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4篇】
好文供参考!1/17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教学设备:班班通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好文供参考!2/17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1)引入实例。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出示)。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华轻了千克。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2)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好文供参考!3/17……(3)展示交流。……2.认识正、负数。(1)引入正、负数。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2)试一试。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写完后,交流、检查。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好文供参考!4/17①同桌交流。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4.进一步认识“0”。(1)看一看、读一读。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出示)。哈尔滨:-15℃~-3℃北京:-5℃~5℃深圳:12℃~23℃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2)找一找、说一说。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好文供参考!5/17(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你能很快找到12℃、-3℃吗?(3)提升认识。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总结归纳。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完善板书。)5.练一练。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6.出示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好文供参考!6/177.负数的历史。(1)介绍。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配音播放):“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xx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2)交流。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三、练习应用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一出示: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好文供参考!7/17海平面高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5.“净含量:10±”表示什么意思?四、总结延伸1.学生交流收获。2.总结。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篇】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好文供参考!8/17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子与什么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好文供参考!9/17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关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汇报调查,引入课题(8分钟)1、汇报调查情况课前,我让大家调查运动场的情况,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2、课件显示如下情境图: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运动员进行跑步比赛。师: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弯道处外圈比内圈长一些。3、揭示课题,下面我们就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验证同学们想法是否正确。二、结合实例、探究问题(24分钟)好文供参考!10/17实例一:课件显示:淘气和笑笑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1)笑笑所走路线的半径为10米,她走过的路程是()米。(2)淘气所走的路线半径为()米,他走过的路程为()米。(3)两人走过的路相差()米。1、理解题意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2、小组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基本解决上面3个小题后,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抽生汇报,教师板书。实例2:课件显示:(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跑道最内圈为400米)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二)简化研究问题:好文供参考!11/171、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2、讨论:运动员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三)寻求解决方法: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2、讨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3、交流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四)、动手解决问题: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直径)2、课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径为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3、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注意计算第1道和第2道相差米数,应指导学生完成。引导学生将换成进行计算汇报结论:相邻起跑线相差都是,也就是道宽2。说明起跑线的确定与道宽最有关系。4、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具体长度:==米好文供参考!12/17师: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起跑线的秘密,运动员们的比赛应该把起跑线依次提前米才公平。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3分钟)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四、拓展延伸、自我评价(5分钟)1、解决问题: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道宽为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2、课后自学课本第45页你知道吗?五、全课小结: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篇】设计说明1、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旧知展开教学。本设计充分利用“黄豆营养成分”这一情境,对教材内容略做调整,通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自然引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一新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分数乘法应用题作比较,体会两种问题的共同特征,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2、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究。在对一个数乘百分数的算法的`探究中,当学生发现可以好文供参考!13/17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和小数来计算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这一理念,这既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也能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求教师完美地将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有价值的思想方法,这些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会用到,数学课的魅力应该体现在对学生思想的启迪上。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食物营养含量的信息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师:(手里拿一把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这些黄豆大约有多少克?(约250g)师:你们知道黄豆中含有哪
本文标题: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92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