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之选择题(PPT)-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考点20读懂诗意,准确选择古代诗歌阅读一、考点解读古代诗歌阅读中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此题囊括了古代诗歌鉴赏题全部的考查内容。其中包括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选择题使考查角度更加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因此,考生要把做题与读懂诗歌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借题解诗,另一方面把握题型特点,把握诗中关键词句,确保准确选择。二、知识储备古代诗歌阅读中选择题主要是从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考查,四个选项分别从诗歌的不同角度考查,如思想感情的整体性把握,某个诗句的理解和分析。因此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答题的关键。理解诗歌是一个综合获取信息的过程,甚至需要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要进入诗歌的“情境”,又能够跳出来理性分析。所以,做诗歌选择题,首先读懂诗歌,其次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再通过做题技巧正确判断。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择题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二、知识储备1.本题为“四选一”式的负选型,即选出不正确的一项。2.选项的先后顺序一般会与原诗句顺序大体一致。3.“理解”与“赏析”兼顾,重在“理解”。选择题的设题点有两方面:一方面,考查对诗中关键词句、情感主旨的准确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对诗中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从近三年的命题实践看,其考查重心放在了诗意理解上,尤其是对诗中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准确理解,考生应充分把握这一点。二、知识储备4.命题者在设误时,往往从细微处入手,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尤其是多放在一两个词语上。5.读懂选项是关键,作答时要边阅读边判断思考,无论是选择恰当的或不恰当的选项,错误总集中在选项的某一两处细节上,绝大多数选项内容是正确的。所以,答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诗歌的过程,题目答对了,诗歌的内容也就大体掌握了。因此,选项是理解诗歌最好的辅助,更有助于下一道主观题的解答。解读选择题,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细读选项,明确题目指向。在整体阅读诗歌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选项,明确题目的指向。有的选项是针对诗歌局部,有的是针对整首诗歌;有的是针对词句理解,有的是针对情感主旨,有的是针对语言、手法等。第二步:寻找对应诗句,认真比对。答题时,要找到选项内容所对应的诗句,对比原诗句在意象、意境、手法、语言、情感、主题以及涉及的文化常识等方面的赏读解析是否正确,要综合分析、辩证思考。三、解题要领第三步:抓住关键词句,排除陷阱。命题者往往在选项中巧妙地设置若干陷阱,以此来干扰考生。常见的陷阱集中在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以及文化常识等要素上。考生要关注选项中对关键词句、重要句子的理解,看看选项有无曲解文意。三、解题要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①韩愈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②。久钦江总③文才妙,自叹虞翻④骨相屯⑤。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注】①元和十四年正月,韩愈因反对崇佛被贬为潮州刺史,后遇赦改近地安置,为袁州刺史,途径韶州作《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②绮罗春:酒名。③江总:南朝陈大臣、文学家。④虞翻:吴人,因直言获罪,被孙权贬至交州。⑤骨相屯:两汉三国相术中的骨相说风行。屯,艰难、困顿之意。【真题示例】四、典例导引(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句“来往再逢梅柳新”是写作者两次路过留居张端公处,蕴含感激之情。B.诗的第二句扣题点明“别”意,践行之酒“醉”而未散,可见依依难舍之情。C.诗中两次用典,一写张端公钦佩作者文才高妙,一写作者自比虞翻,意味丰富。D.第七句说张端公的政绩已被上奏,不久会被朝廷征拜至朝。这可能是咏别诗中的常见客气话,无须拘泥地理解。【解析】“一写张端公钦佩作者文才高妙”有误,应该是对张端公的赞美。上下句一说对方,一说自己;另外,作为咏别诗,自吹自擂也不合适。【答案】C(2)请赏析本诗颈联“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的精妙之处。【答案】妙在炼字精巧:“急”写出天色已晚,启程在即;“缓”写出别情依依,不忍离去。对仗相反相成,工稳巧妙。妙在借景抒情:描写了“鸣笛”“落日”“清歌”的典型送别之景,寄寓了作者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以及朋友间的惜别之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2.阅读下面的两首咏物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牡丹[宋]王溥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的精神。D.两诗都写到了牡丹,但表达目的不同,王诗突出其硕大,袁诗则侧重写它开放的美。【解析】王诗的目的并非突出牡丹的硕大,而是突出其“不成一事”。【答案】D(2)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之外,各自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咏牡丹》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该诗把牡丹的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成实、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鄙视。《苔》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它写苔花虽然小,却要学牡丹开放,表达了对不自惭形秽而努力展现自己的精神的赞美。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客观题命题,在错项的设置上往往着眼于词语理解。命题者故意利用考生对词语可能产生的曲解,以望文生义的方式来设置选项,迷惑考生。考生答题时只有在正确理解诗句中词语语境意义的基础上,认真比对,准确理解,才有可能“拨开云雾见日出”,做出准确的判断。【选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解析】第三句中的“衔枚”,是指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士兵口中横衔着枚(状如短筷),防止说话,以免被敌人发觉。此处形容人人肃静。本句重在表现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考的情形,而非“奋勇争先、一往无前”。命题者故意曲解“衔枚”的意思,把“衔枚”曲解为“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考生如能洞悉命题者的这一设错陷阱,就能准确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一、古诗选择题的五大陷阱(一)曲解词语,望文生义【选项】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解析】C项是对诗句“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的解说。命题者故意曲解“万井”的意思,“万井”之“井”是“市井”“村落”而不是“井然”的意思,“万井”在诗中的原意应该是“千家万户”。唐代陈子昂《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宋代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明代尹凤岐《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青连橄榄千家雨,黄触桄榔万井烟。”《花月痕》第八回:“阁(吕仙阁)分三层……远则四围山石,万井人烟。”这些语句中的“万井”都指“千家万户”。C项中命题者故意望文生义,把“万井”拆分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考生如能洞悉命题者的这一设错陷阱,就能准确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诗词中的很多叙述和描写往往关涉时序等环境因素,如朝暾、夕月、日暮、归鸟、黄昏、归舟、春花、秋月、东风、西风、霜雪等。命题者往往涉笔诗词中带有古代文化常识的领域,错置时序等环境因素,考生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做出错误判断。【选项】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解析】A项立足于诗歌中的“时令”来命题,全诗描写的是诗人对“往岁”和“今夕”的思考变换。诗歌首联由西村思往事:当年游玩来到乱山深处,因为口渴而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颔联写进山的情况:刚刚调转好马头,无意中发现紧靠着水边的几户人家自成村落。颈联写入西村的所见所闻:听禽语,观墨迹。尾联写黄昏时分,清风吹拂,天边几片细碎的云朵,伴随着一弯新月,诗人有感而发,决意用一首清诗记录下这个值得回味的黄昏。“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很明显倒置了时序,“叩门求浆”是在“往岁”,而再到西村决意写诗记事却是在“今夕”。往事与今事的时辰,张冠李戴。(二)错置时令,张冠李戴掌握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表达技巧通常习惯简称为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象征、映衬、对比、比兴、铺陈、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联想想象等)表达方式(描写中的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抒情中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用典抒情、借物抒情等)构思技巧(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等各种手法只是基于不同角度的大致划分,它们之间有时互有交叉,甚至难以具体区分。命题者往往在细微处设题,考生如果不能辨清彼此的基本特征,稍不注意就可能选错。(三)错置技法,颠倒是非【选项】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解析】C项“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就属于混淆手法,错置名称。《柳堤》是一首即景咏怀的五言律诗,全诗的描绘对象应是柳,三、四、五、六等诗句在手法上是以动衬静,五、六句中的“飞燕”“风暖”“落花”等动景都是为了衬托三、四句中静态的“柳”这一歌咏对象。因此C项混淆手法,故意颠倒动与静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迷惑考生。选项中并不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而是“以动写静,借动衬静”。在备考训练中,考生只有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准确掌握各种手法的基本特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有可能在考试中把题目中的各种干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读懂诗歌是准确答题的前提,细读一首诗歌后必须搞懂诗中“写什么”(诗歌形象、主要内容——意境、意象)、“怎么写”(语言、表达技巧)和“为何写”(情感、主旨、观点态度),而事实上考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常常顾此失彼,偏离诗歌的本意、真情。命题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故意曲解,以此来误导考生。这就要求考生密切关注标题、作者、正文、意象、注释、题干、题支、典故和题材等,做到全面理解诗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选项】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解析】该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曲解了尾联“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的用典意图。注释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由注释③可知,典故中李揆入吐蕃会盟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唐第一人李揆”,再结合诗歌的标题“送子由使契丹”可知,子由出使契丹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作者在送弟弟子由出使契丹时对弟弟苏辙的告诫,不是“不敢自居第一”,而是“不能自居第一”。“不敢”是典义,“不能”是用典义。(四)曲解诗意,混淆情感解读诗歌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如果不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和诗歌上下文的具体情境,就可能因误读而造成理解上的肤浅甚至错误。把握具体语境有时需要关注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或介绍人名、地名,帮助读者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读者诗歌的思想主旨;或解释相关诗句,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提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或介绍他人的评价,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注意到这些,有利于很好地解读诗歌。把握具体语境有时需要关注诗歌序文。序文通常交代写作诗歌的年代、缘由、背景等,也常常奠定一首诗的情感基调,因而理解序文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而命题者大多故意忽略语境,随文附会。考生如果不能结合具体语境,充分思考,就可能做出错误判断。(五)忽略语境,牵强附会【选项】“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解析】据苏轼自序可知,《醉翁操》是苏轼应庐
本文标题:考点20 鉴赏古代诗歌之选择题(PPT)-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42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