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教案
1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公共生活,这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板书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二、新课讲授(一)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活动1:1.我们通常在哪些场所参与公共生活?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商店购物消费、去旅游体闲、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具、区电影院等。2.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1)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3)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活动2:1.说一下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再讲述一下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派对,践踏草坪、损坏公务,在公共厕所吸烟,外出旅游随意刻画等等。2影响: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2.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必要性)?①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②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③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的公共生活已经超越国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体现着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④公共生活的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3.文明参与公共生活的要求是什么?①参与公共生活,要求我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需要和公共利益。②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杜绝丑陋行为,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③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活动3:公共场所自觉排队,是大家所熟知的公共生活规则。有人认为专门设立“排队日”是小题大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搜集因扰乱公共秩序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明确:(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排队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却体现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在一个文明城市之中,排队不仅意味着对公平秩序的遵守与履行,更体现着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原则,对于效率的合理追求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设立“排队日”是对一种公共公礼仪的善意的提醒。设立“排队日”,目的在于培养人们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减少乱插队现象。(2)示例:高铁霸座2018年8月21日,在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G33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一男子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从而被人称为霸座哥。2018年8月24日,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获悉,孙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危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33.如何遵守公共秩序?①遵守公共秩序需要我们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各种规则。②规则不仅是对我们的限制和约束,更是对我们自由和安全的保护。③我们应让守规则、讲秩序成为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惯。活动4: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公共设施?它们各有什么功能?2.我们能为爱护公共设施做些什么?答案:1.常见公共实施:绿地、道路、路灯、地下(上)线路和管道停车场(库)、配电房(室)及电器设备、消防设备、电梯、健身娱乐设施公告牌等。功能:这些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优美环境,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维护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使人们的公共生活有了安全保障。2.我们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设施;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3.爱护公共施的做法有哪些?①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设施;②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三、课堂练习1.共享单车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漫画启示我们()A、要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B、公民要依法自律,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C、公共单车是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可以随意存放D、使用共享单车使我们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a.ABb.CDc.ACd.BD2.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飘过,成为今春各大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共享单车离不开大家的呵护,需要多方共治。谢列能够促进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是A.使用者给车加“私锁”,方便自己B.企业合理竞争、精心服务C.政府科学引导、监管得力D.使用者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安全骑行aABDb.BCDc.ACDd.ABC四、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课。【教学后记】4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国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二、说一说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3.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加和谐有序。4.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则,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观察生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规则与大家分享一下。5.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身边的规则。6.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规则,我们连走路都不安全,看来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三、认识公共标志1.(出示课件)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志?(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2.当你看到这些标志时你是怎样做的?小结:公共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更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标志,在理解公共标志设置意5义的基础上,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四、深化认识1.出示图:(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问: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2.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①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②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守规才有序1.教师引导: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规则,无处不在的规则约束了社会每个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2.说一说,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办?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才能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正如著名学者莱蒙特所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六、课堂总结师:通过今天对《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教学后记】6我参与我奉献【教学目标】1.了解社区成员的角色责任,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2.明确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利索能力的社会公益活动。【教学重点】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小善汇聚成大爱。【教学难点】如何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参与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内容:课堂活动活动一:爱心早餐送温暖想一想在新年的第一天早上收到早餐的环卫工人心情会怎样?1.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表达对环卫工人的感谢呢?2.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呢?勿以善小而不为,关爱他人有很多种方式,我们不随地扔垃圾也是对环卫工人的爱,对为我们服务的人送上一个微笑也是尊重与爱的表现。活动二:用尊重呵护爱心1.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衣物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2.两种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阅读角《张大爷的爱心卡》1.从文章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2.我们在帮助别人时要尊重对方,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真诚相待,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要心存感激。活动三:关爱弱势群体请阅读下面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七条7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条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加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1.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2.课后看一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更需要关爱,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第二部分内容:阅读角:容止格言做一个友善的人,要懂得给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懂得给予,而不只会索取回报,会让那份友善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第二课时第一部分内容:课堂活动活动一:社区是我家共同维护它1.一位居民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紧箍咒”,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邻里公约》是为解决邻里沟通和社区冷漠等诸多问题而诞生的,这不是一份约束,更像是一个美好约定。活动二: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1.相关链接《农村社区》。阅读39页。说说农村社区跟城市社区相比有什么不同?与同伴分享你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和感受!2.还没有参加社区活动的同
本文标题:2020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44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