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第0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反思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反思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并开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仍有片面性。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信息,能够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纠正其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懂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为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活动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况—知道民族分布的特点—认识个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在第一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饼状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在第二个环节,首先,教师让学生围绕提前调查的本班或本校、本社区的少数民族情况就进行交流,并借助课前调查的资料,说说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分布的。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标画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并借助教材第55页活动园里的图文资料,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特点的理解。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我国各民族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在第三个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活动圆,以茶马古道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并结合自己课前查到的资料,讲讲这方面的事例。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进而懂得“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活动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了解“兴边富民”“精准扶贫”等事例—组织、策划主题班会或展览。在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知道,各民族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学生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及其,知道不同民族之间在生活与交往中要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在第二个环节,教师利用教材第60、61页的图文,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了解国家的“兴边富民”“精准扶贫”等政策,从而感受到,在通往小康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民族之间要“守望相助”。在第三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分组,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课上学习的收获,组织、策划一个班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年级范围内开展一个“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展览,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科前搜集、整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张贴、展示出来,由学生担任讲解员,请家长来参加。本节课,教师通过耳熟能详的歌词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通过指导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民族分布的特点;通过举例子,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形象地传达给学生。本节课的重点是“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这一部分。民族团结互助的例子在历史上和当下有很多,其内容涉及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内容。如何选取就合适的事例并实现跨领域的学习,是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了民族交融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活动。课中,学生汇报的诸如丝绸之路、彝海结盟、西部大开发等事例,较好地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团结对我国政策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贡献。教师提供的文成公主入藏以及札达地区雪灾的故事起到了补充提升的作用。民族团结互助的例子还有很多,一堂课无法全面涉及。所以,教师在课后拓展环节让学生课下注意搜集身边各民族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例子,进一步充实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本文标题:第0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3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