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实用5篇
好文供参考!1/17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实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实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分析:这篇课文是科学知识小品。课文通过假说恐龙灭绝的五种原因,引起人们对恐龙灭绝之谜的猜想。本单元的主题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通过观察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课文最后写道:“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这句话意味深长,表达了人类探究恐龙灭绝原因的强烈愿望。教学目标:1.认识“恐、类、庞、避、耐、萎、亡、哺、乳、偷、孵、谜、或、者、籍”15个生字;会写“亡、肉、耐、谜、传染、类、严寒”9个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并开展合作讨论,弄清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好文供参考!2/174.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会写“类、传染、亡”3个生字;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恐龙是怎样灭绝的?”这一问题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恐龙图片或影像资料。教师准备好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激发阅读期待课文插图充分展现了恐龙时代的情境。课始,可用下面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插图。1.图上画有哪些景物?(高高的山峰,挺拔的树木,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湖水,形状不同的恐龙……)2.请你选择图中的一种恐龙说说它的体形特征。(学生课堂交流观察结果。)小结:两亿年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恐龙是地球的主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了。因此,谁也没有好文供参考!3/17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图上的这些恐龙是科学家根据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形状,经过分析、推想画出来的。恐龙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恐龙的灭绝》,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二、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认生字,对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课文理解字、词意思。如“遮住、书籍、死亡、躲避、偷吃、孵出”。对不容易理解的词语,教师作简单解释,如“枯萎、尘埃、庞大、哺乳”,或者让学生查字典来理解字义、词义。读音方面,注意给“类”(lèi)、“哺”(bǔ)正音。三、反复阅读课文,加深理解1.知道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各段分别写什么内容。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通过“为什么庞大的恐龙会消失了呢”这一疑问引出下文。第2~4自然段列举了有关恐龙灭绝的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假说。即地球变得寒冷,恐龙耐不住寒冷而消失;行星撞击地球破坏了恐龙的食物而灭绝;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断绝其繁衍之根而渐渐灭绝;流行传染病使恐龙全部死亡;全球气温下降,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第5自然段写恐龙灭绝之谜至今未解开。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全班学生齐读第2~4自然段,最后指名学生再读第5自然段,好文供参考!4/17或者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后,学生读第2~4自然段,教师最后小结式地读第5自然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3.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通过研读做到流利地复述恐龙灭绝的原因。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耐不住”、“尘埃”、“枯萎”、“哺乳”、“孵出”等重点词。学习用不同的词语表述同一件事,如课文描述恐龙的灭绝分别用了“慢慢地消失”、“渐渐地灭绝”、“全部死亡”、“渐渐灭绝”。了解第4自然段后面省略号的作用。4.口语训练。作者在陈述恐龙灭绝的五个原因时,前两个原因说得详细、具体,后三个原因说得简单、概括。可引导学生模仿作者陈述前两个原因的方式,发挥想象,详细、具体地陈述后三个原因。四、指导写字“亡、肉、耐、谜、传染、类、严寒”9个字词要会认会写,认读时要指导学生把字写好。例如“亡、染、类”三个字的长横要能盖住或支撑其他笔画;“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寒”字中间的三横,这些横画都要注意收敛,不宜太长。“谜”字中间的走“之”要能在两部首间恰当安排,且最后书写完成;“染、类、寒”三个字的撇、捺要伸展,“类”字上面的“捺”要变“点”,“染”字上半部右边是“九”,不能写成“丸”;“传染”和“严寒”要连词书写。好文供参考!5/17五、积累运用1.理解“庞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雄性、书籍”等词语,熟记课文后面“读读抄抄”中的词语。2.初步理解事物之间是有关联的。如,地球变得十分寒冷导致恐龙耐不住严寒而死亡;宇宙行星撞上地球导致尘埃遮住太阳,植物枯萎,恐龙找不到食物而死亡……六、实践活动1.搜集关于恐龙的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学生合作制作有关恐龙知识的手抄报或者展出恐龙图片。2.课后填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好文供参考!6/17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具准备:画纸,水彩笔。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2、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过渡: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2、谈话: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根据回答板书名字)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认读生字:宋、涛、陈、丹、赵、艺巩固: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3、识记“湿”。“湿”——“显”4、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杆、转。三、读画结合,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好文供参考!7/172、交流对课文的理解。交流方式一:读有关句子。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他人品读相关语句)你认为他画得对吗?齐读课文。交流方式二:指名仿照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画在黑板上画风。猜一猜,这是谁的'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齐读品味。3、欣赏几个小朋友画的风(见黑板),与学习伙伴分角色读课文。4、你觉得谁画得最好?说说你的理由。5、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飘,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四、启发想象,拓展练习1、你想怎么画风呢?引导回忆起风时的所见所闻。2、说一说,写一写。课后画一画,下节课与同学交流。(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考虑提前布置画风)好文供参考!8/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了解威灵顿将军最后胜利的原因。体会坚持不懈,战胜自我的精神。教学重点:1、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希、夺。2、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好有关威灵顿的想法变化和蜘蛛做法的句子。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灵顿将军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了解是因为蜘蛛的“坚持不懈”让将军战胜了自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体会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战、击、取、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课题,正音。好文供参考!9/17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2、自由读田字格中的字和双横线中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检查读生字,正音。4、再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5、查读课文,对于文中难读通顺的地方加以指导。6、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想象当时遭受什么样的“沉重的打击”?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感悟威灵顿的内心活动。抓住对“沉重的打击”的理解,引导感受“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了。”为后面读懂课文打下基础。四、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战、击、取、胜”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战”,学生在书上描红。4、在本子上练习。好文供参考!10/17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2-7自然段,了解威灵顿将军最后胜利的原因。体会坚持不懈,战胜自我的精神。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发疑问,导入新课威灵顿将军率领的部队在几乎是必败尤疑的情况下,为什么终于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呢?二、学习第2一第7自劓1段,读中感悟1、默读2一7自然段,找一找威灵顿将军看到了什么,用“()”标出来,他有什么想法,用“——”标出来。(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学法指导:可以边读边画,可以读完再画,可以同座交流,也可以找教师讨论。)2、过渡:是啊,随着蜘蛛织网的进程,将军的想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将军心灰意冷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指名读第2、3自然段。指名说。(看到:六次结网都失败了想到:失败)(2)指导读好第3自然段。谈感受:同学们,你了解小蜘蛛当时的处境吗?知道小蜘蛛心中是什么滋味吗?对,这就是“失败”的滋味啊!好文供参考!11/17指导读句子:“可怜的蜘蛛!”“你也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了吧”。教师范读(悲凉,无奈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3)齐读第2、第3自然段。3、学习第4、第5自然段。过渡:当将军沉浸在自己和小蜘蛛“失败”的痛苦滋味中时,他又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想的?(1)指名朗读第4.第5自然段,并说一说。(看到:第七次结网又被毁掉了想到:倒霉)(2)指名读词卡“倒霉”。你能举例说说。遇到什么情况才叫倒霉呢?(结合学生实际理解:一次又一次的遭遇失败才叫“倒霉”)齐读“倒霉”。(3)指导朗读第4、第5自然段。(读好“更加小心”的语气,和“又被毁掉了”的伤心、气愤之情。)a、为什么将军觉得小蜘蛛比他还倒霉?b、指名两对男女生做动作,合作读第4.第5自然段,评读。c、师生合作读第4.第5自然段。4、学习第6、第7自然段。过渡:看来小蜘蛛不仅可怜还很倒霉,恶劣的环境使它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好像永远没办法成功了。可接下来将军看到好文供参考!12/17的事,彻底感动了将军、并改变了他的看法。(1)自由读第6、第7自然段,指名说。(看到:过了很久,网终于织好了想到:再一次尝试)(2)从哪里看出小蜘蛛似乎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失败?(指名读第6自然段,评读第6自然段。)(3)齐读第6、第7自然段。三、语文拓展,深化了解1、指名交流:威灵顿将军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结果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为什么?(在箭头上、下板书:坚持不懈战胜自我)2、小组讨论交流、指名交流。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蜘蛛结网的小事,激发出戚灵顿战胜自我的勇气,让我们明白的敌人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3、齐读课文:威灵顿在不久之后的滑铁卢战役中,最终打垮了拿破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的形象出现在5英镑纸币上,后来又担任了英国首相、陆军元帅,相信你们如果能战胜自我,坚持不懈,也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四、生字教学1、认读生字:希、败、夺、利。好文供参考!13/172、说说怎样写好这4个字。上下结构的字有“希”(上小下大)、“夺”(上大下小);左右结构的字有“败”(左宽右窄)、“利”(左宽右窄)3、指导学生书写“希、利”4、学生学写。板书设计:将军和蜘蛛蜘蛛:失败→被毁→织好→坚持不懈↓↓↓↓将军:可怜→倒霉→再试→胜利战胜自我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一、激发兴趣,复习引入1、出示生词,认读。2、出示全班学生名册,你能认出多少同学的名字?(指名认读)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伙伴们是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93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