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理解主题。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情境导入(10-24)情境导入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点拨:第10自然段、第17自然段的描写课文解析精研细读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呢?1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2折腊梅花3寻蝉蜕4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课文解析精研细读“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文章中怎样写先生?课文解析精研细读文章中怎样写先生?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学生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三是不太束缚学生。课文解析精研细读1.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问的态度?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以否定。课文解析精研细读2.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课文解析精研细读3.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地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课文解析精研细读4.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课文解析精研细读三味书屋过渡环境活动留恋严肃枯燥也有趣对老师方正、质朴、博学不回答“我”的问题有戒尺不常用读书入神时学生可画画恭敬不满开明课文解析精研细读1.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2.你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革?试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如: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课文解析拓展延伸(1—8)(10—24)(9)景物有声有色,充满乐趣。内容:枯燥美女蛇的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情趣。雪地捕鸟,带来无穷乐趣。形式:单调环境:压抑结构图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课堂小结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2.将本课词语抄写三遍。3.课外阅读《朝花夕拾》。言之有理即可。课后作业
本文标题: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408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