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电脑灌肠治疗仪临床资料汇编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市中医院2目录1.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12.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体会…………………83.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18例……………………134.电脑灌肠仪在术前清洁肠道中的应用观察……………155.大肠水疗及其临床应用…………………………………176.医学专家答读者问………………………………………201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附60例资料分析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210001)张苏闽丁义江谢英彪王业皇吴岚刘飞指导:丁泽民摘要:本文观察对比了气药灌肠和常规灌肠治疗60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了一氧化氮(NO)与UC的发病及治疗转归。结果发现气药灌肠疗法对UC的脓血便,粘液便和溃疡病变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尤其对乙状结肠以上部位的难治性UC疗效明确。血清一氧化氮的检测结果表明UC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经过治疗随着病情好转NO含量下降,证实了NO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气药灌肠、一氧化氮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大肠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致病机理迄今尚不清楚,被国内外医学界公认为一类难治性疾病。灌肠治疗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由于以往滴注和灌注的方法局限,使药液很难达到乙状结肠以上的结肠病灶部位,影响了治疗效果。近年来我们和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DGY-2电脑灌肠治疗仪,通过一定的气压,足以将药液灌注到整个结肠部位。解决了以往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不足。现将临床研究结果呈报如下。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与临床分组21.1诊断标准病例按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UC诊断标准及Jones等诊断活动期UC标准选择。即(1)具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一般临床表现特征。(2)肠镜检查肠道病变属溃疡性结肠炎特征。(3)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共60例,其中急性活动期38例,慢性活动期22例。1.2临床分组病例按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组,门诊治疗组32例,住院治疗组28例。2.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0例,其中男34,女26例。年龄21-65岁,平均(32±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1年,平均5.2年。发病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全结肠多见。如表(1)所示。表(1)60例UC病变范围分布部位例%直肠915直乙结肠1626.7左侧结肠1220次全结肠58.3全结肠1220盲肠23.3直盲结肠46.7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分布基本一致。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另选择40名健康献血者作为血清一氧化氮指标检查对照组,其中男26名、女14名,年龄20-51岁,平均31.3岁。33.治疗方法3.1方药组成:灌肠方:南京市中医院(协定处方)“溃洁”灌肠液:银花、地榆、白药、复方珠黄散等为主方。急性活动期UC适当添加:白头翁、秦皮、马齿苋、槐花炭等。慢性活动期UC适当添加:蒲公英、葛根炭、苍术、白术等。3.2灌肠方法门诊常规治疗组:用常规灌肠筒或灌肠器,分2~3次将150ml左右药液经肛门做保留灌肠,每晚一次,10天为一疗程。选用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产DGY-2电脑灌肠治疗仪,将灌肠方水煎2次,浓缩成200ml左右,待温度达到36℃~40℃左右时即可给患者灌注。住院治疗组:具体操作如下用灌肠机将灌肠药150~200ml置入特制的溶器中,肛管插入肛门10~15㎝,把气压和时间分别调至11kPa、40秒后,分别启动气阀和液阀,将药液灌注于结肠。然后要求UC患者先后平卧位、胸膝位5分钟。灌肠即完毕。疗程同门诊治疗组。两组药液灌注后结肠分布状况见表(2)。表(2)10分钟后药液结肠分布状况部位气药灌肠组(28例)常规灌肠组(32例)例数%例数%直肠2810032100乙状结肠2810032100左侧结肠28100515.6横结肠2810000回盲肠2692.8004.观察指标4.1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4.2纤维肠镜检查44.3血清一氧化氮检测:采用硝酸还原法结果1.疗效判断标准(1)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症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肠镜检查粘膜病变恢复正常或遗留瘢痕,追访1年未复发者;(2)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肠镜检查病变仅有轻度炎性改变者。(3)好转:症状、体征减轻,结肠镜检查病变程度减轻。(4)无效: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均无变化者。2.治疗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见表(3)表(3)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组别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例数(%)例数(%)例数(%)例数(%)常规灌肠组(32例)气药灌肠组(28例)1443.81553.81031.2932.1515.6310.739.413.690.696.52.2大便常规检查两组UC患者治疗前经肉眼和镜检均发现大便异常,主要表现为粘液血便。治疗后,两组UC患者绝大多数恢复正常(脓血便消失较快,粘液便消失较慢)见表(4)。表(4)两组治疗后大便检查结果组别脓血便粘血便例数(%)例数(%)气药灌肠组(28例)13.527.1常规灌肠组(32例)39.4618.7两组比较P﹤0.01,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52.3纤维结肠镜检查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两组UC患者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的消失率都有明显改善,但气药灌肠法较常规灌肠法对溃疡的消失率高,这可能是气药灌肠法的药液能达到较高结肠部位所致。见表(5)表(5)两组治疗前后肠镜检查结果组别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假息肉治疗前32293常规灌肠法治疗后453(32例)消失率84.4△82.80治疗前28252气药灌肠法治疗后322(28例)消失率89.3△920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P△﹤0.012.4血清一氧化氮检测结果近年来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是一种新型的生物信息传递体,在活动性UC患者肠粘膜中NOS活性增高,释放到血清中的NO量增加,可能影响结肠免疫功能并产生细胞毒作用。有报道一氧化氮参与UC炎症发生的病理过程。我们通过UC病人与正常人对照比较见表(6)和治疗前后NO变化证实了以上理论的推断。见表(7)。表(6)UC组与正常人NO测定结果(μmol/L)组别例数x±S正常组4066.8±17.1UC组40127.3±36.1P﹤0.01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6表(7)两组治疗前后NO测定结果(μmol/L)组别例数治疗前(X±S)治疗后(X±S)常规灌肠组32125.4±15.584.6±22.3气药灌肠组28127.3±36.169.2±11.7与治疗前比较△P﹤0.01。讨论溃疡性结肠炎(UC)自1859年由Wilks最先表述为非菌痢的独立的结肠炎性疾病以来,产生了许多发病学说,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不明了。治疗UC有效的中西医方法,亦多种多样。灌肠疗法是一种被大家公认的有效手段,但是以往的灌肠疗法多以灌肠筒滴注、输注,以及50ml注射器推注为主,虽然以上方法对低位结肠溃疡(升结肠以下)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压力不够和器械简陋,治疗药液往往只能保留在降结肠以下部位,尽管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灌肠后做了改变体位的动作,但仍然由于结肠松弛扩张不够,药液不能达到更高部位的结肠病灶处,影响了UC治疗效果,尤其是较严重的全结肠溃疡和直肠盲肠并发的UC患者,治疗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许多,如柳氮磺胺吡啶(SASP),爱迪莎,思密达、谷参肠安等肠道释控制和肠粘膜保护剂,但多因为对胃肠刺激大和作用弱,临床上受到很大限制。而气药灌注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些矛盾。气药灌注方法,可以根据UC病人的病情变化,病变部位,适当的气压可以将药液均匀地输布到整个结肠的病灶处。其特点有(1)不改变中西药的剂型,医生可以按自己的经验,开出有效的方药;(2)药液温度、剂量和输入时间可以控制,使治疗UC更加规范、科学;(3)药液输入结肠后由于气体的输布,可以均匀地弥散在结肠的粘膜表面和病灶部位,提高了药物的有效作用;(4)该种方法操作简便、安全,病人无特殊不适感,同时还减轻了7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开展气药灌肠治疗UC患者的同时,我们同时开展了近年来国内外的先进检测方法。通过对UC肠粘膜一氧化氮mRNA的检测,证实了UC肠粘膜高水平表达是血清NO过量产生的来源。我们经过和正常人对照组和门诊常规组比较,发现了(1)UC血清NO明显高于正常人;(2)应用气药灌肠疗效好于常规灌肠,从血清NO的变化和症状改善一致,呈正相关联系。血清NO可以作为UC实验室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总之气药灌肠方法是一种崭新的治疗UC的技术,其疗效确切,实用可行,值得推广使用。8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体会——附38例资料分析中山市中医院肛肠科(508400)林锡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wecolitis,US)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大肠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迄今尚不清楚,被国内外医学界公认为一类难治性疾病。灌肠治疗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以往滴注和灌注的方法局限,使药液难以达到乙状结肠以上的结肠病灶,影响了治疗效果。近年来我们使用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DGY-2电脑灌肠仪,通过一定的气压,可以将药液灌注到整个结肠部位。解决了以往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不足。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与临床分组(1)诊断标准病例按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UC诊断标准选择。即①具有溃疡性结肠炎热一般表现特征。②肠镜检查肠道病变属溃疡性结肠炎特征。③有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共38例,其中急性活动期24例,慢性活动期14例。(2)临床分组病例按门诊和住院病人随机分组,门诊治疗组22例,住院治疗组16例。二、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1~61岁,平均(31±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4.9岁,发病部位以直9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全结肠多见。如(1)表所示。表(1)38例UC病范围分布部位例数%直肠615.8直乙结肠1128.9左侧结肠821.1次全结肠37.9全结肠1026.3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分布基本一致。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三、治疗方法(1)方药组成:灌肠方:自拟“溃结”灌肠液:银花、地榆、云南白药、锡类散。急性活动期UC适当添加:白头翁、秦皮、马齿苋、槐花炭等。慢性活动期UC适当添加:蒲公英、葛根炭、苍术、白术等。(2)灌肠方法门诊常规治疗组:用常规灌肠筒或注射器,分2~3次将150ml左右药液经肛门做保留灌肠,每晚一次,10天为一疗程。选用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DGY—2电脑灌肠治疗仪,将灌肠方水煎2次,浓缩成200ml左右,待温度达到36~40℃左右时即可给患者灌注。住院治疗组:具体操作如下:用灌肠机将药液150ml~200ml置入特制的容器中肛管插入肛门10~15㎝,把气压和时间分别调至1Kpa40秒后,分别启动气阀和液阀,将药液注于结肠。然后要求UC患者后平卧位,胸膝位5分钟。灌肠即完毕。疗程同门诊治疗组。两组药液灌注后结肠分布状况见表(2)10表(2)10分钟后药液结肠分布状况部位气药灌肠组(16)例常规灌肠组(22)例例数%例数%直肠1610022100乙状结肠1610022100左侧结肠161004100横结肠1610000回盲部1593.800四、观察指标(1)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2)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一、疗效判断标准(1)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肠镜检查粘膜病变恢复正常或遗留疤痕。(2)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肠检查病变仅有轻度炎性改变者。(3)好转:症状、体征减轻,结肠镜检查病变程度减轻。(4)无效: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无变化者。二、治疗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见表(3)表(3)两组近期治疗效果组别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例数%例数%例数%例数%常规灌肠组(22)1045.5731.8313.629.190.9气药灌肠组(16)956.3
本文标题: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659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