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3篇2023/X/XX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120xx年7月7日转眼一个学期又过去了,本学期,我任担任一1班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法治知识一点不了解,因而教学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经过不断总结、改进,终于使困难迎刃而解。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具体体现在:一、寻求新课程的改革素材我在教学中首先积极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二、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基础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三、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结合本学期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服务、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等,才能领会所学知识。因而,教学时我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四、讲求教学的实效性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教学中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但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课前要精心筛选,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总之,通过一学年来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了感恩、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学会交往;初步懂得真、善、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学会了一定的处事方法。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努力做到:1.加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2.创新评价机制,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总结,我才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和有所疏漏、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2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本课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图片和少量文字为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整篇课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分享阅读更有趣,以绘本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小女孩将妈妈送给自己的书与大家分享,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享,初步感受分享的快乐。第二部分是分享的魔力,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概念与种类,进一步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第三部分是快乐地分享,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来交流分享带来的乐趣。第四部分是他是“小气鬼”吗,定位于解决低年级学生分享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基础学情分析进入小学的孩子很多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分享的体验,也知道分享是一个备受赞扬的良好品质。很多时候,孩子们乐于彼此的分享,但在分享的过程中不知道分享的方法和技巧,经常会产生各种矛盾,导致不愉快,并未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有些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过度考虑他人感受,当别人要求与其分享一些可以不分享的内容时,分不清楚分享的概念,从而会选择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懂得拒绝。设计思路1.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教学重点: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解决思路:在各种体验活动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分享体验,习得分享的技能,学会在生活中与人合理地分享。2.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突破方法:在情境模拟中,理解分享的原则,要爱惜分享的物品,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东西不必勉强与让人分享。二、教学目标1.体验分享的快乐,乐于分享;2.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3.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难点: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1.器材:课外阅读书、纸牌、手工纸2.课件: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故事阅读,初步理解分享的意义;2.操作演练,体验分享的.快乐,产生乐于分享的情感。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1.猜谜语。(谜面教材P59的儿歌,稍有改动。)有一个魔法师,他有神奇的魔法: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请你猜猜它是什么?指名猜。预设:猜出。(直接过渡到绘本故事)没有猜出。(阅读了绘本故事之后再来猜一次)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教材P58)3.说说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预设:故事中,妈妈给小女孩一本很好看的书。她把它带到了学校跟同学一起看,同学们很高兴。同学们看了小女孩的书之后又一起参加故事会,把故事演给大家看,这样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这本书了。小女孩分享了自己的书本,自己获得了快乐,同学们也获得了快乐。4.小结、板书:在分享中获得的快乐真不少呀!板书课题:分享真快乐5.说说自己类似的分享经历。(1)指名交流。(2)同伴交流。6.初步理解“分享”。指名交流。预设:分享就是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好吃的、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等等自己的东西。7.小结板书:与他人分享的物品真不少,获得的快乐也不少!板书:物品活动二、分享的魔力1.过渡: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仅是物品可以分享,还有什么也能分享呢?2.借助教材,说说还能分享什么?借助教材P59页图片,同桌讨论。指名交流。预设:学习方法游戏玩法(情绪分享、劳动成果分享……)板书:学习方法游戏……操作演练,体会分享的快乐。(1)学习方法分享——24点操作办法:四人一组,3分钟内算算24点。(教师事前准备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纸牌,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来完成,且一组牌有好几种解法)随机采访完后的感受,说说有什么收获。游戏分享——玩新游戏操作办法:请一位学生来教大家玩游戏的方法,提供场地,全班一起玩。采访指导大家玩游戏的学生,玩了游戏之后的的感受。4.回顾学习:(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总结:我们在物品分享中看到了好看的、听到了好听的、吃到了好吃的、玩到了好玩的;学习方法分享中学到了本领;游戏分享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随机媒体播放学生在教室里劳动的照片)同学们打扫好的教室干干净净,大家这里上课很舒服,这也是一种分享。你今天乐呵呵的,我也乐呵呵的,大家都乐呵呵的,快乐的情绪也会分享。还有好多好多可以分享,分享的魔力真大呀!5.作业布置:想一想怎样分享才能快乐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实际操作,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2.创设情景,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活动一、分享有方法1.组织学生分享活动。时间:5分钟人员:4人一组分享内容:(参考教材P60)折纸组、故事组、作品欣赏组等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观察并记录。2.反馈分享活动情况。(1)小统计:分享活动中快乐的人数,不快乐的人数。(2)分享快乐的原因。指名交流。预设:故事分享得有趣,听得看得说得开心。折纸时有困难,同学愿意耐心教,最后做成功了,很开心。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表扬,欣赏到了很漂亮的作业,很开心。(3)说说不快乐的原因。指名交流。(随机媒体出示物品)预设:故事书有被撕坏的,看不了了,不开心。折纸的时候,一个地方怎么也折不好,他教了我两次,就不教了,还说我笨,不开心。他讲的故事很没有意思,不开心。刚才在玩的时候,他特别凶,都玩不起来了,不开心。3.针对实际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1)同桌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解决方法。(2)指名交流。预设:(1)故事书有被撕坏的,看不了了,不开心。——作品分享小心点。(媒体随机出示)(2)折纸的时候,一个地方怎么也折不好,他教了我两次,就不教了,还说我笨,不开心。——方法分享仔细点。(媒体随机出示)(3)他讲的故事很没有意思,不开心。——故事分享生动点。(媒体随机出示)(4)刚才在玩的时候,他特别凶,都玩不起来了,不开心。——与人分享礼貌点。(媒体随机出示)4.再分享一次,实践分享的方法与技巧。5.小结,出示完整儿歌(教材P60),师生配合读一读、记一记。活动二、分享有原则1.过渡: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可是他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让我们来帮帮他吧!2.情景创设(一)不爱惜分享的物品(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预设:如果不爱惜别人的物品,别人就可能不愿意再与自己分享物品了,所以要爱惜物品。2.情景创设(二)有特殊意义的物品(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预设: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东西不必勉强与人分享。3.情景创设(二)自己从不分享(1)教师叙述情景。(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预设:总是单方面付出,没有获得互利的体验,分享行为便不可持续。所以要懂得分享。4.总结:分享要快乐,讲方法,用技巧,还要讲原则,这样的分享才会快乐!5.作业布置:课后,找两个小朋友分享这节课上的收获。六、教学反思《分享真快乐》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生活中与人合理的分享。一、谜语导入,兴趣入手《分享真快乐》这一课中,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小朋友很快猜出谜语,便直接过渡到会本阅读,激发小朋友说说自己类似的分享经历,有个小朋友到说到把自己没吃完的东西分享给好朋友时,就顺势讲解分享的意思。让小朋友明白分享就是将自己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等等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着享受。帮助学生初步明晰分享的概念。操作演练,体会感悟明晰分享的概念后,想让小朋友理解除了物品能分享之外,还有什么能分享。借助教材59页的内容引导小朋友说出还有什么能分享。游戏玩法的分享,情绪的分享等小朋友都能轻松的说出来。可是插图中两个学生在讨论学习,说到“我还有一种方法”,无论怎么引导小朋友都怎么样也想不到学习方法的分享。可能一年级的小朋友年龄较小,对于学习方法这个概念还不了解。我觉得我们可以先玩一个关于学习方法分享的游戏,在活动体验之后再让小朋友说说他们的收获二、实践体验,习得技巧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游戏,在活动中学习能够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我分成四人小组,展开两类主题的分享活动,分别是玩魔方组和折纸组。在孩子们的分享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很开心,有的小组之间有很多的问题。五分钟活动时间之后,我便立刻请小朋友交流分享过程中快乐的理由和不快乐的原因。针对小朋友说到的不快乐的原因,引导学生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教授学生分享的技巧和方法。三、情境创设,提升认知通过教材中“他是小气鬼吗”环节,直接模拟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原因,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他人不愿分享的行为,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整堂课中最大的亮点便是组织学生分享活动,在五分钟的分组合作当中,孩子们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在分享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最真实的。活动结束后立刻根据所碰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在反馈中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授分享技巧与方法,最后利用儿歌进行强化分享的实际能力。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3我在本学期的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认真贯彻教育教学大纲,制定并执行了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
本文标题: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反思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43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