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设计教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课件素材?以下是我在网络上选取的1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的文章,对于某些行动方案和策略以下内容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12×20=12×3=11×5=11×30=24×10=24×2=你能说一说24×2=48的各部分名称吗?二、情境引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啊?(4月22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老师来告诉你们,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出示世界地球日图标)。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_¤_活动。说到环境保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对,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每年这天我们平湖二小的红领巾小队都会到街头去清扫垃圾和卫生死角。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课件出示:在一次整脏治乱活动中我们红领巾小队12人平均每人捡到垃圾23件。师:从这句话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一共捡到多少件垃圾?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决吗?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2、引出新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大约捡了多少件?(学生各自汇报估算结果和方法)估一估,23×12约是多少?怎样才能知道谁估算的钱数最接近准确数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计算出23×12的得数,三、算法探究1、自主探索算法: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3×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教师进行巡视指导。2、小组交流: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3、全班汇报:(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方法?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1连加:23+23+…+23=276(12个24相加)2分步:23×2=46(件)23×10=230(件)230+46=276(件)(板书)引导: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竖式大致选择以下四种:黑板上展示了几位同学的写法,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这几位同学一定是在哪儿出现了小错误,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一找。鼓励学生找出:①对位错误,十位上的1和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应该写在十位上,②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乘,漏乘了一位。我们再来看这两种(③④)方法,他们有什么不同?由于十位上的1与23相乘,得到的是23个十,3在十位上,已经明确了3代表的是30,所以个位上的0我们可以写成虚0,或者不写,这样书写起来会更简便。下面谁能带着大家回忆一下笔算的计算过程。学生说,教师用彩色标注。关注口算与笔算的相同点,进一步理解算理。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画箭头,并结合说明46是23与2的乘积,23个十是10与23的乘积,个位上的0不写。正因为横式和竖式有着相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小学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列竖式计算。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276件垃圾,同学们估算的大致范围与实际计算结果相符,笔算结束后我们要记得填好横式结果。[完成板书:23×12=276(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我们都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出一份力。改错:请写对了的同学,自己再说一说计算过程,有错的同学一边说运算顺序一边把错误的地方改回来。4、初步优化对比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5、变式练习:下面就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一道题。出示:23×13=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的竖式,与以前认识的两位数乘两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觉得计算时,哪一步是关键啊?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四、巩固练习1、填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2、完成竖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我们的同学也做了几道题目,可是遇到了困难,你能接着完成吗?问:两个48一样吗?我们班的一些同学在做题时出现了一些错误你能帮他指出来吗?3、我来判一判师: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接下来我们用笔算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好吗?4、游戏: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12×4432×1342×1134×1223×2221×3441×2133×31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红领巾小队一共捡了多少件垃圾?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法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3=,师巡视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习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还可以对重难点内容再进行深入巩固。在教学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几个学生进行了乘法竖式的复述就完了,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我可以再让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复述,练习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过程,出现错题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原因和正确的过程,但是我过于仓促的结束了教学,可能导致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一、教学内容:课本第97~98页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1~5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与方法,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通过试验、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创新的能力。3、渗透真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三、教具:CAI课件、长方形纸四、教学设想: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引入,如果要测量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面积,用面积单位去量,这种方法好不好?如果要求长方形游泳池的面积,我们能把面积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从而引入面积计算的新方法: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然后,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可以摆下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其次,由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刚才动手操作的情况,你是怎样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并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练习与拓展,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一、情境激趣,引出问题。师:同学们,在欢庆节日的时候,我们总喜欢挂上气球,渲染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吹气球比赛,怎么样?生:好!师:一、二组作一队,三、四组作一队,你们商量起个名字吧。一、二组:我们叫希望队。三、四组:我们叫英雄队。师:怎么比呢?生:两队同学都来吹,在规定的时间里,哪队吹的气球多,哪队就获胜。师:可老师没带那么多气球来,怎么办?生:每队选几个代表吧。师:各选几人?生:选两人。师:好,各队再派两个人拿好他们吹的气球,时间为一分钟。比赛结果:希望队:4个6个。英雄队:5个3个,希望队(欢呼起来):我们赢了。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胜负的?生:比总数,希望队共有10个,而英雄队一共只有8个。师:还有别的比较办法吗?生:从希望队的6个里拿出1个,将4个补齐5个,就正好与英雄队的5个相等,而希望队剩下的5个比英雄队剩下的3个多,所以希望队赢了。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补少的办法。现在我正式宣布:希望队获得冠军。(希望队非常得意,齐说一声“ye”,英雄队有些不甘心。)师:看英雄队的小华跃跃欲试的样子,就让他也来参加吹气球吧。比赛再次开始。师:算出结果。生:希望队共有10个,英雄队共有12个。师(热情洋溢地)宣布:英雄队获得冠军。(英雄队欢呼起来。)希望队(=地说):不行,不行,他们队多一个人,我们队也要加一个人。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那么怎样比较才公平呢?生:我们队也多加人。师:不增加人,有什么好办法吗?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生:把希望队两个人吹的气球总数除以2,把英雄队3个人吹的气球总数除以3,再进行比较。师:为什么?生:这实际上是求出各队平均每人吹的气球数。师:能列出算式吗?生:10÷2=5(个)12÷3=4(个)。师:哪队赢了?能说出理由吗?生:希望队。因为希望队平均每人有5个气球,而英雄队平均每人只有4个气球,所以说希望队赢。师:英雄队虽然输了,但也不要气馁,你们课后还可以再比。师:希望队中“5个”气球是谁吹的?生:谁的也不是,“5个”表示平均每人吹的气球数。师:这队中最多的是几个?最少的又是几个?5个与它们相比怎么样?生:最多的是6个,最少的是4个,5个大于4个,小于6个。师:可见,“5个”表示的既不是希望队的水平,也不是最低水平,而是表示处在这个和最低之间的一个平均水平,咱们就把表示平均水平的这个数叫做平均数。学生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总数÷份数=平均数。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求出小组的平均年龄。1各组同学将自己的年龄填入教师发的表格,求出小组的平均年龄。2请各小组汇报,比较出年龄组和最低年龄组,估算出全班平均年龄。2、情境判断。1江宁一组的平均年龄是10岁,所以江宁一定是10岁。2小青的年龄是全班最小的,所以他的年龄一定小于他们组的平均年龄。3张俊一组的平均年龄是9岁,小
本文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98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