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在学校四季度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学校四季度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是各类思潮交锋的汇聚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以思政工作是一切工作生命线的“国之大者”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政工作效度,助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会议安排,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参考。第一,要着力发挥基层组织主心骨作用。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牵头抓总作用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作用,全面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二级学院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坚力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齐抓共管、严格落实、形成合力。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组织的基础单元和战斗堡垒,肩负着联系引导、凝聚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将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应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中,实现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的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推动、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要着力提升组织育人的政治能力,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要站位更高、举措更实、成效更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主体目标,激发基层党组织育人活力。在保证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创新活动方式,通过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的理论学习、党日活动等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和引领性,使伟大建党精神、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入言、入行,使党员在政治生活中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责任感。第二,要重点突出思政队伍主力军作用。专职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育人的思政队伍。“两支队伍”的主力军作用发挥是否到位,是关系学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实现的关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呈现出学理化渗透、炒作性渗透、教导化渗透和具象化渗透等特征。因此,要着力提升“两支队伍”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核心能力,引导其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去审视和思考多样化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本原因。熟悉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源流、价值基础和目标内涵,掌握各种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动向、传播趋势、传播规律,做到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放到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中去研判,放到国家发展和青年使命中去观察。在引领、批判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网络传播中赢得主动权,在网络阵地上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战斗力,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一切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有效化解各种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筑牢大学生理想精神之基,不断增强大学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侵害的“免疫力”,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水平。第三,要强化提升课程思政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充分发挥思政课“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构建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武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隐性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中。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防线。着力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实现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价值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真正让知识“活”起来,让大学生“动”起来,把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落到实处。增强专业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针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资讯获取方式的网络化特征,积极探索“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坚持线上和线下齐发力、课内与课外共振动、校内与校外同步走,推进课程思政与意识形态教育融合,占领网络宣传阵地。依托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拓展课程思政发展新阵地,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作用。第四,要不断凸显校园文化主阵地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主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上出真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感召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师生共识,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转化为日常行为,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在践行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中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先进成果,构建具有创造力、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切实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要倾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产品,深挖校史文化资源和学科办学传统,设计一批校园文化标识性视觉产品,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教学楼、图书馆和生活区中融入价值信仰、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等价值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校园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言行举止。要注重挖掘办学所在地的红色文化元素,将其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增长点。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在学校四季度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3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