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语文教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高二语文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二语文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二语文教案下学期【第一篇】一、教学目标尽全力夺取前三名。各层次班任务数如下:加强班一线30,二线50;实验班一线15,二线30;普通班一线5以上,二线15以上。实现年级一线总数800以上,二线总数1600以上。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约20周,需要完成《经典阅读七》《经典阅读八》《平凡的世界》《史记》《语言的简明准确得体》等内容的学习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全面谋划,精心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三、教研要求每天一教研,圈坐在一起,采取“一+N”发言模式,即一个主讲人说课,然后每位老师至少说一条备课建议,形成有专人负责又能集思广益的局面。主讲人说课名单按照学案编订计划,轮到谁谁说,不能推诿敷衍。要求每位老师超周备课,在集体教研之前,课本必须看,练习必须做,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然后在教研上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保证教研时间和教研纪律,教研期间不能随便缺席,不能干与教研无关的事物,不能随便说笑,不能进进出出。做好每周听评课工作,写好听课记录。送过全程的两节,年轻老师至少四节。先听课再上课。做好新老教师结对子工作。结对子名单如下:宿娜—崔宝丽。靳玉露—赵秀梅,付春雪—李涛,韩雨—李宁,闫如月—赵海燕。年轻老师一定要坚持听课,先听课再上课。四、上课要求依据本学期德州市教学规划,按照学校361度教学模式要求,无论学案、课本还是训练,都要符合这两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读与练是核心,教师的精到点拨为辅助。要切实达到学生充分活动,教师退居幕后做导演的目的,杜绝用一个课件脱离课本一讲到底而学生被动听讲的现象。上课的重点内容是宋代诗歌、《史记》文言文和现代文中“传记”和“小说”的教学。诗歌教学采取“背诵+训练”的方式教学,课堂基本步骤是:反复诵读达理解背诵默写目的——按照对本诗知识点的分解,边读边理解边填空默写——当堂进行主客观题的应试训练。诗歌约一周一个单元,一个半月内约六周完成34首诗歌阅读(18首诗背诵)的学习任务。《史记》文言文学生在假期已经预习过部分北容,学生有参考资料,少熬夜!了一点基础。所以本学期的文言教学可以视为有一定预习的教学,但课本和练习还需要认认真真再读练一遍。文言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是:熟读课文加强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培养断句能力,说出初始阅读所读出的东西——对课本标划的重点词句进行标注翻译,总结重要词句,特别注意文化词的总结——依据所做的题目对课本理解总结。六个文言文单元约30篇文言文,约50课时,一周约3篇,大约10周左右完成教学任务。补充的文论和文言文也要进行学习。现代文教学在每周的三节阅读课(级部两节,自己拿出一节自习)里来完成。每周约读完5篇。有重点读(讨论确定重点篇目,从小说开始读),有泛读,有读有练,有点拨。《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要让学生自己买书,有读,有笔记,有讨论,有试题考察(在训练和考试中有所体现)。因学生在假期已经读过一部分,所以学期开始要重点引导学生去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现代文考察重点放在《平凡的世界》和传记考察上。五、训练要求。训练分四部分。一是课本里的阅读理解训练部分,针对性地进行诗歌、文言文和现代文的训练,要利用好材料进行训练,有练,有查,有点评,有改错,有巩固。二是利用晨读材料进行背诵、素材、审题和基础练习。基础练习基本内容是:和语境考试形式接轨,考察成语+病句+连贯+默写+语言的`简明得体专题方面。的基础题目+名著题+6作文片段训练。页面最上头为每日名言积累。用BA纸印一张,原则上每天一练习。一般放在早自习最后10分钟练,也可课前练或自习练,要定时训练,有练,有批改,有纠错,有点拨,有错题重温。按照分工依次轮流出题,确保出题质量,自己找人审核,确保试题精准无误。老师们从编辑、排版、印刷、分发全程负责。三是作文训练。作文一是进行素材积累,二是进行片段训练,三是重点进行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训练。每周要有1篇比较典范的范文供学生学习。每周要拿出一节课作为作文课。片段训练和素材积累可以附加在晨练里。为保证作文训练的系统性,由崔桂静、刘艳青、李涛、李宁、张子武等五位老师形成作文组,具体负责作文工作,李宁牵头。四是综合训练。主要是月考试题和模拟检测题。安排骨干老师出题,和所学内容密切结合,做到学考一致化,确实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六、常规检查及其他。检查四个方面:课本的利用程度、笔记本的利用程度和学案、晨练的使用保存程度。老师们应该合理使用课本,避免有材料而不用自行其是的现象。不定期检查。阅读应该留痕,应该使用笔记本记录阅读所得,包括素材参考资料,少熬夜!积累、名著阅读、范文书写等内容。一周一次检查笔记本。利用统一的学案、课件,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学校课改要求上课。教研重点就放在学案和课件上。晨练不但应该做,还应该在上边改,并且保存好,避免一边学一边丢的现象。每周至少检查四次。有时间,有等级,有评语。办公室卫生、饮水应该有专人负责,避免卫生不过关、饮水无人管的现象出现。根据实际,分为七个值日组,具体负责每天的办公室卫生、饮水和安全。分组如下:周一:韩雨郑爱辉李艳丽周二:付春雪谭金燕赵海燕周三:靳玉露赵秀梅崔宝丽周四:宿娜李宁任金红。周五:闫如月李涛张子武。周六:梁荣强霍明霞周日:赵宗生李美玲希望大家同心协力,狠抓落实,提高成绩。高二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风特点。2、品味文中豆腐的特点,领悟豆腐中蕴含的文化内涵。3、学习文章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品味文中豆腐的特点,领悟其文化内涵。2、学习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豆腐,再普通不过的一种食品,人们对它再熟悉不过。可作家林海音却对它情有独钟,大加赞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悟林海音那独特的“豆腐情结”。二、走近作家(展示作家图片)林海音(1918-),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出生在日本,不久返台,因台湾已被日本侵占,后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就在北京长大。就读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xx日报》记者。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后开始文艺创作,作品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等,长篇小说《春风》,及许多文学评论等。她是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也是台湾文坛之“保姆”。结合课后参考材料《台湾文坛的保姆》,介绍其文风特点。1、生于日本,父母不甘当日本亡国奴,性格受其父母影响。她跟随父母四处奔波流浪,向往一种平和,自由的生活态参考资料,少熬夜!度,所以她的文风也是很怀旧和平和的。2、在北京长大和读书,受到京味文化中那种雍容、大度、典雅文风的影响。3、作新闻记者、编辑,眼光敏锐,锻炼了她的文艺素质。三、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设题:读过文章以后,豆腐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明确:容易配菜;视觉洁白;触觉柔软;味觉香淡;价钱便宜;营养价值高;制作简单;历史悠久;有医学价值;深受欢迎。四、再读文章,梳理内容设题: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哪些内容(1、2段)概说豆腐的美及配菜方便(3、4段)豆腐的。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5、6段)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7、8段)历史变迁:汉—宋—清(9段)名称沿革:菽乳—黎祁—来其—少宰羊(10段)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11—16段)“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7—19段)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知道豆腐的价值”,及有关各地豆腐的不同做法的见闻和感受五、三读课文,品味深意设题:豆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题目?(领悟写作意图)(结合20、21段)文章写的是豆腐,但目的是想借豆腐言志。“颂”豆腐,更重要的是赞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平易朴素,平和宽厚。六、读文章,质疑解难1、作者出生在台湾,在北京又住过一段时间,但从文中你能看出她有地域的局限性吗?这能看出作者有一种什么心态?(1)、看不出①文章开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表明作者要在“中国”的意义上来谈“豆腐”。②从文中对豆腐的广泛介绍看,也是泛指的。(2)赤子心,爱国情。2、文中引用了几位作家的话,它们的作用何在?引用“孟瑶”的话,意在强调豆腐的便于配菜的特点。高二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诗意的语言,赏读多种写作手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领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3.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学会以平视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参考资料,少熬夜!体验来看待自然和生活。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各种“斑纹”,揣摩本文诗意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语言。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采采蝇是非洲一种传播昏睡病的有害昆虫,经常叮咬马、羚羊和其他草原动物。奇怪的是,它们对斑马却很少骚扰。这是什么原因呢?斑马的斑纹能帮助它抵御采采蝇的叮咬。2、斑马的条纹是一种“护身符”。因为黑白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的照射下,吸收和反射的光线各不相同,这样可以使斑马的身体轮廓变得模糊起来,远远望去,很难将它同周围环境分辨开来,也就不容易被猛兽发现了。通常,狮子是在黄昏或黎明时狩猎的。一旦它发现了斑马,对方黑白分明的条纹,也往往使狮子难以判断自己与猎物之间的距离。如果对方是一匹正在运动的斑马,那么准确估计它的实际位置和运动速度,就更加困难了。二、整体感知1、速读全文,画出有“斑纹”一词的语句。2、思考:结合语句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是什么?明确:整篇文章应该是按照由点到面,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的。行文思路:由形象的斑纹到抽象的斑纹、由斑纹到生物习性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由生命现象到对神秘自然的敬畏。三、研习文本1、朗读1—5节,思考:文中详写哪种动物的“斑纹”?为什么?明确:详写蛇。蛇的斑纹最为典型、醒目,重点写蛇可以有代表性地突出“斑纹”;不只写了蛇的斑纹,还写了它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等内容,丰富了文章的表现范畴,作者写“斑纹”并不为单一地介绍动物皮毛,同时也是向我们展现一个丰富真实的自然界。重点突出,便于下文画卷式地展开丰富生动而神秘的自然乃至整个笔底世界。蛇的文化内涵丰富,相关的寓言和传说较多,可以引发读者兴趣,以作者强烈的情感来加强读者的情感体验,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不只说明了蛇这种动物的斑纹,更生动细致地塑造了一个阴险、诡秘、恶毒的形象,使文章富于情趣,饶有意味。2、哪里还可以有“斑纹”?明确:其他动物;植物;一切生物;人类。参考资料,少熬夜!3、关于“斑纹”的含义,课文中有没有相关表述?明确:课文对“斑纹”的表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4、朗读课文最后四小节,体会“斑纹”在这些段落中的含义。(1)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在作者的笔下动物界的斑纹,客观存在的其他斑纹,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大地都是有斑纹的”,“斑纹无所不在,就像我们有意修饰并损害的生活”?明确:大地是有斑纹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纹”预示着自然规律。生活是有斑纹的: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修饰”过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迹;“损害”过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记忆,这些都可以形成“斑纹”,“斑纹”无所不在。(2)作者最后以“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结尾,你怎样理解?明确: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规律。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存在许多“斑纹”;换一个角度来看,距离遥远,生命渺小,众生平等。“我们”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斑纹”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一切生活,爱恨悲欢,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这里既揭示出情感的体验、生存的状态是镌刻在每个人身上的斑纹的这里,又流露出人与自然平等相处、和谐共存的理想和情怀。作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904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