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九 考点17 句式、翻译(3)
专题九考点17句式、翻译(3)1.下列各句翻译无误的一项是()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货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译文: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译文: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毛一鹭,周公出主意逮捕了他。C.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译文:有几位贤士大夫给他们下发了五十两金子,买了五人的首级,用匣子盛好,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D.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译文:而(这)五(个)人都是行伍出身,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回头,(这)又(是)什么缘故呢?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组是()A.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趁机在座位上袭击沛公,杀了他。否则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译文:项脊轩总共遭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明护佑的缘故吧。C.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译文:希望陛下怜惜我的诚心,准许我小小的心愿,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寿终。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译文: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不同,人们用来产生感叹的情趣是一样的。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衡量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国让它承担理亏的责任。B.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获益,只有你才这么想。C.距关,毋内诸侯。——远离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急着求你,是我的过错啊4.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陪着邻国呢?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看五人的死,孰轻孰重本来就一目了然了。C.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像浮游一样寄生在天地间,像大海中的一粒小米那样渺小。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顾忌细节,行大礼不可拒绝小的礼让。5.下列选项中,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见犯乃死,重负国。翻译:被侮辱后才去死,更加对不起国家!B.天雨雪,武卧啮雪。翻译:天下雨下雪,苏武躺着(在地窖里)嚼雪。C.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翻译: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轿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节操壮烈,早晚派人探望、问侯(苏武)。D.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翻译:单于一定要逼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6.下列选项中,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也翻译:我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使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使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B.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翻译: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种地步呀!C.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翻译: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翻译: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用来触发人们情怀的东西,它们的情致是一样的。B.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我关着门住在里面,久而久之,能凭借脚步声分辨是谁。C.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阻绝云气,背负青天,然后计划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D.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他)决定了对自己和外物的区别,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8.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所以无须作战但强弱胜负已决定了。以至于发展到颠覆的结局,事理本来应该这样。B.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瞻仰回顾(这些)旧日时光,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让人放声痛哭而不能自已。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检点,路上出现了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灾民。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9.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B.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学习的人一定要有老师。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D.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我已经做了这篇志,五年后,我的妻子从娘家回来。10.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翻译: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使得百姓归于忠厚老实。B.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翻译: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C.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典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也就能不违背君子之道了吧。D.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翻译: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用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越多越好。11.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情感,但我的报告申诉不被准许。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C.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我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身于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平庸地死了,文学才华就不能在后世显露。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当看到前人兴发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和,未曾不对着前人文章叹息哀伤,但在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12.对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人的过错,各自取决于他所属的党派。B.礼以行之,孙以出之——按照礼来实践它,用谦逊的态度谈论它。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恕矣——对自己宽厚而对别人刻薄,就远离宽恕了。D.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季运行,万物生长,天还用说什么呢?13.下列对文中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也亦远矣!(粉饰肤浅小语来游说一县之长,这样对于获得很贤达的地位来说也是差得太远了!)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如果不是到了你这里来就危险了,我就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笑话了。)C.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乐羊因为有功被怀疑,秦西巴因数有罪而更加受信任)D.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正存在的比较少,又凭什么自认为多呢!)1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译文: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与(一般的)技术相接近了。B.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译文:我有幸得到你做妻子,又多么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顾自己。C.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译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译文:到了燕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15.下面的文言文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句: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句:诏书特地颁下,任命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臣为太子洗马。B.原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译句: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植物,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C.原句: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句:借以纵目观察,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相信这是值得快乐的。D.原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译句: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B项,“周公出主意逮捕了他”错误,“公之逮所由使也”周公被捕(是)由他主使的。C项,“下发了五十两金子”错误,“发五十金”是拿出五十两银子。D项,“行伍出身”错误,“生于编伍之间”是出生在民间。2.答案:D解析:D项,“所以”没有翻译出来,“所以”的意思是“……的原因”。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即使世界发生变化事情与现在不同,用来抒发胸怀的原因,它的情致是一样的。3.答案:A解析:B项,“惟君图之”,指希望您(国君)考虑谋划这件事。C项,“距关”,指把守住函谷关。D项,“是寡人之过也”,“是”为代词,“这”的意思,没有译出来;另外“急”应为“危急”,应译为“如今在危机之中求你”。4.答案:C解析:A项,“陪”的意思不是“陪着”,而是“增加”。正确翻译应为“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B项,“视”的意思不是“看”,而是“比较、对照”,正确翻译应为“与五人的死相比较,意义的轻重到底怎样呢?”D项,“顾”的意思不是“顾忌”,而是“拘泥、顾及”;“辞”的意思不是“拒绝”,而是“计较、讲究”,正确翻译应为“做大事不必顾及细节,行大礼不必计较细小的礼让”。5.答案:B解析:B项,“雨雪”意思是“下雪”,“雨”为名词作动词,下。句子可以翻译为“天下雪,苏武躺着(在地窖里)嚼雪”。6.答案:A解析:A项,先,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后。句子可以翻译为“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7.答案:A解析:B项翻译有误,“扃牖”为“关着窗户”;C项翻译有误,“绝”为“穿越”;D项翻译有误,“定”为“审定、认识”。8.答案:D解析:A.“事理本来应该这样”错误,“理固宜然”意思是“从事理上说本来就应该这样”,“理”,从事理上说;B.“旧日时光”错误,“瞻顾遗迹”意思是“瞻仰回顾旧日遗物”,“遗迹”,旧日遗物;C.“检点”错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意思是“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检”通“敛”,收敛,积蓄。9.答案:D解析:D.“归”指女子出嫁,“吾妻来归”意思是“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10.答案:D解析:D.“越多越好”翻译错误。“益”的意思是“益处、好处”;“益矣”就是“是有益的”。11.答案:C解析:C.“文学才华就不能在后世显露”错误,“文采”翻译为“文章”。该句的意思是:我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身于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我平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12.答案:B解析:A.本句意为: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党:类别。C.本句意为: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躬自厚:多责备自己。薄责:少责备。选项中,“则远恕矣”应为“则远怨矣”,是远离怨恨,而非远离宽恕。D.本句意为: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什么话了吗。何言:宾语前置,言何,说什么话。13.答案:D解析:D.这句话的翻译应为:正感到自己的渺小,又哪里会夸耀自己呢?“奚”,哪里;“多”,夸耀;“自多”,多自,夸耀自己。14.答案:A解析:A.“进”并非“接近”之意,而是“超过”,故全句翻译应为: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15.答案:C解析:C.“信可乐也”翻译不正确。“信”,的确、确实;“可乐”,令人愉快。整个句子翻译为:借以纵目观察,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令人愉快的啊。
本文标题: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含答案):专题九 考点17 句式、翻译(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1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