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课讲课稿通用4篇
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课讲课稿通用4篇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课讲稿【第一篇】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习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这一论述说明了理想信念对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准则》中四个必须中首先就是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信仰的价值在于它像灯塔、像航标,能指引和指导人们的人生方向和行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失、不能动摇的,否则人生的航向就会发生偏差,就会翻船。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在生死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为的就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二、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严以修身。党性修养就是按党性的要求,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来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守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在当今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有很多诱惑。自律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党员干部应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处处用《准则》规定对照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常记贪欲之害,党除非分之想,党怀律已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做到慎独、慎微,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干部身份,真正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坚持道德信念防线,不踩法纪法规红线,做一个清正廉洁、组织信任、群众信赖的共产党人。三、牢记宗旨意识,切实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时时牢记这一宗旨,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全心全意为人民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始终严格落实《准则》和《条例》,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真正将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追求道德情操,树立良好形象。党员领导干部的德行,不仅仅是个人的小事,而是事关党的形象、事关社会风气、事关事业兴衰的大事。党员干部决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必须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古人说,吏无德必乱,国无德不兴。我们党员干部要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道德是灵魂的“净化器”,要把正确的荣辱观内化为个人的操守,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工作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知荣辱,做表率,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最终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利于人民的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课讲稿【第二篇】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微腐败”这个话题。究竟什么是微腐败,微腐败体现在哪里,我们又怎样可以防止微腐败?希望通过本节课程,让大家得到一点启示。其实“微腐败”是非常容易发生,并而广泛存在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松、力度不减,不敢腐的威慑作用逐渐显现,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的发生。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微腐败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不仅严重侵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微腐败存在范围非常广,而且呈现一定的多发态势,你其实离“微腐败”一点都不愿。例如一些基层人员项目接洽或抢修服务时会接受一盒香烟、一点土特产、一顿宴请等;利用公司流程管理上面的漏洞,例如发票报销时打一下“擦边球”,赚个小零头,或在帮人办事时接受不贵重的物品等,这些事小的容易让人忽视它的存在。“微腐败”是一种腐败趋向于“蚁穴化”过程中的社会形态,在社会生活中是常见的腐败。它的特点,一是微,乱用公权的行为较小,一点点、一滴滴,打个“擦边球”,玩个遮眼法,雁过拔毛,顺手捞点小好处;二是近,“微腐败”行为多半发生在身边,或接受单位宴请,或办事接受礼品,或利用公款旅行,或挖空心思虚报冒领,或侵占扶贫救助资金,都看得见摸得着;三是多,数量多,次数多,领域多,形式多。所以,必需全面从严治党有腐必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持之以恒、毫不动摇,谈到反腐时斩钉截铁:“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这凸显中国共产党对惩治腐败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也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要深刻认识到当前的形势,坚守廉洁之心,远离微腐败。腐败虽“微”,但是本质是相同的。有人会说:“就我犯得那点小错,领导们都看不上眼,我贪得那点跟大老虎比,九牛一毛,何必那么认真,像我这样的太多了”,也有人会说:“我只是借用,又没贪污,违规收入都退了,还处分我干嘛”,还有人会说:“我犯的这点错至于‘上纲上线’吗?如果按我这样处分,那有些人的处分都多得没法计算了”......这就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这些人在思想上早已认为纪不及“微”、法不责“微”,总是在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添安慰。“微腐败”表面上看起来就算再“小”,其本质也是滥用权力,与“大老虎”的贪腐行为并没有不同。从腐败的角度看,没有什么“微腐败”之说,之所以要加个“微”字,无非是那些贪腐官员想减轻惩罚,想逃脱法律的制裁。在本质上,“微腐败”与“巨腐败”都是一样,都是侵害老百姓利益,都是侵吞国有财产,都是害己害民害国的行为。在危害上,“微腐败”也不比“巨腐败”小,都是对党和政府公权的践踏,都是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破坏。不拘小节,终酿大错。有些人一旦有了贪欲之念,就会伸出贪婪之手,如果不被及时惩诫,他们就会一次变两次,偶尔变经常,渐渐的会将贪婪之手伸得更远,拿的更多;就像有些穷凶极恶的歹徒都是由小偷小摸逐渐发展恶化来的。不少重回正途的党员干部不无后怕地表示:“感谢组织及时给我当头棒喝,否则真会走上不归路”,也有不少身居高官要职的党员干部发出后悔叹息声:“如果当初有谁及时制止我,给我提醒告诫一下,我也不会堕落到如此地步”。“微腐败”虽微,但积累和扩散开来就会形成腐败风气,也会孕育更多的“大腐败”。我们在反腐斗争中打掉的“大老虎”,往往也正是从“微腐败”的“小苍蝇”中长出来的。许多贪官在其腐败生涯获得的“第一桶金”,往往都是从“微腐败”中获得的。尝到了第一次腐败的甜头,就一发不可收拾,就会有第二次和更多次,久而久之必会酿成“大腐败”“大老虎”。对于违规违纪的贪腐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避免养痈遗患,遏制腐败等不良行为蔓延。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和关心,“早治疗早健康”,防止其堕入深渊。不忘初心廉洁从业砥砺前行。小错小病的“微腐败”行为,不断腐蚀着基层党员干部的心灵,扭曲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败坏党风政纪,损害党和企业的形象。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企业,我们每个人要从自我做起,坚守廉洁之心,杜绝“微腐败”。一、知敬畏,守底线,廉洁从业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有一份“清醒”的敬畏感,时刻警示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道德与理性底线,牢记廉洁从业,经得起诱惑,终究能够心安理得。二、时刻自省,强化学习,廉洁从业平日里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业务技术,提高个人素质和法律意识,按规矩办事,按要求操作,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算好政治账、尊严账、家庭账、事业账、金钱账、自由账、健康账,时时事事自警自律,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三、坚守职责,忠于企业,廉洁从业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忠诚”二字,忠诚于党,忠诚于企业。学习焦裕禄、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肩负职责,增强反腐倡廉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廉洁是一个企业的声誉和招牌,它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更关乎国家信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用我们比较粗俗的话说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因此,我们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自己的职业为荣,以万家灯火为傲,感恩这份工作,抓好这份缘分,不做短暂的流星,争当平凡的恒星。自古以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为不义之财而折腰,方能活得自在坦荡。廉洁自律,是我们新一代的责任,是我们年轻人的使命。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守住自己的那口井,不越党纪法规之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企业员工!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课讲稿【第三篇】古往今来,清正廉洁作为一种从政品德的政治理论,一直被视为施政之本,受到广泛推崇和赞誉。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强,国乃灭亡”。历史规律表明,治国理论是否清正廉洁,不仅仅是政治家、政治组织自身的价值选择问题,而是关系到民心向背,政权存亡的问题。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政党的政治品德是千百万具体党员来体现的,千百万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汇成的就是政党的政治品格,因此,每个党员干部如何认识清正廉洁,如何保持清正廉洁,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关系到民族兴衰。一、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从政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德中的为政之道、为政之德,蕴含着丰富的清正廉洁的思想。清正廉洁是对从政为官者的基本要求,对治国安邦,民风教化听讼断狱作用重大。历史统治者大多都把清正廉洁做为从政之要,为官之本,从西周开始考核官员政绩标准:一是廉善、二是廉能、三是廉敬、四是廉正、五是廉法、六是廉辩,每一条都没离开廉。历史贤明君主治理国家成功要诀都没有离开治理官员的清正廉洁。汉文帝说:“贵廉洁,贱贪污”。武则天指出:“廉平之德,吏之宝也”。清代康熙皇帝手书“清、慎、勤”。作为官吏从政准则,从这些实例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历史规律,大有为之主必致力于官吏的清廉,然后成就一代盛世,反之亦然。清正廉洁是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对自身品德修养的自觉追求,他们从思想上认同清正廉洁并外化为行业上不思妄取,清廉自守的自律行为树立了廉洁、勤政、爱民的榜样。东汉时杨震在为他人密送重金并保证无人知晓时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不知?”显示其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清正廉洁是百姓对官员评判标准,也是教化百姓的最有效的工具,对清官廉吏的爱戴,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百姓称他们青天,晏婴、子学、狄仁杰、于海、林则徐、海瑞,现代谷文昌、焦裕禄、这些清官的典范已固化在民族文化中,并载入史册,彪炳千秋。对贪官污吏,人们则恨之入骨,史书记载:明朝贪官刘瑾事发被凌迟处死时,万人空巷。古人说:“官德毁,民德降”。相反,清正廉洁的官场风气必然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明代郭久礼说过:“吏不畏我严而畏吾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畏”。可见,官风对民德影响之重。二、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清正廉洁政治品格镌刻在了自己的党旗上。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上,把有关廉洁奉公的内容写进党员五项条件。一九四一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要》明确: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新中国成立伊始,枪决刘青山、张子善的枪声更是向世人宣布,中国共产党人对贪腐的零容忍,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政权同贪污腐化,斗争的决心和意志。建国以后,几代领导人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评判党员干部基本标准,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党的建设头等大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重要形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员干部提出进一步要求。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严守纪律,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坚持高尚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在反腐工作中先后揪出党政军中大老虎,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反观,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联的瓦解,就暴露出苏联对反腐倡廉工作,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工作的重大失败。苏共垮台可以说是党内既得利益集团自我改变。他们长期的不合法手段占有机会财富的合法化过程,高官政要生活费用由政府开支,公有财物变成家产,特殊利益集团侵吞国家财产。随着权贵阶层形成,苏共走上了腐败变质的道路,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大国悲剧》一书中指出,苏共被赶下政治舞台,而他一千好几百
本文标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党课讲课稿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2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