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最新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最新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最新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数学教案-口算乘法【第一篇】《笔算乘法》数学教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呈现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times;12。二、探讨计算方法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times;12。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方法一:24times;10=24024times;2=48240+48=288方法二:24times;1248……24times;2的积24……24times;10的积(个位的0不写)2883、师生评议。(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3)重点评议笔算。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三、练习1、尝试练习。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参考资料,少熬夜!四、总结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口算练习:3、笔算:4、正误辩析:二、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三、综合练习: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四、学习总结:第3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times;19。二、探讨计算方法。1、各组讨论: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组织交流。参考资料,少熬夜!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3、师生评议。(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3)重点评议笔算。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三、练习1、尝试练习。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四、总结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第4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1)学生笔算。(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4、正误辩析: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二、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参考资料,少熬夜!三、综合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四、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第二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l页的例1和第61、62页的乘法交换率,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2)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成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习总结乘法。教师出示复习题。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教师提问:“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还可以怎样求?”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用乘法计算:5×6=30(个)“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数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乘法算式中的乘数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参考资料,少熬夜!的加数的个数。)“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哪些方法比较简便?”“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1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f表示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教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2.教学乘数是1和o乘法。(1)教学一个数和1相乘。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3、3×1、1×1。“1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3,表示3个l相加的和是3。“3乘以1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后教师说明:1个3不能相加,3乘以1就表示1个3还是3,再板书3×l=3。“l乘以1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1个1相加?”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再说明:1个l不能相加,1乘以1就表示1个1还是1,算式是:1×1=1“这三个乘法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有关系。)下面我们一齐看一看一个数和1相乘它们的乘积怎样,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一些算式:6×1=1×8=1×10=123×1=“谁能说一说一个数和1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2)教学一个数和0相乘。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0×3=3×0=0×0=“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O就表示0个3还是0。板书:3×0=0“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3.教学乘法交换律。参考资料,少熬夜!让学生再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教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12乘以5等于多少?5乘以12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400乘以20等于多少?20乘以4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100乘以1000等于多少?1000乘以1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通过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三、巩固练习1.做第6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2.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4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四、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5题。乘法的意义【第三篇】4、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课题一: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和第25、26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第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授课类型:新授课练习课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复习题。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上面这些题哪些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二、新课1、教学例1。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还可以怎样求?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用乘法计算:5×6=30(个)解答这道题用乘法计算简便还是用加法计算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乘法里,乘号前面的数叫做被乘数,乘号后面的数叫做乘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注意: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例如:1×3=33×1=31×1=1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3×0=00×0=02、教学乘法交换律。让学生再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同乘法计算还可以这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表示:a×b=b×a三、巩固练习:1、做第26页“做一做”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2、做练习五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后,再集
本文标题: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58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