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海上英魂(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海上英魂(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海上英魂(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海上英魂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2、帮助学生认识“霎、锚、霄、频、屡、舵”;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1、教师板书课题25海上英魂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海上英魂写的是邓世昌和其他的官兵们的故事。你通过预习了解的有关课文的哪些知识?2、学生展示预习收集的资料。教师随机出示课件,介绍中日甲午战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邓世昌。3、现在,我们就带着无比怀念、敬佩之情来了解这些将士捐躯报国的动人一幕。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2、概括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师板书:日本侵略黄海血战我方战败)并尝试给课文分段。3、找出令人感动的地方同桌有感情地读一读。三、掌握生字,合作学习。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出示卡片:霎时起锚出海响彻云霄频频发炮毫不示弱乘风破浪屡中敌舰紧握舵轮(2)这些生字词哪些地方容易出错,你能提醒大家吗?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它们呢?(3)哪个词语你不理解,可以提出来请大家帮你解决。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毫不示弱响彻云霄同仇敌忾同归于尽2、分段读课文,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随时纠正读音。参考资料,少熬夜!3、默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四、理清脉络,练说故事。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板书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标注在书上。2、同桌先互相复述故事,再指名练说。五、作业: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25海上英魂日军侵略黄海血战我方战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在甲午海战中,中国的北洋海师是怎样与日军作战的呢?今天,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二、抓住关键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品质。1、自学思考:我军官兵是怎样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的?请你画出最感动的重点语句体会。2、分四人小组讨论。3、各组派人汇报:(课件出示)(1)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你从“同仇敌忾、响彻云霄……”体会到什么?(战斗场面的激烈)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部分是作者描写海战的整体。(2)邓世昌怒视“吉野”舰,……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撞去。文中哪些词语给你印象最深?“置之度外”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词语的意思。现在,我们再联系上下文,体会邓世昌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把生死置之度外?指导朗读,读出邓世昌与全舰官兵用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与勇气。这些爱国将士还怎么把生死置之度外?(3)敌军舰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冲,……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这一处采用什么写法?你体会到什么?对敌人的侧面描写衬托人物高大的品质。闭上参考资料,少熬夜!眼睛随着音乐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还从哪里读懂“置之度外”?指导朗读。(4)邓世昌落水后,……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十六人获救以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整个场面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十分惨烈、十分悲壮、令人震撼、令人难忘)引导学生体会邓世昌等人的铮铮铁骨,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英勇精神。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如何才能读出邓世昌视死如归的精神?指导朗读。4、分角色扮演邓世昌与官兵,再现当时的对话场景。多次有感情朗读,体会邓世昌的可贵精神。5、教师小结:同学们,邓世昌带领全舰的官兵英勇作战,用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崇敬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1、重新审题,回归整体并讨论: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始末为线索来叙事写人,为什么题目不用《中日甲午战争》,而命为《海上英魂》?(本文是通过叙事来歌颂赤子情怀,表达对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哀悼,希望这些永远长眠在大海中的英魂能够安息。他们同仇敌忾、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精神永远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2、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呀!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情都是不平静的。无数先烈用鲜血写下了中国的历史,用生命换回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激励我们勇往直前,去珍惜并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四、作业搜集英雄故事,任选1篇写读后感。海上英魂2教学要求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毫不示弱”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邓世昌英勇献身的经过,体会邓世昌热爱祖国、誓死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蘸课文,把令你感动的段落多读几遍。教学重点:想象激战的场面,体会邓世昌热爱祖国、誓死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以及热爱祖国、建设祖崮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1.邓世昌的文字介绍材料。2.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揭题,介绍邓世昌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读题目。参考资料,少熬夜!2.教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海上英魂写的是邓世昌的故事。3.引导学生展示资料,介绍邓世昌。邓世昌(1849—1894),近代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海战失利,朝廷震动。光绪皇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1篇。4.教师导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邓世昌率将士们捐躯报国的感人一幕。二、提纲导读,学生小组自读1.教师出示提纲,激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⑵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⑶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设计读一读。2.学生根据提纲,小组合作学习。三、掌握生字,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和理解情况。⑴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教师强调。⑵教师再出示词语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慷慨激昂: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同归于尽:一同走向死亡或毁灭。魂飞魄散: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课文的通通情况。3.大家一起读课文,在读中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海军将领邓世昌为了保护“定远”号,指挥并驾驶“致远”号撞向敌人的“吉野”,最后“致远”被日军鱼雷击中沉没,邓世昌和他的部下们全部英勇捐躯。)四、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1.教师导读:请大家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画出描写邓世昌以及官兵语言、动作、冲态等方面的词语和句子。2.指名反馈。引导深入探究,读中理解、体会。立即⑴“立即”一词说明了什么?(邓世昌态度坚定,处事果断)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邓世昌立即指挥“致远”舰开足马力,快速行进到“定远”舰之前,拦住敌军“吉野”舰,参考资料,少熬夜!保护“定远”舰。(读出邓世昌态度坚定和处事果断)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⑴大家一起朗读这一自然段。⑵指名反馈:从这段话中,你们又体会到了什么?(邓世吕和官兵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慷慨激昂、语气坚定)⑷教师扮演邓世昌,学生扮演官兵,再现当时的对话场景。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猛冲过去。⑴讨论:该抓住哪些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登紧握开足马力猛冲)⑵大家起有感情地朗读。⑶指名反馈:为什么要注意强调这些词语?(能够体现邓世昌的勇猛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⑷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体会邓世昌的精神。3.教师朗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学生想象战斗的激烈场面。4.教师播放音乐导读:同学们,虽然官兵们满腔热血,可是“致远”号被一枚鱼雷击中了。(学生接着读一读课文第六自然段)5.教师语言导读:同学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邓世昌领导全舰的士兵英勇作战,带领大家用生命撰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战歌,让我们怀着对邓世昌等英雄的崇敬、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五、总结全文1.教师总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呀!在中国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像邓世昌一样热爱祖国、勇猛无比的人物。2.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英雄人物。3.教师小结:他们将在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六、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无数先烈用鲜血写下了中国的历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永远把他们放在心里,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凄课文,把令自己感动的段落多读几遍。2.搜集英雄的故事。开展英雄故事演讲比赛。海上英魂3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参考资料,少熬夜!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帮助学生认识“霎、锚、霄、频、屡、舵”;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霎、锚、霄、频、屡、舵”;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2.学习课文一、三段。(一)导入:同学们,在学习了几位英雄的事迹后,今天我们再学习1篇介绍的是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板书:《海上英魂》(二)新课:1.检查自学:①出示:霎时、起锚出海、响彻云霄、频频发炮、屡中敌舰、毫不示弱、乘风破浪读准字音。这些字哪个字易错,你能提醒同学们吗?,可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住本课的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把“苗”与“锚”、“它”与“舵”、“肖”与“霄”、“步”与“频”进行比较。哪个词语你不懂,可以提出来。学生可能问:管带: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亦用此称。频频:屡次,连续几次。连续不断。屡:一次又一次。毫不示弱:丝毫不表示自己很弱。常形容在强者面前不畏惧。乘风破浪:乘,利用。船趁着风势,冲开浪头。常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发展。又作“长风破浪”。霄:云;天空。云霄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置之度外:不把生死放在心上。②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不懂?2.学习课文,理解内容①初读,默读思考全文记叙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想想:参考资料,少熬夜!文章分别用哪些段落写了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先标出各自然段序号,并作相应的文字批注:起因经过结果)②交流:课文记叙了在中日甲午海战中,虽然我北洋水师与日军顽强作战,最终失败,但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起因:1自然段经过:2——6自然段结果:7自然段③学习一、三段第一段写什么?(日本侵略我国,甲午战争爆发。)板书:侵略我国,战争爆发第三段写什么?(甲午海战我方失败,但邓世昌等爱国将士的精神永存。)我们用什么方法概
本文标题:海上英魂(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94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