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教室的真实情景,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表达。2、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是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是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室挂图。教学过程:一、活动一:组织学生观察“教室”挂图。1、小明和我们一样大,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他在另一个学校上学,你们想不想看看他的教室是什么样子?(出示“教室”挂图)2、你认为他的教室怎么样?(干净、整齐、有电视……)3、和我们的教室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4、想像自己站在图中,面向黑板,请你说出物体的位置。(教室的前面是块黑板,黑板上面有红旗,红旗的两边有字,在我的左边有窗户,右边有门,我的后面……)二、活动二:说说自己的`教室1、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看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前面有黑板、红旗、讲桌、老师……)2、再看看教室的左边、右边分别有什么?(左边有窗户、暖气……右边有……)3、教室的上面、下面各有什么?(上面有天花板、吊灯……下面有地板……)三、活动三:说说自己的家按一定的顺序说说你的家里的物品是怎样摆的?(同桌互相说,指定几名学生给大家说)四、活动四:说说你的文具盒指一指,说一说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五、活动五:指定一个座位,请同学们说说从讲台到指定座位的路线,怎么走?有几条?参考资料,少熬夜!六、活动六:画一画教材69页练一练第2题板书设计:教室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5【第二篇】教案示例摘果子教学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2、教师总结(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二)教师设疑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二、学习减法(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1、出示图片:主题图(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2)小组内说一说(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2、全班讨论3、教师小结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3(二)反馈1、出示图片:做一做12、出示图片:做一做2参考资料,少熬夜!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三)小结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三、练习(一)出示图片:手指图(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四、小结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探究活动成双配对游戏目的1、巩固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游戏准备将所有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游戏过程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2、组长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4”,第一次可以拿出“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4”的时候,可以拿“2+2”“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3+1”这个卡片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篇】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教学重点:1、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和顺序。2、能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3、能认识和理解0的产生和意义。4、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1、数数中手口一致,渗透综合、对应统计等思想。参考资料,少熬夜!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思考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倾听、提问、操作等良好学习品质。5、教会学生美观、漂亮地书写数字。课时安排:9课时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5【第四篇】教学目标:1.对整理生活、学习用品产生一定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认识。2、初步感知分类方法的`多样性。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重点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活动法合作教学法教学用具:一些学习用品、扫帚、脸盆、抹布;体育用品、幻灯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分成5-6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并在教室里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物品,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第五篇】(一)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教学活动,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的理解力。(二)加减法的处理1、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2、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事实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3、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加减法的提前混编。加减法提前混编的优点有: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即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从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数量关系。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编后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参考资料,少熬夜!化和挑战,不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4、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2、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六单元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五)分类与统计的编排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教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本文标题: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8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