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教学目标:1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作出简单的预测。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分析、预测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经历收集、数据、用统计图表呈现出来,并分析数据的全过程。2看懂统计图表,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草稿纸这次实践活动安排的是一个小实验,体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一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用统计的方法表示出豆芽生长的规律。可以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做这个小实验,并提出实验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适当,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记录等。有条件的班级也可以同时在教室布置一处实验角,由专人负责。没有黄豆用绿豆代替也可以的。实验7天后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这里应该注意,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去请教家长、老师,也可以自己查阅书本。让学生从小就体验实验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二、出示要求:(1)把几十粒黄豆泡在水中,一天后将水倒掉,盖上一块湿布。(2)待黄豆发芽后,选择一颗豆芽测量长度并记录。(3)填入下表,并制成统计图。三、布置任务。1自己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有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2我们一周后,看看你的统计图。可以与同伴说一说,从这个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变化?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2一、教材分析:《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第一节的内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本上进行教学参考资料,少熬夜!的。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增加参与、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新课标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一理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2、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难点: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三、说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在教学中,我采用动态的、多元的评价方式。如:激励性的语言,奖小星星等。四、教学准备:挂图方向板五、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游戏导入引发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做和老师相反的动作,比如老师说,我说东向东转,学生就说,我说西向西转。这样的设计,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聚集动力。第二环节:实践探究激趣解疑1、老师用微机出示教材主题图,先请学生说一说:看平面图的方法,然后同桌交流:以学校为中心,邮局、商店、医院、体育馆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参考资料,少熬夜!2、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图书馆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有的可能说,图书馆在学校的北面。有的可能说,图书馆在学校的西面。教师可以借机提出疑虑:“图书馆又不会走,怎么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儿呢?图书馆到底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们好好想一想,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发现:图书馆在学校的西面和北面之间的位置,并鼓励学生自己给西、北之间的方向起名字,从而了解到生活中的西北方向。3、接着,老师请学生交流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的所在方向,引导学生发现:东南、东北、西南等方向。以上教学活动中“看平面图辨认方向”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己找学校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场所,既复习了已有的方向知识,又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老师让学生观察图书馆、动物园、少年宫、电影院的方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给新认识的方向起名字,让学生亲身经历了认识生活中客观事物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注重了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第三环节:联系生活玩中强化1、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组织学生制作方向板,并利用方向板找教室的方向,然后把找到的方向和同桌说一说,指一指,再交流一下教室的各个方向有什么。最后,让学生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跟全班交流。2、在学生基本了解教室的方向后,教师组织学生玩《反应快》的游戏,如:向东南点点头,向西北招招手,引导学生发现:东南和西北相对,东北和西南相对等。3、教材P21有一幅《中国地图》,在观看中国地图时让学生了解家乡安徽省在祖国的方向并完成这一页的练习。4、在练习之后,再组织同桌玩《小交警》的游戏,并让学生说说鹤岗的各个方向有哪些熟悉的景物和建筑。以上教学从静态的大环境中分成相对集中的同桌之间相互学习,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学生彼此合作、交流,形成“动态的集体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由学生爱玩、爱动、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了《小交警》的活动是实际方向的练习,集趣味、能力于一体,达到玩中学,玩中练的目的。借助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教室的空间方位,体验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第四环节:动手操作促进内化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当小设计师帮小区搞设计。老师让学生把课前发的场馆图片拿出来,自己摆一摆,说一说每个场馆分别在小区的哪个方向。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方向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上的学习很不够,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多实践,多应用,才能掌握。第五环节:师生整理体验收获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谈两点:参考资料,少熬夜!1、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2、让学生自我评价,比如,问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这样,既注重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教学,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一课改理念,数学知识一旦让学生体会到它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上在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交往中参与教学全过程,最终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实现了本节课所要追求的教育价值。2、经历学习过程比只要结果要精彩的多上课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亲身参与学习过程。在活动中我发掘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学习新知的成功与快乐。另外,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方向板辨认教室里的方向时,有的学生手里的方向板随着身体的转动而转动,如果在教学时我给学生做一做示范或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使用方向板的方法,就不会出现学生身体动,手中方向板也在动,不能找准方向的问题。看来教师导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而且要引导的恰到好处。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真切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实际意义,也更深切的领悟到了新课程“师生共同发展”的内涵。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3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经过这节课的教学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其他特点以及研究其他平面图形的特点打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对主体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观察力、探索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动手探索的能力,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锐角、钝角,也可以借助尺子来参考资料,少熬夜!度量图形各条边的长度,这些能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二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喜好动手操作,对于色彩鲜艳、动感强烈的事物易感兴趣。本节课设计了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其中既有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又有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手脑并用,既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又体验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所以本节课我设计学法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观察图形、总结归纳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拉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体验、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动,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动,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6,7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能找出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2、能记住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会用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正确求积。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背诵1~5的乘法口诀。2、摘苹果游戏(利用电子白板画苹果树和乘法题)二、激趣引入参考资料,少熬夜!(课件演示,红红到书店买台历,并与售货员对话)售货员:每本台历6元。师: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解决?学生的回答适时解决,当学生出现6×6时师问:这个有口诀计算吗?(没有)该怎么计算呢?(1)想加法6+6+6+6+6+6(2)想:5×6+6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更快呢?(乘法口诀)师:我们发现有口诀计算起来真快,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编出6,7的乘法口诀吧!揭示课题并板书:6,7的乘法口诀。二、探究新知1、教学6的`乘法口诀教师:一本台历6元,要求4本台历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会列乘法算式吗?学生:6×4=24教师:能根据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吗?学生:四六二十四。教师:5本台历多少元?算式怎样列?口诀怎样编?6本呢?……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依次填入表里。6×1=6一六得六6×6=36六六三十六6×2=12二六十二6×7=42六七四十二6×3=18三六十八6×8=48六八四十八6×4=24四六二十四6×9=54六九五十四6×5=30五六三十做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再请学生在全班展示,集体订正。教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那么每句口诀的意思你都知道吗?学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个6得数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2、教学7的乘法口诀教师:你又看到什么数学信息?想提什么数学问题?仿照6的乘法口诀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09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