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参考资料,少熬夜!平均数【优秀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平均数【优秀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平均数》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二、重点、难点: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三、教学过程:1、复习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参考资料,少熬夜!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平均数》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教学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设计理念: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参考资料,少熬夜!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教学难点: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二、新知探究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三、拓展延伸,巩固学习动手分一分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三一刀客☆)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动手算一算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四、归纳总结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板书设计:平均数男生女生6+9+7+6=28(个)10+4+7+5+4=30(个)28÷4=7(个)30÷5=6(个)平均数:7平均数:6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参考资料,少熬夜!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二、探究新知。1.引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2.教学例2.(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4)学生操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参考资料,少熬夜!(6+3+5+2/4=164=4(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9)反馈练习。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3.教学例3。(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6+142+140+135+137+144)/6=8346=139(厘米)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2+141+133+138+145+135+142)/7=9667=138(厘米)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139-138=1(厘米)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5)反馈练习。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三、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四、布置作业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
本文标题:平均数【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20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