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蓝色的树叶》优秀4篇
好文供参考!1/12《蓝色的树叶》优秀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蓝色的树叶》优秀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蓝色的树叶》【第一篇】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1篇课文。故事讲述了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圆圆借绿铅笔,而林圆圆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同学,最后,李丽用蓝铅笔画出了树叶的事。文中的林圆圆,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圆圆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圆圆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不能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这个故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本文的教学是要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不应是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目标的要求,制定好文供参考!2/12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重点目标。3、要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是本课的难点目标。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三)、说教法《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指导法。(四)说学法根据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同桌朗读,同桌对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二、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过程我准备采取:创设情景,质疑导入——学习课文,指导朗读——适度拓展,情感渗透(一)创设情景,质疑导入。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他又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开课时和学生谈话:小朋友们你们都看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学生回答时,教师相好文供参考!3/12机课件展示画有蓝色树叶的图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树叶是蓝色的,咦,树叶怎么是蓝色的,这是为什么呢?采取这样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的欲望。(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这一环节我分两部分完成。一是,初读感知,了解大意。阅读教学必须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在我国古代,有一位哲学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因此在初读感知时,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三读课文:一读,借助拼音,用笔划划圈圈,自学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二读,复习巩固生字新词,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三读,了解课文大意,想想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出现的?并指明学生口述。二是数一数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在学生初读基础上,随文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情况。在此基础上,进入:朗读课文,学习词句。在这一步中,我主要采取的是情景教学法,根据课标对二年级阅读的要求,借助读物,在读中学习词句,了解课文大意。在学生初读课文基础上,重点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进行训练。根据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学生情况,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读懂第1组对话。(出示第一组对话)让学生观察图画,借助图画了解李丽,好文供参考!4/12林园园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当时的情景,相机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小声”“吞吞吐吐”;指导学生学习问句,读出问句语气,用问句说话。(相机出示灯片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朗读。2、3、4次对话,运用第一次对话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自主练习对话,随文学习词句,分角色朗读课文。因为注重课文的朗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我在此环节教学中,以李丽和林园园的四组对话为重点,进行了充分的朗读训练。(三)适度拓展,情感渗透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二年级的阅读年段目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孩子乐于与人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时,孩子们已对文中的两个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假如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做,你有什么话对林园园说吗?”“你觉得林园园以后会怎么做?”在孩子们畅所欲言以后,及时鼓励真是一群能说会道的孩子。三、说板书设计。认为板书设计贵在精而不在多,从我的板书设计里你不难看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文,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明白互相帮助的道理。19、蓝色的树叶好文供参考!5/12?李丽林园园(互相帮助)小学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反思【第二篇】《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写得是在一次美术课上,李丽的绿铅笔不见了,就向同桌林园园借,可是林园园舍不得借给她用,李丽就用自己的蓝铅笔画树叶。课文结尾写着: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当同学们读到这儿时,我问: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马上有同学说:因为她觉得不好意思,没有借给李丽绿铅笔……等等类似这样的话。从这些话中我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带给他们心灵的触动这也许就是文学的魅力。语文课在我们小学课堂中该起怎样的一种作用呢?又该如何是教学呢?语文顾名思义:语言与文学的统一,语言是人类用来沟通交流的。在和谐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对文学的欣赏,我想有学习《蓝色的树叶》,学生已经能感受到文字的含义了而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多是教师带着学生对课文的词句进行分析理解,这个与传统的语言教学相符吗?怎么看都像是在上思品课。教学的研究永无止境,然而完全背弃传统的文学诗词教学是否不妥。我还在思索,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路上走得更坚实!好文供参考!6/12《蓝色的树叶》【第三篇】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画揭题1、教师板画一张蓝色的树叶,请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了什么。2、小结,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流利课文,想想课文说了什么。2、说说自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借李丽——————林园园三、对话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找出课文里的对话划出来。好文供参考!7/12李丽说的话用~~~~~~~,林园园说的话用————2、展示学生自学情况,请学生轮流读一读她们的对话。(第2、3、4自然段)相机出示生字,学生认读。3、第二自然段朗读指导。先请个别学生读一读两人的对话,其他同学评一评。联系重点词,再读。“小声”、“吞吞吐吐”、4、第三、四自然段(1)、想想应该怎样读,个别展示,说说原因。(2)、想象:这个时候,她们两个又会怎样地说呢?5、分角色朗读、对话。四、练习提问1、读读说说。————————————————吗?————————————————吧。2、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要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好文供参考!8/12作为指导的重点。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练习)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二、讨论明理1、林园园的言行,明显不对。但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很多的。可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2、课后练习“读读说说”是让学生练习说句子。可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三、识字写字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好文供参考!9/12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1)“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2)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4、写字指导。本课要求书写的字较多,建议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好文供参考!10/12四、实践活动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蓝色的树叶》【第四篇】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课《蓝色的树叶》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中包括9个会认的生字,10个会写的生字,两道课后题。本课使我们懂得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种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同学们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较多,在教学中安排近一节课的学习时间才能认写差不多。教学目标即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也是本课的重点: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初步感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为了达成此两项教学目标特设计以下五项课堂教学环节;导、读、认、写、练。好文供参考!11/12其中课堂导入是采用启发式的实用直观导入,教师出示一片“蓝色的树叶”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热情。第二步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是通过学生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再通过教师范读,以期使学生达到“读、听、思、画、说”的有机融合。第三步是利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生词。首先采用集体认读生字、生词。第二学生自学生字,按“一圈三读法”学习,即:圈出本课要求会认与会写的生字;带拼音拼读准生字,读生字在文中的生词;读生字所在文中的句子。也就是字、词、句相结合的学习生字法。4分钟后,由小组长检查辅导,教师推荐辅导方法,即;“三带两辨一意法”,也就是带拼音带词语带句子读;辨字形辨形近字;了解字意。最后由老师采用多种方法检查。(句子、形近字、归类、翘舌音等形式。)第四步是利用远程教育中的媒体资源结合实际进行观察——说(结合指导)——范写——描红——临写。同时指名三生到黑板前板演:由、铅、笔。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字进行展示,写后师生评点。第五步是“练”是通过“形近字组词”巩固本课生字。同时练习ab式的一些词语变成aabb式词语。体会词语结构变换。如果时间不足可变为课下作业或练习读课文,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体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初步感受。好文供参考!12/12
本文标题:《蓝色的树叶》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15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