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蒹葭试讲课稿十分钟【实用4篇】
关于蒹葭试讲课稿十分钟【实用4篇】2023/X/XX蒹葭试讲稿十分钟【第一篇】材分析:《两首》(《关雎》《蒹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诗经》,学生对其特点一知半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看似“不利”因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由呼吸的课堂。一、课前预习任务(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切忌太过概括。)1、查阅资料,了解《诗经》这部诗歌总集的形成过程、内容、以及与以前学过的诗歌相比的不同的特点(包括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手法)。2、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整体感知诗歌。二、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如形成原因,诗歌内容,诗歌特点,手法等。)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两首诗中来讲。)4、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1)2、体味诗歌中美好感情及优美意境。(教学重点1)3、理解诗经的手法——赋、比、兴及重章复唱,双声叠韵,并体会其作用。(教学难点)四、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1)老师提问:蒹葭是什么?有谁见过蒹葭?给我们讲讲吧!请同学讲讲。老师播放蒹葭图片,师生交流蒹葭留给我们的感觉。我们了解到的蒹葭随风飘荡,柔美可爱给人宁静的感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就以蒹葭命名,它会写些什么?会不会如蒹葭一样美呢?一看吧!2)学生交流自己预习所查的关于《诗经》的信息。(二)《蒹葭》教学过程1、读:整体感知(约7分钟)1齐声朗读:教师点评并给与朗读指导(约2分钟)2教师配乐范读或名家范读,学生听读(约2分钟)3学生赛读:通过赛读读准节奏字音(约3分钟)2、练:落实重点字词(约5分钟)A.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几组词明确:第一组:苍苍,萋萋,采采(茂盛、众多的样子)第二组:(道阻且)长,跻,右(道路漫长,险阻,弯曲形容难以到达)第三组:(在水之)湄,涘(水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第四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水中的高地或陆地)此处有小小的区别要明确第五组:(白露未)晞,已(干,完溯)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组词:洄,溯游3、品:品味诗歌内容及情感(约20分钟)第一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联想,体会诗歌意境)明确:A.深秋的早晨,晨雾氤氲,雪白的霜结在在蒹葭叶片上,慢慢地融化为晶莹的露珠。蒹葭随晨风中轻轻地摇摆,露珠轻轻地滑落,摔碎在丛草间,溅落一地的清脆。B.霜——晞——已:从秋霜到露水变化看出时间的变化。第二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问:展开想象“伊人”是谁?她是个怎样的那还?明确:“伊人”是男主人公心仪的女孩子,美丽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胧,看不真切。2问:(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变化说明了什么?明确:朦胧,漂浮不定,难以追寻。第三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问:此组诗歌讲述了什么故事?明确:男子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寻找“伊人”。道路漫长而崎岖,可见追寻“伊人”的路途十分艰难。(可引导学生想象男子怎样跋涉,怎样达到穿过艰难险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达上游)2问: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吗?明确:没有找到,从三个“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着一河之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4、议:诗歌的结构特点及特色(15分钟)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何特色?明确:赋、比、兴及重章复唱手法的讲解(兴的手法在此诗中没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2诗中表现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品格?3诗中“伊人”确实存在还是男子想象的?4展开想象和联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爱慕的女孩还可以指喻什么?5、练:(5分钟也可课后作业)把诗歌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合理想象给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要求:感情基调,文字风格要与诗歌一致。蒹葭试讲稿十分钟【第二篇】蒹葭试讲稿十分钟【第三篇】备教策略一、教材分析●作品阅读价值《诗经》古老歌谣的简朴悠远、朦胧凄清,引人遐思。《蒹葭》反复咏唱、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委婉动人。“可望而不可即”是引人遐思与慕悦之心的关键。●作品教学价值(表示重点程度)本诗通过以蒹葭和秋水为主的萧瑟秋景,渲染、糅合追寻者思之心切、寻之不易的孤独、哀婉的心情。诗歌一目了然而韵味绵长,其中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是“在水一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意境,要引导学生感受这蕴含的距离美和朦胧美。十五《国风》中大多为民间歌谣,小部分为贵族歌谣,可以说是乡野生活的真实反映,男女言情之作又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历代对本诗主题的理解随不同时代统治阶层态度与治学风格多样,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特点和分辨前人分析,理解本诗主题。继而把握“诗歌的源头”与民谣/巫术祭祀之词间的关系,以及《诗经》的编书和流传保存情况,知道后人“用《诗》”时有所曲解,形成对《诗经》成书前后较为完整的认识。1.文学常识《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成就、时代跨度、诗经“六义”、艺术特点、编书及保存情况)2.意境理解通过“伊人”、“秋水”、“蒹葭”意象,欣赏如梦如幻的情境中流露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感;发现与直白美、天真美的作品或事物的区别,提升审美品味。3.主题理解通过前人分析的依据,在自己理解文本和对《诗经》文学常识了解的基础上,对主题形成自己的判断,并能自圆其说。4.表现手法鉴赏重章叠句、叠词的表达效果。以上通过这三点从内容到形式的思索和整理,最终把握“可望而不可即”理想境界的含蕴,并对主题有与此符合的阐述。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所学教材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材。●之前学过现代诗单元,对“意象”概念基本了解,并能通过意象特点、意象间关系和知人论世来体会诗人思想情感。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性质、成就、编书与流传保存情况、时代跨度、诗经“六义”)。2.分析意象特点,领会人物情感,并能联系生活和阅读体验理解“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3.用1~2句话描述重张叠句、叠词的艺术效果。(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总体:《诗经》——《蒹葭》——《诗经》思路:《蒹葭》从景、人、情三方面展开,并在它们之间关系的探讨中收拢。1.文学常识——在预习和老师提问的过程中,掌握诗经“六义”含义并体会。2.意境理解——1)圈划、描述、概括“秋水”、“蒹葭”意象所营造的如梦如幻、寒意萧瑟的景色。2)自己提问并解答追寻者与“伊人”是怎样的人,把握追寻者与“伊人”的关系。3)概括景与人和情之间的关系。4)听流行歌曲体会反复咏唱的抒情效果,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3.主题理解——1)做选择题,选择大方之家对诗歌主题理解符合文本意境的分析。2)联系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理解“可望而不可即”的已经,能自圆其说即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丰富自身生命体验,领会古人纯朴而丰厚的情感,欣赏简单却不直白的美丽,提高审美品味。2.认识到“文本”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思考态度——参考前人考证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对于“信古”和“创新”都不能盲目和过度,知道作品分析是会受到当时时代的审美倾向、意识形态等而有所“局四、教学重点景、人、情的特点及关系五、教学难点从追寻者与“伊人”间的关系中欣赏“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美和距离美六、教学媒体板书、PPT、音乐、图片七、教学策略●从景——人——情三方面特点和关系理解主题●音乐、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多媒体呈现方式,营造意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回答八、板书设计苍茫、深秋蒹葭随风而当却至于根白露—凄冷、清晨景——实秋水阻隔无尽追寻者———————————伊人人——虚(热切企慕——怅然若失)(形象模糊、行踪飘渺)情——可望而不可即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和准备1.独立完成:诵读《蒹葭》,将注释中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完成课后练习三。2.6人为一组完成以下作业:①搜索网络或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诗经》“六义”的相关文学常识,要求对“风、雅、颂”各写出1~2篇篇目,对“赋、比、兴”各以2~4句《诗经》中诗句举例。②搜集4个树木花卉意象,并写出象征含义。③每组列出一首小组成员都喜欢的流行歌曲。设计目的:1.熟悉本诗,体会情韵。2.对诗经“六义”能举出具体例子,是在对基本含义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所以这项要求既让学生预习相关文学常识,又考察预习成果,并为课堂活动作铺垫。3.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本诗“蒹葭”意象并非单指芦苇植物本身,还可能具有丰厚的意义内涵。对课上展开对本诗意境的理解,做好铺垫。4.老师的作业会引发他们的疑问:“流行歌曲与《蒹葭》之间有何关系?”小组成员在讨论共同喜欢的流行歌曲时一定会唱上几句,有些学生或许就会有所感受。更重要的是,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喜欢的歌曲链接到重张叠句的表达效果,也可以了解学生审美取向。教师准备:1.检查作业,整理学生对“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的举例,选择一些贴切的答案加入PPT。2.根据学生作业,准备好一首学生既喜欢同时又具有反复回环某段乐句/歌词特点的流行歌曲的mp3。二、教学活动(一)通过已学诗歌与女子服饰的类比,导入新课(2min)1.引起兴趣播放《在水一方歌曲》歌曲,呈现2张图片图片内容:邓丽君身着旗袍、烫卷发的照;古代长袖罗裙的女子教师预设对所有人提问:大家一起说说这首影视歌曲取材于哪里?学生预设群体回答:《诗经》/《蒹葭》2.联系已学知识过渡教师预设描述:如果说清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诗是一位身着洋装、脚蹬高跟鞋、带着墨镜、烫着卷发的中国摩登女郎,中国的古典诗歌则是一位长袖罗裙层层叠叠、头戴发簪、轻挪碎步的古代女子。教师预设联系已学知识导入:我们在前一单元学习了现代诗歌。在学过的那些现代诗歌中,可以发现一个演变过程。诗歌的现代感越来越明显,古典韵味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的过程。毛泽东——词牌名和格式;徐志摩——古典意象,但融汇了西方诗歌的节奏、韵律、修辞和建筑美等;艾青、穆旦等人将新诗创作更进一步,向散文化自由诗发展,使诗歌具有金属般的质地与雕塑式风格;舒婷、北岛、顾城——进行了各种各样诗歌探索,意象奇绝、技法丰富、节奏多变、情感浓缩。现代诗歌是受到西方诗歌影响发展起来的诗歌形式,新诗的源头是外国诗。教师预设明确:而上溯两千五百年,我们中国文学史光辉的起点《诗经》,按它的地位与“年龄”来说虽是老者,但我们不难发现她倒更像一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少女,眼眸清亮,穿着朴素,面容纯净。(二)明确诗经“六义”的概念(8min)教师预设引起关注: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1.明确诗经基本文学常识●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起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年代跨度: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PPT显示朝代时间跨度即为西周初至东周中叶)教师预设迁移提问:请历史课代表概括下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大事?学生预设:武王伐纣,开创周朝;周初大分封;宗法制度;耕作方式上金属农具出现;井田制;青铜器;乐器如编钟、编磐和大小不同的鼓等打击乐器,像琴、瑟等弦乐器,笙、竽等管乐器,也都出现。●《诗经》内容——①史诗;②反应劳动生活;③婚姻家庭生活;④宴饮情形;⑤行役艰难批评时政教师预设提供文字材料、明确:看下面这则材料,《诗经》和音乐关系密切,是无可怀疑的。《墨子•公孟篇》道:“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道:“三百5篇,孔子皆弦歌之。”《诗经》和音乐关系密切,是无可怀疑的。●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和“诗三百”指的都是《诗经》●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歌词)●数目:共305篇+6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
本文标题:关于蒹葭试讲课稿十分钟【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0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