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荷塘月色》教案【推荐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荷塘月色》教案【推荐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荷塘月色》教案【推荐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荷塘月色》教案【第一篇】一 、教学目的: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 2.语言运用的技巧 难点: 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通感的运用 三、教学设想: 1.预习提纲: ①看单元提示和课文前的“学习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②自读课文,参照注释,查工具书,准确认读,积累词语。 ③回忆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总结有关的文学常识。 2.课上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讨论发言。 3.加强朗读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揣摩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作品等知识。 在现代散文的长卷中,朱自清的散文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以优美动人的篇章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想必那至诚至深的亲情、那生机勃发的自然景象已永驻你美好的记忆中了吧!那参考资料,少熬夜!就请同学们谈谈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展示投影):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朱先生的1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色》。(板书文题、作者) 2.简介《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素为读者所喜爱,尤其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以后,更为人所瞩目。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那么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下面我们来欣赏这篇课文。 二、学生看投影上的画面,听配乐朗读,入境,欣赏美感,体味感情。 三、整体把握课文,揣摩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1. 请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其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五四”以后,革命斗争深入 ,原来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阶层也发生分化,有的高升、有的引退、有的堕落、有的前进。朱自清不满黑暗的现实,又没有勇气投入斗争。“四·一二”政变后,他处于极度的不安之中。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 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生活。”他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2. 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学生讨论交流: 参考资料,少熬夜!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学生讨论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补充: ①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②句“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露出一丝的喜悦。 ③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④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想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3、教师总结: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所以,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讲解过程中,板书如下)   四、布置作业: 1.加强朗读,品味文章的4-6小节 2.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参考资料,少熬夜!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朗读课文2-6小节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 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               树  (蓊翁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 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    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    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形象 过    如明珠--洁白 处    如星星--绿叶白花                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    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参考资料,少熬夜!(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 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5、小结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学生再读课文2-6小节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 比喻和拟人(结合课后练习三) 例如: ⑴.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参考资料,少熬夜!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⑶.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
本文标题:《荷塘月色》教案【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899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