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数的奇偶性教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数的奇偶性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数的奇偶性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数的奇偶性教案【第一篇】课标分析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它把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间的关系定量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在图像上为: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这样,就从数、形两个角度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教材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对具体函数的图像及函数值对应表归纳和抽象,概括出了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定义。然后,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举出了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的实例。最后,为加强前后联系,从各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讲清了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难点是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讨论,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其抽象的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学生分析这节内容学生在初中虽没学过,但已经学习过具有奇偶性的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反比例函数,(k≠0),二次函数y=ax2,(a≠0),故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以增加直观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阐述奇、偶函数的几何特征埋下了伏笔。对于概念可从代数特征与几何特征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对于在有定义的奇函数y=f(x),一定有f(0)=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有f(x)=0,x∈R.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矛盾概念———非奇非偶函数。关于单调性与奇偶性关系,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可以取得理想效果。教学过程一、探究导入1观察如下两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参考资料,少熬夜!(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y轴对称。从函数值对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同。对于函数f(x)=x2,有f(-3)=9=f(3),f(-2)=4=f(2),f(-1)=1=f(1).事实上,对于R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x)2=x2=f(x).此时,称函数y=x2为偶函数。2观察函数f(x)=x和f(x)=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然后说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个特征,反映在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x)也是一对相反数,即对任一x∈R都有f(-x)=-f(x).此时,称函数y=f(x)为奇函数。二、师生互动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1奇、偶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偶函数。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2),那么f(x)是偶函数吗?(f(x)不一定是偶函数)(2)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奇、偶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原点、y轴对称)(3)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三、难点突破例题讲解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注:①规范解题格式;②对于(5)要注意定义域x∈(-1,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f(x)的表达式。解:(1)任取x<0,则-x>0,∴f(-x)=-x(1-x),而f(x)是奇函数,∴f(-x)=-f(x).∴f(x)=x(1-x).(2)当x=0时,f(-0)=-f(0),∴f(0)=-f(0),故f(0)=0.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解:先结合图像特征: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猜想参考资料,少熬夜!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任取x1>x2>0,则-x1<-x2<0.∵f(x)在(-∞,0)上是减函数,∴f(-x1)>f(-x2).又f(x)是偶函数,∴f(x1)>f(x2).∴f(x)在(0,+∞)上是增函数。思考:奇函数或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关系?巩固创新1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在〔a,b〕上是增函数(b>a>0),问f(x)在〔-b,-a〕上的单调性如何。2f(x)=-x|x|的大致图像可能是()3函数f(x)=ax2+bx+c,(a,b,c∈R),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函数f(x)是偶函数。(2)函数f(x)是奇函数。4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并且f(x)+g(x)=x(x+1),求f(x),g(x)的解析式。四、课后拓展1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吗?若有,有多少个?2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偶函数,试研究:(1)F(x)=f(x)·g(x)的奇偶性。(2)G(x)=|f(x)|+g(x)的奇偶性。3已知a∈R,f(x)=a-,试确定a的值,使f(x)是奇函数。4一个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否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教学后记这篇案例设计由浅入深,由具体的函数图像及对应值表,抽象概括出了奇、偶函数的定义,符合职高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深化的设计层层递进,深化了学生对奇、偶函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拓展延伸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数的奇偶性教案【第二篇】数的奇偶性(第八课时)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教学目标: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发现奇偶性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参考资料,少熬夜!1、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2、判断下面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454823456498109二、新知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试一试: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活动2、奇偶数相加的规律让学生观观察下面两组数,各有什么特点?(1)801220618341652(2)1121378710125349试一试偶数加偶数奇数加奇数偶数加奇数判断:让学生交流判断的思路三、总结例子:结论:12+34=48偶数+偶数=偶数11+37=48奇数+奇数=偶数12+11=23奇数+偶数=奇数四、作业布置数的奇偶性教案【第三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过程与方法利用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及单调性来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难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与格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取一张纸,在其上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第一象限任画一可作为函数图象的图形,然后按如下操作并回答相应问题:1以y轴为折痕将纸对折,并在纸的背面(即第二象限)画出第一象限内图形的痕迹,然后将纸展开,观察坐标系中的图形;问题:将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则这个图形可否作为某个函数y=f(x)的图象,若能请说出该图象具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函数图象上相应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殊的关系?答案:(1)可以作为某个函数y=f(x)的图象,并且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2)若点(x,f(x))在函数图象上,则相应的点(-x,f(x))也在函数图象上,即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点,它们的纵坐标一定相等。(二)新课教学1.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像上面实践操作1中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即是偶函数,操作2中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即是奇函数。(1)偶函数(evenfunction)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学生活动):仿照偶函数的定义给出奇函数的定义(2)奇函数(oddfunction)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注意:1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2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则-x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2.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3.典型例题(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例1.(教材P36例3)应用函数奇偶性定义说明两个观察思参考资料,少熬夜!考中的四个函数的奇偶性。(本例由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具体方法步骤)解:(略)总结: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确定f(-x)与f(x)的关系;3作出相应结论:若f(-x)=f(x)或f(-x)-f(x)=0,则f(x)是偶函数;若f(-x)=-f(x)或f(-x)+f(x)=0,则f(x)是奇函数。(三)巩固提高1.教材P46习题B组每1题解:(略)说明: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应应首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是即可断定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2.利用函数的奇偶性补全函数的图象(教材P41思考题)规律: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说明:这也可以作为判断函数奇偶性的依据。(四)小结作业本节主要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定义法和图象法,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必须注意首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结合函数的图象充分理解好单调性和奇偶性这两个性质。课本P46习题(A组)第9、10题,B组第2题。四、板书设计函数的奇偶性一、偶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二、奇函数: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三、规律: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数的奇偶性教案【第四篇】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学会运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推断的能力。参考资料,少熬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和展示优美的函数图象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交流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函数的奇偶性的概念。难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三、学法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函数奇偶性的全面的体验和理解。对于奇偶性的应用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四、知识链接:1.复习在初中学习的
本文标题:数的奇偶性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3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