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编3篇
好文供参考!1/11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编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编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27+38=64-38=250+70=530-300=250+400=二、学习新课(一)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好文供参考!2/11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请大家试一试。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演示课件“口算加、减法”)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400=600,50+70=120,600+120=720+400=650,650+70=720+47=72,250+470=720(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二)教学例21、出示例2口算:540-370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540-370=170=240,240-70=170=200,200-30=170=470,470-300=170好文供参考!3/11=17,∴540-370=170教师肯定这四种方法正确,同时说明第四种方法:把540看作54个十,370看作37个十,54个十减37个十得17个十,所以540-370=1704、练习(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360+180410-240520-150370+58(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三)教学例31、出示例3、口算:(1)17万+8万=_________万由学生自己说思路(2)27万+19万=_________万因为27+19=46,所以27万+19万=46万(3)27万-4万=_________万因为27-4=23,所以27万-4万=23万(4)35万-28万=_________万因为35-28=7,所以35万-28万=7万2、练习(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34万+18万=23万-18万=好文供参考!4/11250万+750万=50万-27万=(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三、课堂练习1、口算,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5020042037025430580一60200310450254806302、口算24万+6万76万+19万65万-47万15万+35万29万-13万40万-18万69万+26万82万-54万230万-70万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么口算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采用的方法)五、课后作业1、口算下面各题。320+60=350+460=330-80=250+490=270+28=760-450=好文供参考!5/11520+480=670-500=400-260=2、口算下面各题。170+320=100-51=630+27=850-40=650+180=860-47=240+56=520-360=910-180=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88页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线、角的概念,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具准备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1、请学生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射线、一条直线。提问:从线段怎样得到射线?从线段怎样得直线?射线能量出长度吗?直线呢?2、练习十四第1题。好文供参考!6/11(1)小组交流、讨论,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指名汇报。(3)提问: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3、练习十四第2题。(1)学生试着练习。(2)小结:经过4点中的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最多可画6条,如果经过4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那么这4个点肯定是在同一条直线上。二、复习角的认识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做角?你认识了哪些角,能举例说说吗?2、把学过的角按一定的顺序排起来。3、提问:什么叫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4、练习十四第4题。(1)学生观察钟面后,先说说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各转动了几分?再说说形成的角是什么角及其度数。(2)说明:分针从12起转动不满15分,形成的角是锐角;转动15分就形成直角;转动30分就形成平角;转动1小时就形好文供参考!7/11成周角。5、练习十四第5题。(1)按图示,同学们将正方形纸折一折,再展开。(2)完成之1、/2、/3度数的填写。(3)提问: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4)再按图示将正方形纸中一个直角等分折成3折。说说自己的发现,并算算图中三个角的。度数。6、提问:你怎样知道一个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什么?(1)练习十四第6题。学生先估计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估计的是否差不多。(2)练习十四第8题。①学生先填写出八个方向。②同桌两人活动:量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7、提问:如何用量角器画指定的度数的角?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三、思考题先自己想方法,再组织汇报交流,可以通过测量,也可以通过推理比较。四、作业好文供参考!8/11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略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二)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是()分之一。里有()个。好文供参考!9/11(2)10个是()。10个是()。(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4)1米=()分米=()厘米=()毫米。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100÷10=10÷10=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米?(板好文供参考!10/11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好文供参考!11/11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④师生共同概括: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⑤完成做一做。(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②出示,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三、巩固发展1、填表格:2、判断:(1)里面有4个()(2)35克=千克()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独立作业:六、板书设计小数的读写法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28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