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南通市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答案
下载最新免费模拟卷,到公众号:一枚试卷君南通市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答案【答案】1.C2.A3.D【解析】【1题详解】航天员所在的太空环境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失重、昼夜温差变化大等特点;为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正常活动,舱外航天服主要功能有提供氧气、防强辐射、调节温度等作用,②③正确,①错误。航天员在太空一直处于失重状态,舱外航天服不具有减轻失重的作用,④错误。故选C。【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空间站也在绕日公转,因此线速度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呈现出同样的规律。根据题意可知,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时段位于远日点(7月初)之后,此后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因此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到最快;在1月初到2022年4月16日,逐渐向远日点移动,因此公转线速度由最快逐渐变慢。结合图可知,A正确,排除BCD。故选A。【3题详解】驻留期间,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酒泉和南通以南地区,因此,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即为两地的纬度差,始终不变,D正确。【答案】4.D5.D6.A【解析】【4题详解】狄那里克山脉南北纬度相差大约6°多,因此南北垂直距离大约660千米,东西经度相差也是大约6°多,因此东西垂直距离大约460千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狄那里克山脉长度大约为800km,D正确,排除ABC。故选D。【5题详解】由材料“山上广泛发育有石林、漏斗、小盆地、溶洞和地下河等地貌”可知,狄那里克山脉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长期的溶蚀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因此,狄那里克山脉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应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可溶性沉积岩,在挤压作用下地壳抬升,地势升高出露地表后,受流水溶蚀与淀积作用形成地上与地下喀斯特地貌。所以形成过程为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D正确,ABC错。故选D。【6题详解】狄那里克山脉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季溶蚀作用强于夏季,A正确。狄那里克山上广泛发育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区,裂隙发育,岩石透水性好,地表水容易下渗,成为地下水。所以地表水缺乏,B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中,因此山体主要是沉积岩组成,C错误。狄那里克山脉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D错误。故选A。【答案】7.D8.C【解析】【7题详解】“空台”是副高偏强的结果,副高偏强更易引发北涝南旱,故台湾地区“空台”之后可能会面临较为严峻的旱灾,长江流域也会因为副高偏强而入梅偏早、降水偏多,故A、B错误。黄河流域的凌汛发生在冬半年,与“空台”无关,故C错。华南地区因持续受强高压控制而晴热、高温少雨,故D正确。故选D。【8题详解】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重要天气系统,一般来说,天气系统总是不断地移动、变化从而导致天气的变化。推测2022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迅速北移,使得长江流域受强大副热带高压主体控制,而暖高压控制盛行的下沉气流十分有利于地面增温,空气干燥,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地面增温迅速,导致持续的高温天气以超强的形式呈现。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答案】9.C10.B11.D【解析】【9题详解】据图可看出,南极罗斯海地处极地东风控制下,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到西岸后受大陆轮廓的影响向低纬运动,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响,自西向东流动,从而形成环流,②③正确。环流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移,④正确,图中环流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关系不大,①错误。故选C。【10题详解】据图可看出:罗斯冰架主要位于罗斯海南部,所处纬度较高,主要是受极地东风控制,而南极在极地东风控制下,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因此从罗斯冰架崩离出来的“冰筏”初始运动方向最有可能是向西,B正确,排除ACD。故选B。【11题详解】罗斯环流受到南极洲附近冰冷海水影响,为寒流,A错误;B处受到西风漂流影响,而西风漂流的性质是寒流,C错误。a处地处极地东风控制下,盛行东南风,B错误;b自西向东流动,且纬度较低,受西风带影响,盛行西北风,D正确。故选D。【答案】12B13.C14.D【解析】【12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太行山西侧为高原,冬季来自内陆的冷气团(西北风)强劲且干燥,一部分在山脉西侧受阻挡堆积,另一部分气流越过太行山,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增温,且东侧海拔高差大,下沉增温幅度大,焚风效应较强,B选项正确。太行山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D选项错误。根据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可知,太行山夏季焚风效应较弱,A、C选项排除。故选B。13题详解】夜间至上午太行山东坡坡面辐射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与焚风风向一致,焚风随之加强,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午后受太阳辐射照射影响,山地东坡增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为谷风,与焚风风向相反,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风强度较弱,B、D选项错误。故选C。【14题详解】焚风效应会使热量增加,使得小麦返青期提前,但对熟制影响不大,①正确②错误。华北平原地区冬季地表积雪少,积雪消融对缓解春旱的作用小,③错误。焚风增温会使蒸发增强,华北平原春季本就降水少,蒸发增强加剧干旱,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D。【答案】15.A16.B17.C【解析】【15题详解】明永冰川所在地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为冰川提供大量补给,导致冰川下移速度较快,冰川冰舌直抵山下海拔2800米处,A正确。冰舌直抵山下海拔2800米处,与海拔高低关系不大,B错误。该地纬度在28°N附近,纬度低,C错误。该冰川位于山峰的东坡,上午有阳光照射,不属于阴坡,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明永冰川退缩区与欧洲、北美冰川退缩区都为冰川融水,水质对两地植被演替差异影响较小,A错误。明永冰川纬度低,加之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热条件好,利于植被演替,B正确。冰碛物土壤肥力较差,C错误。植被多样并不会使植被演替时间提前,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冰川退缩,但不会使冰川地貌完全消失,①错误。冰川退缩导致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②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改善,林线、雪线上移,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18.B19.A20.C【解析】【18题详解】据图可知,该时期我国西南地区油菜开始成熟,长江流域油菜正值生长中期阶段,北方地区油菜正值生长初期,故该时期最可能为3月,故B选项正确;1月份气温较低,长江流域油菜花还没有开始生长,A错误;7月、10月我国长江流域油菜花已经进入成熟期甚至以及收获,CD错误。所以选B。【19题详解】据图可知,低纬度地区油菜成熟早,高纬度地区油菜成熟晚,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故A选项正确;光照、水源、土壤不是导致油菜花不同纬度出现生长差异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所以选A。【20题详解】图中甲地位于西北干旱区,该地降水少,蒸发旺盛,水源缺乏。山麓地区有冰雪融水补给,水源较充足,可以种植油菜,故C选项正确;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热量条件都不是我国西北地区农业限制性因素,ABD错误。所以选C。【答案】21.D22.A23.B【解析】【21题详解】由图示可知,冬季平均风力大,且较为稳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D正确,排除ABC。故选D。【22题详解】“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模式优先使用的是绿色能源,但绿色能源如风能、光能、水能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发电不稳定,发电量不好控制,B、C、D错误;当“风光水“电这些绿色能源不能满足用电需求时,可以利用储能设施和火电站进行补充,电站发电可人为控制,A正确。故选A。【23题详解】“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的基础是有大型火电站。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火电资源丰富,同时该省风能、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最适宜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B正确。黑龙江风能不丰富,冬季昼短,光能弱,A错误。四川是我国太阳能最少的地区,C错误。江苏火电资源缺乏,D错误。故选B。24.【答案】(1)科罗拉多河的主要补给为类型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2)科罗拉多河上游径流量大、下游径流量小。科罗拉多河流域全年降水稀少,主要补给类型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上游水源补给多,水量大;下游水源补给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蒸发和下渗量大,下游水量小。(3)主要功能保障下游农业灌溉用水,兼具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4)科罗拉多河流域气候干旱,总蒸发量大于总降水量,引水灌溉发展农业易加剧土壤盐渍化、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解析】【分析】本题以科罗拉多河为背景区域,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生态环境问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和解读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科罗拉多河径流量仅为密西西比河的2.3%,可推测科罗拉多河流域全年降水稀少,雨水补给河流少。科罗拉多河86%的径流量集中于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70%的径流量集中于4-7月(春夏季节),可推测科罗拉多河的主要补给为类型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科罗拉多河86%的径流量集中于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可得出结论,科罗拉多河上游径流量大、下游径流量小。原因是科罗拉多河流域全年降水稀少,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上游水源补给多,水量大;下游水源补给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蒸发和下渗量大,下游水量小。【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农业灌溉,每年引水量约为95亿立方米,灌溉7个州的土地,所以,罗拉多河流域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保障下游农业灌溉用水,兼具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小问4详解】科罗拉多河流域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总蒸发量大于总降水量,引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中的盐分容易上升至地表,加剧土壤盐渍化。除此之外,引水灌溉还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25.【答案】(1)属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雨林面积广;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人口密度较低,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程度较轻。(2)气温高,有机质的分解快;植被茂密,植物生长快,土壤中的养分大部分被植被吸收;降水充沛,地表径流和降水的淋洗作用带走土壤中的养分,使得土壤缺乏养分的积累和补充。(3)赞同。理由:水热条件优越,适宜棕榈树的生长;国际市场对棕榈油的需求量大;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反对。理由:本地市场需求量小,劳动力不足;大规模种植棕榈将使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加里曼丹岛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原因、农业区位条件及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设问要求简析原因,应包括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影响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方面回答。材料信息提示,加里曼丹岛分布着热带雨林,又读图可知,加里曼丹岛纬度较低,结合已学的世界地理分区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知识可以推断加里曼丹岛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物种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根据材料信息,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且热带雨林的面积仅次于亚马孙雨林可知,雨林面积广,为生物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又读图可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地区差异较大,适宜不同物种生存繁衍;材料信息提示,人口密度较低和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可知,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程度较轻,物种受人类干扰少等。【小问2详解】土壤养分的积存主要与气候、植被有关。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加里曼丹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
本文标题:南通市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4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