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圆的面积试讲课稿【精编5篇】
1/13圆的面积试讲课稿【精编5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圆的面积试讲课稿【精编5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圆的面积试讲稿【第一篇】一、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认识圆入手,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直线图形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习圆是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感受极限思想。在本单元中,本节内容安排在“认识圆,圆的周长”之后,这样可以让学生借鉴在学习圆周长时的经验来研究圆的面积;有利于让学生感悟学习平面图形的规律和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对圆的特征,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已基本掌握,但对于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的面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如何把圆转化成直线图形具有一定的难度。2/13学生对探究学习并不陌生,但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盲目探究,因此,组织学习素材,让学生形成合理猜想,进行有方向的探究也是教学中关注的问题。基于以上的思考,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初步感受极限思想。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认识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让学生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圆与以前学习的直线图形性质有很大不同,对“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都是一种挑战,因此,“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和极限思想的感受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课堂生成:二、复习引入:1、口算×××××10×2010×1020×2030×3040×4050×503/13345678910111215162.提问:什么是面积呢?(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圆有面积吗?3.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复习题:六3班的李斌同学沿着直径是20m的圆形花坛走了一圈,他走了多少米?师:要求他走了多少米?实际上是求什么?李斌看到绿化工人正在修整一块圆形草坪,就跟叔叔交谈起来,一个叔叔问他:“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此时,李斌遇到了困难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要求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实际上是求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通过身边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三、.合作学习,共同推导1引导:我们以前是通过拼(三角形、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割(平行四边形割开、再拼成长方形)的方式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么能不能将拼割的方法用于这节课呢?如果能拼割,怎样拼割才合适?2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将手上的圆形变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让小组的代表汇报结果,通过探究,排除不合4/13理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展示课件。拼成的图形用学过的知识不能求出它的面积,因为它的边缘是弧线。当我们把圆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看起来就越像一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也就越接近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如果能把圆分得足够的细,拼成的图形就是一个长方形了。(渗透极限的思想)。在这个环节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一个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3探究拼成的长方形和圆的关系。注意: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圆的形状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它面积的大小却始终没有改变,这是我们公式能够成立的关键。(课件演示)。从上图可以看出圆的半径r,长方形的长=(2πr)÷2=πr;宽=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四、课件运用的目标图形面积的概念相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虽然他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一些线段围成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但关于面积的概念还是有不少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恰当地利用课件,可以灵活地展示图形面积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五、板书设计圆的面积复习: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推导。5/13圆的面积概念: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六、作业设计1、完成教材规定的练习;2、求生活中圆形物体面积;1羊吃草问题。2灌溉问题开课时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后迎刃而解,让学生体验学有所用的喜悦。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这节课就准备体现这一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主动体现。圆的面积试讲稿【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3、通过小组会议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圆与转化后的图形的联系。教具、学具:剪刀、图片,圆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图对比挂图。6/13教学过程: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回忆一下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小黑板出示推导图形及公式)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5、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吗?(板书:等积)6、(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7、那些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圆的面积试讲稿【第三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体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类比、极限的思想。3、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观察、猜想、验证的实验方法与态度。教学重点7/13圆面积的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圆经过无数等分剪拼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并且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教具、学具准备有关圆面积的课件,彩色圆形纸片(每小组1个),剪刀(每组2把).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物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演示】花园里新建了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让花坛更漂亮,管理员叔叔打算给花坛铺上草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揭示课题:圆的面积二、充分感知,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提问:什么叫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用你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圆的面积,告诉大家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课件显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你认为圆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引导转化:回忆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那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8/13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2、动手尝试探索。(1)分小组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2)展示交流并介绍:你拼成了什么图形?在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我们再继续等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小结:随着等分的份数无限增加,可以把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你能否根据圆与剪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想出圆的面积公式?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圆的面积试讲稿【第四篇】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教学重、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学具:16等份和32等份的圆形、剪刀、刻度尺、一张圆形纸片。边长等于r正方形透明塑料片9/13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动机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用手摸一摸,引导说说关于圆,都知道了什么,为学新知做好铺垫。2.引导确定新的学习目标:还想知道圆的什么知识,适时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圆的面积)3.引导简单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运用转化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猜想、引导,确定方法师:我们曾运用转化法探索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从而探索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同学们猜想一下,圆可能转化为哪些平面图形呢?(学生可能会想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师:请同学们看手中的学具,想一想把圆怎样剪?剪成什么样的图形?(根据学生猜想,指导学生试着把圆平均分成8、16、32个相等的扇形,然后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2.动手操作,尝试探究师请同学们动手剪拼一下,看到底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10/13师谁能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把圆拼成了什么图形?请你把拼好的图形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给大家看。(各小组汇报,共享思维成果)3.课件演示,突破难点师课件演示,再现将圆16等份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再将圆32等份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引导思考:(1)圆与有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2)把圆16等份和32等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3)如果等分份数仅需增加,结果会怎样?师:课件进一步演示把一个圆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长方形,是学生之观感知:将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4.观察比较,导出公式师:请各小组仔细观察思考: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能从中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使学生明确: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也就是S=πr×r=πr2(可能有的同学会把圆剪开后拼成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推出同样的计算公式。)11/135.尝试运用出示例3,读题列式,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提问:如果这道题告诉的不是圆的半径,而是直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2.完成第116页做一做的第1题。3.看书质疑。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直径50分米2.一块圆形铁板的半径是3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小明家购买一种麦田的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5米。请你帮忙算一算,它能喷灌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五、课堂作业第118页的第3题和第4题。圆的面积试讲稿【第五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12/13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图。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1.师: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谁来说一说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肯定。2.提问: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已知圆的周长,如何计算它的直径或半径?3.引入:我们已经研究了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圆的面积是如何计算
本文标题:圆的面积试讲课稿【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39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