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1、情景创设法。2、活动探究法。3、集体讨论法。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参考资料,少熬夜!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__,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举例验证。我向孩子们提问: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出示例题8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参考资料,少熬夜!方法计算。0。25×4。78×40。65×201(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写在练习本上。(2)指名让学生板演。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思考:第①题中为什么先让0。25和4相乘?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答出:运用了乘法交换律接着问他们:你们认为第②小题中解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为乘法分配率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这里我也会强调一下,让孩子们体会到先把特殊的数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进行简算。)然后继续提问: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认真审题,要观察数的特点等。)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__,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第三环节:精心选题,多层训练。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练习题组设计如下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用幻灯片出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在本环节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高。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教学难点: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准备:多媒体三角尺平行四边形纸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呈现情境图。2、提出问题(1)“长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2)“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3)应该怎样制作的长方形桌面?3、学生用附页1中的图1剪一剪,试一试。二、认识“高”1、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不同锯法有什么共同点?(贴平行四边形)(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关键词)(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高剪的,那怎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4)教师收集各小组的信息、意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和底,进一步感受高和底及高和底的对应关系。2、活动(二):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和底(1)出示三角形,请同学们对比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2)各小组汇报,教师收集信息,学生描述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如何得到的,使学生体会高和底的对应关系。(3)出示梯形引导学生说出梯形有几组平行的对边,它的高是怎样得到的。3、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描述中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4、分别找出图形中底和对应的高,并标记出来。三、画“高”1、探究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①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平行四边形的高?②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③师生交流得出:画各种图形的高用三角板画,画出的高更精确。④师生共议用三角板画图形的高的方法。(把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对齐,从边上的一点画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它的高,用虚线表示,垂足所在的边叫平行四边形的底。⑤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中练习高的不同位置的画法,并在参考资料,少熬夜!练习中体会和感悟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2、画梯形的高。(1)出示梯形: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同学们知道梯形的高怎样画吗?(2)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不同作品。(3)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画三角形的高。(1)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已经会画两种图形的高了,老师想考考同学们,你们会画三角形的高吗?(2)谁想来展示台前介绍一下自己的画法?学生汇报,注意纠正错误画法。(3)总结归纳三角形高的画法,并在练习本上练习画高。(4)大家知道三角形的高有多少条吗?有的学生认为有三条,有的学生认为有一条(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教师适时点拨。四、练习巩固1、第21页练一练第1、2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说说对小组内同学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2、第21页练一练第3题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他们的发现。五、总结反思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提出的吗?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讨“求平均数”问题的分析方法。2、能正确列式解答“求平均数”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讨“求平均数”问题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三个数学小伙伴都想和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内看谁投中的个数多。小胖1分钟投中了5个,他认为这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于是要求再给他两次机会,让他能充分发挥出水平。第二次,他投中了5个,第三次,还是5个。看来他的水平很稳定,用5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水平合适吗?二、新授1、师:小淘气1分钟投了3个,他也要求再给两次机会。第二次投中5个,第三次投中4个。刚刚小胖三次都投中5个,那显然就用5来代表小胖的水参考资料,少熬夜!平。现在用几来代表小淘气1分钟的水平呢,说说理由。生:用4来表示……;用5来表示……。师:用超常发挥的补救发挥失常的,这时候,用4来代表他的水平比较合适。这个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板书)还有其它想法吗?生:因为4在3和5的中间;把超常发挥和发挥失常的去掉,他们不具备代表性;因为4是3、4、5的平均数……师:不管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都是他自己投的,就先求和再均分,(板书)能使每一次的个数一样多。移多补少的目的也是将每一次的个数变成一样多(板书)。用一样多的这个数来代表他的水平合适吗?遇到这样数据多多少少的,就可以通过先求和再均分,找到能代表他水平的数。2、师:小丁丁直接要求有3次机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第一次投了3个,第二次投了7个,第三次2个,看来水平很不稳定,一起用手势高低来表示他的三次投篮结果。师:你觉得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的水平呢?生:计算,是4。师:4是从哪里来的?前面的小淘气是3个、4个、5个,好歹还有个4出现,这里一个4都没有,怎么会用4来代表呢?和同桌说说道理。生:3+7+2=12个12÷3=4个(板书算式)生: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7拿出1给3,再拿出2给2。(媒体)师:现在用4来代表小丁丁的水平合适吗?不管是求和均分还是移多补少,这两个方法的目的都是使得数据变得同样多,像这样通过求和均分或者移多补少,使得数据变得同样多,就是在求原来这些数据的平均数。(板书)我们说,4是3、7、2这3个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小淘气的投篮水平也是4,这个4又是哪些数的平均数呢?生:他投了3次,所以4是3、4、5的平均数。师:这个4能代表小丁丁第一次的投篮水平吗?能代表他第二次的投篮水平吗?能代表他第三次的投篮水平吗?我们辛苦了那么久,结果这个4既不能代表第一次的`水平,又不能代表第二次的水平,也不能代表第三次的水平,那它到底代表的什么呢?师:平均数不代表某一次的水平,而是代表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整体水平。(板书)3、师:终于轮到老师投篮了,老师想要4次投篮机会,小朋友会同意吗?为什么?师:小丁丁笑了,老师,我们比的是平均水平,又不是比总数,你投好了,还要除以4,投得差了,仍然要除以4,更差了。
本文标题: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3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