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科学领域小班教案最新4篇
科学领域小班教案最新4篇资料意义广泛,可以指一些参考素材。在平日里的学习中,我们时常会使用到某些资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既然如此,您知道我们的资料有哪些内容啊?网友现在推荐您参考下载一下科学领域小班教案合集,或许您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科学领域小班教案篇【第一篇】活动目标:1、尝试利用纸箱进行爬的练习。2、练习四散跑和躲闪能力。3、体验游戏的快乐。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活动准备:纸箱若干(与幼儿数量相同)、背景音乐《小白兔》、《开火车》、《健康快乐动起来》、《狼的叫声》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做律动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小兔家玩。二、出示纸箱引起兴趣,幼儿自由探究纸箱的玩法。1、幼儿自由探究纸箱的玩法。师:小兔家到了,猜一猜,小兔为我们准备了什么玩具?(教师出示纸箱)提问:我们每人一个纸箱,想一想,纸箱可以怎么玩呢?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发现有好的玩法,请所有幼儿模仿。(开汽车、开火车、划船、滚筒、)2、重点指导幼儿利用纸箱在里面爬行,掌握平衡,不冲撞别人。幼儿从起点出发一起滚到终点。三、游戏:狼来了1、大灰狼来了播放狼的叫声,出示狼的头饰。提问:大灰狼来了,我们怎么办?2、游戏幼儿随音乐听到大灰狼来的口令后藏在纸箱里。四、放松运动师:我们要回家了,我们来帮小兔子整理玩具吧。教学反思:整节课注重了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很高,积极主动,表现出很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探索范围,幼儿充分的体验了自主乐趣。在摆放教具(纸箱)布局要恰当,预防幼儿在活动受伤。科学领域小班教案篇【第二篇】1、探索和发现是小汽车移动的方法,并了解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2、能友好的与他人合作,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3、通过动手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1、磁铁、尺子、书、木块、金属丝、金属玩具的小汽车。1、设置问题情景:今天又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忙来解决,出示一辆金属玩具汽车,要求他们不直接接触小汽车,怎样才能使汽车开动?2、请幼儿动脑筋,同时鼓励幼儿用各种辅助材料使小汽车在桌子上开动起来,请幼儿猜想一下,并把自己的设计画出或列出能使小汽车移动的方法和效果。3、当幼儿尝试后,请幼儿说出是用什么材料使汽车开动起来的?说出其方法,如果有不同的方法,也鼓励幼儿大胆讲出。4、请幼儿与同伴互相协商合作想办法,如何使小汽车开的快?同时也可采用一种材料多种用法(如用木块推汽车、用木块搭成斜坡等)5、下面咱们来一个汽车竞赛游戏好不好?要求不准用手碰汽车,比一比哪个小司机把汽车开的最快、最远。6、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利用哪些辅助材料使小汽车动起来,并且知道利用哪些辅助材料使小汽车开的快。为提高活动效果及美感,可是现在墙面上张贴相关的情景花活在一个角落不止一个情景,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提高其质量效果。教学反思: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科学领域小班教案篇【第三篇】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家庭宠物,了解其名称,基本习性。2.能愿意与宠物店人员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好奇。3.感受宠物的可爱,对动物产生好奇。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重点指导:1.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宠物店,了解认识多种家庭宠物。(1)家长引导幼儿:宝宝,这是什么动物?它吃什么呀?我们去问问阿姨?(2)用相机帮助幼儿记录幼儿认识并喜欢的宠物。2.进行图片对应问答游戏,能说出宠物的名称、居住环境、食性等。(1)可以先把食物图片摆好,幼儿将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2)幼儿熟悉后,将动物图片和食物图片同时打乱,与孩子进行对应游戏。活动二:谈话活动:我家的小宠物活动目标:1.了解多种家庭宠物的名称习性。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宠物。3.愿意倾听别人的介绍,萌发喜爱动物的情感。重点指导:1.开展“宠物乐园”游戏,引导幼儿自家宠物的习性名称。老师出示幼儿家庭宠物的照片,创设宠物乐园的情境:宠物乐园里有很多宠物,这里有谁家的小宠物?是什么品种?住在哪里?2.分享我和宠物的有趣故事,萌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教师引导:你喜欢你的小宠物吗?它什么事情最有趣?(1)幼儿小组内分享。(2)分别幼儿讲述趣事。3.教师将幼儿讲述的趣事进行录音,可以在餐前等生活活动中进行播放。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名称: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初步感知乌龟的生活习性。2.能认真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和观察的结果。3.爱护小乌龟,激发对小乌龟的亲近之情,愿意学习小乌龟不挑食的好习惯。活动重点: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初步感知乌龟的生活习性。活动难点:能认真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和观察的结果。活动准备1.幼儿对蛋生动物有初步的了解2.鱼缸8个,大小品种不一的乌龟16个,肉、菜、龟粮各两份,小夹子人手一个活动过程一、出示蛋宝宝课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1.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初步感知乌龟可爱的外形特征和游泳的本领。教师出示课件提问:今天带来一位好朋友,猜一猜这会是谁的蛋?2.小结:小乌龟是从蛋里生出来的,而且出生就会游泳。二、游戏“和小乌龟交朋友”,观察其外形特征和自我保护的方法。1.教师提出观察要求,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提问:和别人交朋友要注意什么?看看你的小乌龟长得什么样?除了游泳还有什么本领?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并拍摄幼儿有趣的发现。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乌龟的外形特征、什么时候乌龟将头和四肢全都缩到壳里面?乌龟怎样翻身。三、游戏“讲讲我的好朋友”,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和观察结果。1.“学一学”,模仿小乌龟的行动爬行。教师引导:小乌龟是怎样走路的,把小乌龟送回家然后学着小乌龟的样子回到座位上2.“讲一讲”,总结小乌龟的外形特征。教师引导:你的乌龟朋友长得什么样?结合视频总结乌龟外形特征。“学一学”,结合视频了解乌龟自我保护的方法。教师引导:小乌龟为什么把头和四肢都缩进壳里去了?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小乌龟?“看一看”,结合幼儿游戏视频,了解小乌龟能翻身的本领。教师引导: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小乌龟是怎样翻身?四、“小乌龟开饭了”,激发幼儿学习小乌龟不挑食的好习惯。1.看视频,了解小乌龟的食性。2.给小乌龟喂食,再次激发幼儿亲近小乌龟的情感。课后延伸活动设计:活动名称:照顾小乌龟活动目标:1.了解小乌龟的生活方式,按时为小乌龟换水、喂食物,观察小乌龟睡觉、行走及吃东西的样子。2.萌发幼儿爱护小乌龟的情感和初步的责任心。重点指导:1.指导幼儿在步骤图的提示下给小乌龟换水。组织幼儿讨论:给小乌龟换水的时候,怎样做小乌龟才不会害怕?2.鼓励幼儿根据小乌龟的用食习惯定时给小乌龟喂定量的食物。3.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记录方式记录小乌龟的情况。如:用小“V',或小粘贴表示已经给小乌龟喂过食物或小乌龟情况很好。《小乌龟爬呀爬》选自小班《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明天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主题五《我的动物朋友》中一节教育活动,通过引导猜测、观察、触摸、模仿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认识乌龟,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使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对待小乌龟,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活动目标有如下几点: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初步感知乌龟的生活习性。2.能认真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和观察结果。3.爱护小乌龟,激发对小乌龟的亲近之情,愿意学习小乌龟不挑食的好习惯。本次活动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游戏贯穿,实现各个领域整合《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认识我的好朋友”和“讲讲我的好朋友”两个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将科学、社会、健康的教育元素融入其中。在与小乌龟游戏时,学习观察动物外形特征等特点,体验友好相处的朋友之道;在了解小乌龟食性时,萌发孩子们学习小乌龟不挑食的意识习惯,实现《指南》中的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2.体验跟进,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本次活动注重在游戏中充分的体验,注重教师观察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在共同游戏中适时跟进指导,引导幼儿在观察、触摸、模仿的体验游戏中观察了解乌龟,表达分享自己的发现。3.视听结合,拓展感性认知。活动中通过观看身体结构、进食和现场录制的幼儿游戏视频,帮助幼儿发现小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帮助幼儿整理零散观察经验,拓展对小乌龟的感性认识。本活动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幼儿游戏时的指导应当尽可能遵循幼儿的关注点,减少高控性的语言;在引导幼儿模仿小乌龟特点时,个别集体相结合的不足,幼儿的自主性没有很好的发挥。科学领域小班教案篇【第四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教学准备:1、动物录象、图片、图书、玩具、模型等2、有关动物谜语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画画喜欢的小动物。一、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猜一猜:长长的鼻子,白胖的身体,大大的身体,黑眼睛,耳朵像扑扇,最爱吃的是竹子。四肢像柱子。()()我的`脖子最最长,我还穿着花衣裳。()看一看:播放动物的录象,请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它长的什么样?你能学学它的叫声吗?你能学学它走路的样子吗?说说发生在它身上的有趣的事情。二、画一画:教师出示一些典型的动物外形,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并能夸张的表现出来。启发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手法,如:毛笔、手指点画、拓印等。适当的添加一些背景,运用一点遮挡关系。三、鼓励学生画出有情节的画面。小组之间可以先进行讨论,分工合作完成连环画,表现一个连续的情节。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画。画连环画的小组可以分角色讲讲其中的故事。课堂拓展:将自己的作品与你的家人共同分享。小组合作的作品可以留在学校留念。执教时间:4月17日4月19日札记:电脑课件在本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课件,学生很快的分析了各个动物的特征并进行了概括,作业效果也很精美。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做做喜欢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动物,能比较准确地、传神的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神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和想象力。教学准备:1、动物录象、图片、图书、玩具、模型等2、有动物谜语课型:绘画综合课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看一看教师出示一些用彩纸粘贴的动物,学生欣赏。学生讨论用彩纸粘贴和画动物有什么不同?说说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表现。小结:画可以用点、线、面表现,做主要以块面的层层粘贴为主。拼一拼、摆一摆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用彩纸剪好的动物的各个部分,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拼摆成完整的动物。做一做1教师演示剪贴或用手撕一只动物,引导学生观察撕纸的手法。2在黑板上贴出一个大的动物的乐园,里面没有动物,创设一个动物们要到动物乐园做客的情境,热情鼓励学生的参与。1强调抓住动物的特征。展示交流1学生将自己做的动物自由的贴到动物乐园里,随意欣赏别人的作品,鼓励他们谈出对他人或自己作品的感受。2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进行爱护动物的思想教育,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课堂拓展:自己搜集关于动物的资料,进行课堂交流。札记:其实做小动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就学过了,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做得太小,我只好让他们在纸上先来画一个统一大小的框,然后顶着框来画,这样大家画得才大起来。
本文标题:科学领域小班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0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