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4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4篇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下面是网友精心分享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4篇”,请您下载收藏。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打电话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2.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画图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学情分析《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66职场网)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出示半开放性素材)2分钟问题:学校刚接到教育局通知,让我们学校马上派15位同学马上赶到二小参加现场科技制作比赛,由付老师负责通知他们,你们帮付老师想想,付老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通知他们?师由这个问题引出最直接、最能保证通知到位的方式:打电话(板书课题)(听+想+讲)活动2【活动】二:自主合作(学生呈现多个项度+确定项度)(6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2-133,并同桌或前后两人交互打电话的方案,时间3分钟(看+想+讲+听)(师巡视,并对自主学习认真的同学及予表扬)自主学习要求:a.看课本P132---133,看完以后,同桌或前后两人交流下讨论打电话的方案。b.通过自学,看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c.时间3分钟。通过自学,我知道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项度并板书:)项度呈现:主气泡:打电话子气泡:分组通知、逐个通知、每个人不空闲通知其中分组通知又包括分三组、四组、五组等三个向度。3.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团队共同确定其中的1个项度进行讨论,团队长并做好组内分工。(讲+看+小动)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交互+强化)14分钟1.团队长根据自已团队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4-6人的小组交互,强化学习,并把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并作好发言准备。(通过小组的共同交互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达到68次的强化学习,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做+想+讲+听+大动)合作探究要求:a.团队长根据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小组讨论,强化学习,并把团队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b.每个团队做好上台展示交流的准备。c.时间是7分钟2:师巡视:提醒有关的小组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活动4【活动】四:展示交流(汇集+强化)1.选择四个团队上台展示汇报,涵盖所有项度的知识点。(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讲+听+看+做)2.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完成2n的推导过程,小结出最优方案。(看+讲+做+听+想)活动5【练习】三:巩固练习⑴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⑵小鸭子想开一个游泳会,如果通知一只鸭子要3分钟,你能帮它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30只鸭子来参加游泳会吗活动6【活动】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看+讲+想)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本P49P50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1、口算热身:156=352=2330=3620=421958412、竖式练练手:422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一、)新知学习1、教学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去北京,特快列车每小时行使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行使106千米,该两种列车30小时各行使多少千米?2、提问:这两种列车30小时后各行使多少千米吗?你能解决吗?16030=(板书:16030=)10630=(板书:10630=)师: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笔算乘法)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3、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这两种列车30小时后各行使多少千米吗?3、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4、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6030和10630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5、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6、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1)、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与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2)、全班交流,汇总方法(3)、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应说以下几点:、数位对齐;2先算0160;(换句话说: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3再算3160;(换句话说: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⑷、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数位对齐;2先算0106;(换句话说: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3再算3106;(换句话说: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⑷、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三、巩固练习(课件展示)1、用竖式计算。1422321434(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1434改为34214)(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小结: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2、当当小医生(完成教材51页练习七第7题)3、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4、思维训练:1、教材51页练习七第6题2、教材51页练习七第8题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五、课堂作业:课本50页练习七第3题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3营养午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5页的例5,练习八的4~8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3.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4.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合理搭配营养午餐2.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教学准备:菜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吃什么菜?(有的喜欢吃荤菜,有的喜欢吃素菜,有的混吃素菜都喜欢吃)2.学习旁边新开了一家餐馆,里面的大厨做了许多拿手菜,大家一起来看看欣赏各种菜肴3.大家想吃吗?如果请你点三个菜,你会吗?写上所点三道菜的编号4说说为什么要点这些菜?5.我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养标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营养午餐)二、新授1.听听专家的讲话1听了营养专家的话你知道10岁左右儿童每餐午饭的营养标准是多少?2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50克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板书不低于就是大于或等于,不超过就是小于或等于)举例说说什么是不低于,什么是不超过?3热量低于2926会怎样?脂肪超过50克会有什么后果?2.出示菜谱中各种成分表从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分析自己所点的菜,看看是否符合营养标准?1先指名一名同学说说怎样检验,在各自检验自己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标准2展示几名同学的检验过程,不符合营养标准的说说理由。4.刚才有很多同学所点的菜不符合营养标准,现在大家都会点了吗?小组合作:帮餐馆大厨配套餐,一份套菜点三个菜,比一比哪个小组点的套餐符合营养标准,份数最多。5.小组汇报,展示,并说说理由6你最喜欢哪种套餐?为什么?三、给特殊人配菜1.出示胖子小朋友照片,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这么胖?给他搭配午餐要注意什么?2.出示瘦子小朋友照片,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这么瘦?给他搭配午餐要注意什么?3.看看老师,你觉得老师身材怎样?我的午餐搭配需要注意什么?4.你想对我班的哪位同学的饮食提什么建议?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4找次品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教学难点: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看视频,谈感受。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2、发现次品。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1、出示例题。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呢?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2、天平的原理。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方法多样1.研究2瓶师: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2.讨论3瓶的问题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3.研究4-8瓶的问题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重点汇报8瓶的设计方案。1师引导学生:比较3、4种分法,并展开讨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97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