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九 考点17 句式、翻译(2)
专题九考点17句式、翻译(2)1.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军,君亦无所害。译:如果舍弃攻打郑国,认为他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其间,供给他们缺少的物质,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B.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译:(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诚实的,根本做不到。为长辈弯腰作揖,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译: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怎会推辞呢!从前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杀人如果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人都起来反叛他。D.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2.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我父亲出任宰相,我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我年少无知,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沛公奉上一杯酒,祝福项伯健康,并和他结为儿女亲家。)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亡和生存看作一样是荒诞,把长寿和夭折看作相同是胡闹。)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实在令人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3.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4.下列对文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因此弟子不需要不如老师,老师不需要超过弟子,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艺各有各的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译文:虽然又晒干了,也不再变直了,这是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C.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战船首尾相连绵延千里,旌旗遮蔽天空,曹操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枭雄,但现在在哪儿呢?D.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译文: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云雾弥漫,稍微能看到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掷具一样的立着的东西,那是山峰。5.下列对《论语》有关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译:空手搏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会悔悟的人,我是不会和他一起共事的。B.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译:增加我几年的时间,五十岁学习《易》,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C.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译:君子真诚厚待自己的亲人,人民就会兴起仁的风气,旧礼仪不败坏遗失,民众才会不偷盗。D.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译:喜好勇气却多病贫穷,就会作乱,人如果不仁德,又非常多病,也会出乱子。6.下列诗句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像周公一样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心悦诚服地归顺。C.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承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着特别难以忍受的屈辱。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越过那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前来问候。7.下列选项中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韩愈《祭十二郎文》)翻译:(我)才得以怀着悲哀(向死者)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准备好应时的鲜美食品作祭品。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翻译:有人问:六国互相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而灭亡。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翻译: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物中积累起来的,智慧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沉溺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因为宠幸伶人吗?D.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翻译:如今的画家却是一节一节地画出竹子,一叶一叶地堆起来,(这样做)哪里还有完整的竹子呢?8.对下列两句文言文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①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②彼于致福者A.①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过去一样②列于对于求福的事B.①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鴳一样②列子对于求福的事C.①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过去一样②他们对于寻求幸福的事D.①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鴳一样②他们对于寻求幸福的事9.下列语句的翻译,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翻译:召集天下的士兵,把他们集中到咸阳,销毁他们的兵器,把兵器铸造成十二个金人。B.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翻译:发展到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势,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C.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翻译: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更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翻译: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10.下列文句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用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百姓要在农闲时间。”B.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C.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忍耐,什么事不可以忍耐呢?”D.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11.对下列句子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做成的,却寒冷过水。)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学习收获大。)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出生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部条件啊。)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⑤泰山之阳,汶水西流。(泰山的南边,汶水从西边流过。)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⑤12.下列翻译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敏:聪慧迩之事父迩:近B.文胜质则史史:浮夸人而不仁,如礼何而:却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原理D.企者不立企:踮脚安而后能虑虑:忧虑13.读下文,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A.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亲近;在于使人停止“至善”。B.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C.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明白德育;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D.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于到达善良之地。14.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译: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守住军营。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译:于是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百家的书籍,从此来愚弄百姓。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译: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兵,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译:自认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万代帝王的功业呀。15.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以为”,把……当作,译文:如果舍弃攻打郑国,把郑国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其间,供给他们缺少的物质,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B.“诚”,的确,译文:(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的确不能做到。为长辈弯腰作揖,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C.“如”,唯恐,译文: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怎会推辞呢!从前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人都起来反叛他。D.翻译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家君作宰,宰指邑宰,某一邑的长官。3.答案:B解析:“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引申为弘扬;第二个“明”形容词,光明正大的。“德”在这里是品德,故排除C项。“在亲民”中的“亲”通“新”,是使动用法,“使民新”引申为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在于使人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据此可知B正确。故选:B。4.答案:C解析:A.“不必”翻译错误,应译为“不一定”。译文: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弟子,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艺各有各的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B.“虽”翻译错误,理解为“即使”。译文: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变直了,这是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C.没有错误。D.“稍”翻译错误,应译为“依稀”。译文: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故选:C。5.答案:A解析:A.正确。B.加:给。译文:给我几年的时间,五十岁学习《易》,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C.故:旧的相识。偷:不厚道。译文:君子真诚厚待自己的亲人,人民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没有遗弃老朋友,民众才会不冷漠无情。D.疾:憎恨。译文:喜好勇气却憎恨自己贫穷就会作乱。人如果不仁德,就非常憎恨他,也会出乱子。6.答案:C解析:“尤”,指责。译文:承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强忍指责把侮辱承担。7.答案:B解析:B.“六国互相灭亡”错,“六国互丧”意思是“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互”,交互、一个接一个、陆续。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文言文中出现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要求选出“语句的翻译,不够准确的一项”。A项,“收”,收缴;“兵”,兵器;“销锋镝”,销毁锋刃箭头;“金人”,金属人像。句子译为: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成十二个铜人(金属人像)。故选A。10.答案:C解析: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11.答案:D解析:①为,形成;“寒于水”,比水更冷。③生同“性”,天性。⑤西,方位名词
本文标题: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九 考点17 句式、翻译(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1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