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六 考点10 修辞(1)(含答案)
考点10修辞(1)1.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B.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C.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和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D.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3.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B.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C.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蛇,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D.昆虫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引用C.比喻、借代、排比D.比喻、比拟、借代5.下列各句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B.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6.下列各项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A.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C.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D.北京城就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7.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窗外传来的精神海鲜。A.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C.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8.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反问)C.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讳饰)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反衬)9.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利用一切媒体技术,将西藏的魅力展现出来,这不是在宣传藏族文化吗?B.各种各样的困难,让中国人方向更明确,脚步更坚定,意志更坚强。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D.月亮是一副冷漠的面孔,可是许许多多星星的心肠是火热的。10.下列各项中,和例句中画框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雨后的苏堤,柳条吐芽,点点鹅黄;海棠浴露,颗颗红玉;桃花满树,朵朵云霞。A.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B.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1.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月亮是一副冷漠的面孔,可是许许多多星星的心肠是火热的。B.贺龙将军像许多青年群众领袖一样,是农民出身的。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D.杏花村的酒醇美甘甜,十里地外就能闻到酒香了。12.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何以解优,唯有杜康(借代)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对偶)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比喻)D.笠是兜鏊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比喻)13.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B.终岁不闻丝竹声C.秦时明月汉时关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借代)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代)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夸张)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15.在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时刻,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即引发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该剧讲述了1915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这段历史,这是一个国运飘摇、民不聊生的艰难时世。《觉醒年代》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一是该剧所采取的叙事手法和史诗风格,与所讲述的历史内容浑然一体,形质交融。让观众内心既感受到强烈的思想震撼,也获得了雄浑悲壮的审美体验。二是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更加注重细腻、委婉、深情、动人的情感渲染、人性剖析和对人物独特性格的揭示。《觉醒年代》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伟人的形象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敬可爱。“情与爱”的注入,让伟人们不再是百年间千里独行的“苦行僧”,而是真的在中国的土壤里落了地,生了根,开出了感人肺腑、明艳活泼的花朵。三是剧组坚持“以史为据、以人为本”“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无论剧本、表演,还是服装、化妆、道具,各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B夸张,其余都是比喻2.答案:D解析:A.借代,“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代指繁华世界的污染。B.借代,“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代指富裕的物质生活。C.借代,“鲁迅”代指鲁迅的作品。D.比喻,本体,失去亲人的人;喻体,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3.答案:B解析:B项是比喻。其余选项的修辞手法都是拟人。4.答案:B解析:比拟,“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一句中,“会合”“调戏”拟人的动作情态。比喻,“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一句中,把“白雨”比作“粉”。引用,“暮雨潇潇江上村”“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都是引用的诗句。故选B。5.答案:D解析:D不是通感,其余三项都是通感6.答案:B解析:例句:比喻,把“西洋诗的音调”比作“乐队合奏”,把“中国诗的音调”比作“芦管声”;A.比喻,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比作“厚障壁”;B.拟人,“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拟人的情态;C.比喻,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比作“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D.比喻,把“北京城”比作“大豆腐”。故选:B。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框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精神海鲜”比喻音乐。A.为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割裂吴楚大地和浮起天地来突出洞庭湖的浩瀚气势;B.为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霰”喻“花林”;C.为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呼”“窥”“语”赋予鸟雀人的特点;D.为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帆”代“船”。故选B。8.答案:D解析:A.通感,把嗅觉形象“清香”化为听觉形象“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B.反问,答案在问句中,答案是“此曹孟德之诗”。C.讳饰,“停止思想了”是含蓄地说马克思去世了;D.对比,诗人以自己生命之短暂和长江之无穷无尽,时间之长久形成对比。9.答案:C解析:A.反问,答案在问句中,答案是“这是在宣传藏族文化”;B.排比,连用三个“……更……”的句式;C.没有修辞;D.拟人,“一副冷漠的面孔”“心肠是火热的”拟人的心态。故选:C。10.答案:D解析:画框线和D项运用的是借喻;A.运用接待,用“烟尘”“鼓角”代指战争。B.运用的是比拟,将“霜禽”“粉蝶”赋予人的动作;C.运用的是借代,用“樊笼”代指官场。11.答案:B解析:B项,“贺龙将军像许多青年群众领袖一样,是农民出身的”,意思是贺龙将军也是农民出身的,和许多青年群众领袖一样,并不是将“贺龙将军”比作“青年群众领袖”。选项没有使用修辞方法。A、C、D项使用了修辞方法本题要求选择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B项。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何以解优,唯有杜康”运用设问和借代手法,“杜康”是指相传发明酿酒的人,这里指代酒。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中没有运用对偶手法,“南野际”是名词性短语,偏正结构,“归园田”是动词性短语,动宾结构,词性结构均不相同,故该句手法不是对偶。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运用比喻手法,“樊笼”指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D.“笠是兜鏊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运用比喻手法,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故选B。13.答案:B解析:A项,“主人”“客”分析,互文。B项,“丝竹”,借指音乐,是借代。C项,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是互文。D项,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目不识丁、知识浅薄的人。形容陋室不陋,来访者高风亮节。是互文。故选B。14.答案:A解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故选A。15.答案: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①构成:把注入“情与爱”的“伟人”比拟成“落地、生根、开花”的植物。②效果:表现了作者对《觉醒年代》人物形象塑造的肯定。表达活泼,生动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而是真的在中国的土壤里落了地,生了根,开出了感人肺脑、明艳活泼的花朵”,描述的对象是“伟人们”,“落了地,生了根,开出了感人肺腑、明艳活泼的花朵”将“伟人们”当做植物来写,是使用比拟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觉醒年代》人物形象塑造的肯定。这样的表达比直接赞扬更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
本文标题:2023年新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六 考点10 修辞(1)(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2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