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5S培训讲座25152293
5S基础知识-1-推行5S管理培训讲座5S基础知识-2-第一讲5S概论第一节5S的起源与发展5S的沿革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5S的发展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而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根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的公司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节约(Save)及安全(Safety)这两个要素,形成了“7S”也有的企来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坚持(Shikoku),形成了“10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所谓“7S”、“10S”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第二节5S的定义5S是日文SEIRI(修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5S基础知识-3-(修养)这五个单词,因为五个单词前面发音都是“S”,所以统称为“5S”。它的具体类型内容和典型的意思就是倒掉垃圾和仓库长期不要的东西。整理就是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将混乱的状态收拾成井然有序的状态5S管理是为了改善企业的体质整理也是为了改善企业的体质整顿就是能在30秒内找到要找的东西,将寻找必需品的时间减少为零:能迅速取出能立即使用处理能节约的状态清扫将岗位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的状态,清扫的对象:地板、天花板、墙壁、工具架、橱柜等机器、工具、测量用具等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管理公开化,透明化.修养对于规定了的事,大家都要认真的遵守执行.典型例子就是要求严守标准,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5S管理的习惯5S活动不仅能改善生活环境,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品质、服务水平,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给予制度化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其它管理活动有5S基础知识-4-效展开的基础.在没有推行5S的工厂,每个岗位都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不规则或不整洁的现象,如垃圾、油漆、铁锈等满地都是,零件、纸箱胡乱搁在地板上,人员、车辆都在狭窄的过道上穿插而行,如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使是昀先进的设备,也会很快地加入不良器械的行列而等待维修或报废.员工在这样杂乱不洁而又无人管理的环境中工作,有可能是越干越没劲,要么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要么就是另寻它途.对于这样的工厂,即使不断地引进很多先进优秀的管理方法也不见行会有什么显箸的效果,要想撤底发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简单实用的5S开始,从基础抓起.前面阐述了5S的基本含义,可是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很多人却常常混淆了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等概念,为了使5S喜闻乐见,得以迅速地推广传播,很多推行者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记忆,如漫画、顺口溜或看板等.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可以用下面几句顺口溜来描述: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清洁:洁净环境,贯彻到底;修养:开成制度,养成习惯.第三节推行5S的目的与作用做一件事情,有时非常顺利,然而有时却非常棘手,这就需要5S来帮助我们分析、判断、处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实施5S,能为我们的公司带来巨大的好处,可以改善企业的品质,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确保准时交货,同时还能确保安全生产并能保持并不断增强员工们高昂的士气。因此,企业有人、物、事等三方面安全的三项原则,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并能保持员工们高昂的士气。一个生产型的企业,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生产的安全受到影响,物品的安全受到影响,那么人心就会惶惶不安,员工就会大量流失,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经济效率,使企业严重地缺乏甚而根本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如同一盘散沙,导致企业濒临破产,甚至分崩离析。所以,一个企业5S基础知识-5-要想改善和不断地提高企业形象,就必须推行5S计划.推行5S昀终要达到八大目的:改善和提高企业形象整齐、整洁的工作环境,容易吸引顾客,让顾客心情舒畅;同时,由于口碑的相传,企业会成为其它公司的学习榜样,从而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威望。促成效率的提高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再加上很有修养的合作伙伴,员工们可以集中精神,认认真真地干好本职工作,必然就能大大地提高效率.试想,如果员工们始终处于一个杂乱无序的工作环境中,情绪必然就会受到影响。情绪不高,干劲不大,又哪来的经济效益?所以推动5S,是促成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之。改善零件在库周转率需要时能立即取出有用的物品,供需间物流通畅,就可以极大地减少那种寻找所需物品,所滞留的时间。因此,能有效地改善零件在库房中的周转率。减少直至消除故障,保障品质优良的品质来自优良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清扫、点检和检查,不断地净化工作环境,才能有效地避免污损东西或损坏机械,维持设备的高效率,提高生产品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整理、整顿、清扫,必须做到储存明确,东西摆在定位上物归原位,工作场所内都保持宽敞、明亮,信道随时都是畅通的,地上不能摆设不该放置的东西,工厂有新不紊,意外事件的发生自然就会相应地大为减少,当然安全就会有了保障。降低生产成本第六个目的,强调的是降低生产成本.一个企业通过实行或推行5S,它就能极大地减少人员、设备、场所、时间等这几个方面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活力化5S基础知识-6-第七个目的,可以明显地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使组织焕发一种强大的活力。员工都有来尊严和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并带动改善意识形态。缩短作业周期,确保交货推动5S,通过实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来实现标准的管理,企业的管理就会一目了然,使异常的现象明显化,人员、设备、时间就不会造成浪费。企业生产能相应地非常顺畅,作业效率必然就会提高,作业周期必然相应地缩短,确保交货日期万无一失了。一个企业如果全力地推动5S,就可以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改善零件在库房中的周转率,促进效率的提高;就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即推行5S,第二个层面就是都能给人和设备创造一种十分适宜的环境。昀后要让企业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团队及合作精神。精神面貌的改善就能使企业的形象得到提升,就会形成一种自主改善的机制。5S基础知识-7-第二讲整理第一节整理的含义将必需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必需品。1、整理的作用能使现场无杂物,过道通畅,增大作业空间,提高作效率;减少碰撞,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消除混杂材料的差错;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使员工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涨。将必需品与非必需物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物品整理的含义腾出物品防止误用含义目的5S基础知识-8-因缺乏整理会造成的各种浪费空间造成浪费;零件或产品因为过期而不能使用,造成了资金浪费;因场地狭窄,物品时常不断地移动,造成了工时浪费;管理非必需品的场地和人力浪费,花时间去管那些没有必要的东西,就会造成场地和人员资源的浪费;库存管理以及盘点,造成时间浪费。第二节整理的推行要领一是:马上要用的,暂时不用的,先把它区别开。一时用不着的,甚至长期不用的区分对待。即便是必需品也要适量;二是:将必需品的适量降到昀低的程度;三是:对可有可无的物品,不管是谁买的,无论有多昂贵,都应坚决地处理掉,绝不能手软!那么,如何区分必需和非必需物品呢?所谓必需物品,是指经常必须使用的物品,如果没有它,就必须购入替代品,否则就会影响工作。非必需品则可分为两种:使用周期较长的物品,即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才使用一次的物品;如样品、图样、零配件等;对目前的生产或工作无任何作用的,需要报废的物品。它又包括以下两种:非必需用品:如钉钉子的铁锤,可能不是每天要用,也可能是每周都要用,但它可能每隔一段时间或每个月会到一两次,也许半年或一年才会用到几次,就叫做非必需用品;5S基础知识-9-不能用的物品:如过期的图纸、样品,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就是放在仓库。有一种东西,是必须要封存的,一年或两年才会用到的,像这一类的东西应放在仓库里封存。同时把非必需用品摆在库里后,要建立一个档案,并定期地检查。如图示:那么,必需物品的使用频率可能是每小时或每天都要用,也可能每一周都要用,凡是它的使用频率为每小时或每天及每周都要用到的,就称为必需用品。它的处理方法就是放在工作台上,或是随身携带。如此就是我们经常要用的必需用品。如图示:第三节推行整理的步骤在推行整理的过程中,要增加场地的空间,把东西整理好,把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分开,将工作的场所整理干净了。如果还把不必要的物品也整齐地与必需品摆在一起,那就会很容易弄不清所需要的物品应是哪一个,而且还会因放置了不必要的物品而放不下必需的物品。推行整理的步骤:第一步:现场检查第二步: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非必需品使用周期较长目前无任何作用放在仓库建档、定期检查必需物品每天或每周都用放在台上或随身携带5S基础知识-10-第三步:清理非必需品第四步:非必需品的处理第五步:每天循环整理现场检查对工作场所要进行全面性的检查,包括眼睛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地方。例如,设备的内部,文件柜的顶部,桌子的底部位。特别是设备,一个大的机械设备,它的内部是看不见的,文件柜的底部,桌子的底部,这些都是现场检查时应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归纳起来就是两点:看得见的要整理,看不到的更要进行整理。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管理必需品和清除非必需品同样重要。首先要判断这个东西的重要性是什么?然后根据此物的使用频率来决定它的管理方法。如果是一支笔,它的使用频率是每天、每周或者每个小是都在用,它是必需品,要用恰当的方法来保管必需品,以便于寻找和使用。对于必需品,许多人往往混淆了客观上的需要与主观想要的概念,他们在保存物品方面总是采取一种保守的态度,也就是那种以防万一的心态,昀后把工作场所几科变成了杂物馆,所以对管理者能而言,准确地区分需要还是想要,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清理非必需品清理非必需品时必须把握好的是看物品现在有没有使用价值,很重的一句话是,应注意使用价值,而不是原来的购买价值,也就是使用价值大于购买价值。要重点清理以下物品:货架、工具箱、抽屉中的杂物,过期的报刊、杂志,空的罐子,已损坏的工具或器皿,仓库墙角、窗台、货架上,甚至货柜顶上摆放的样品,长时间不用或已不能使用的设备、工具、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你的办公场所、桌椅下面、还有显示写字板上报废的文件、过期的文件、表格、速记记录等。5S基础知识-11-**非必需品的处理地**见下图所示:养成每天循环整理的习惯整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现场每天都在变化,昨天的必需品,今天就有可能是多余的。比如你昨天拿着订书机订了一堆的书面材料,但今天你不订了,这个订书机是不是多余了,昨天必需的物品,到今天可能是多余的,今天的需要与明天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整理是在日日做,时时做,如果仅是偶尔突击一下,做做样了,就完全失去了整理的意义。所以整理,是一个循环的工作,根据需要而随时进行,需要的留下,不需要的马上放在另外一边。第五节具体实例无使用价值的物品(1)不能使用的旧手套、破布、砂纸;(2)损坏了的钻头、丝锥、磨石;非必需品无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折价变卖转移它用另做它用作为训练工具展示教育涉及秘密、专利普通废弃物影响人身安全污染环境物特别处理分类后出售特别处理5S基础知识-
本文标题:5S培训讲座2515229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