、师:看着这些经历,不禁又令人想到了陆游那些千古流传的名句——(课件出示)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好文供参考!12/17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请学生诵读这些诗句,边读边体会,从中能读出怎样的陆游?师:这一首首诗词,既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陆游,更是一株株品格高洁的傲雪寒梅。设计意图:陆游一生创作颇丰,创作题材广泛,这里独选了这几首格调低沉的词句,目的是与本课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这首咏梅词的意境,以及作者此时的无奈心境。3、著名诗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梅花在经历坎坷的陆游笔下,是这样凄凉愁苦的形象,而在另一位诗人的笔下,却截然不同——(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先请学生自由练读,然后指名朗
本文标题:《卜算子·咏梅》精编教案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68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