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飞向月球》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飞向月球》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飞向月球》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飞向月球1一、教学目标:1.能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揭题同学们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哪个同学能背一首有关月亮的诗句?(背古诗)古人对月亮有着许多疑问,但都未能解答,由于我们现在科学技术的发达总于完成了古人未了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飞向月球》(板书)这篇课文。二、初读指导。1、初读要求:(1)生字词读准确,课文读通顺。(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词。a.糊袤嶙峋捏成糊广袤巨石嶙峋b.奔赴检查捕捉心驰神往特别联络加速训练有素(2)理解词语意思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联络:彼此交往,接上关系。广袤:广阔无垠。(3)指导书写难写、易错字广袤巨石嶙峋心驰神往联络(4)、描红(5)、交流问题,分段。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相应提示总结:月球月球参考资料,少熬夜!()月球月球学生根据提示练习说话。(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补充,分成三部分:第(1~4)三名宇航员飞向月球。第(5~6)二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第7月球很有开发价值。(6)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应指导。三。质疑:课文为什么以飞向月球为题,而不是其他的?课文叙述的主要内容作为课文的题目,也有上节课以主要人物等等四、作业练习与测试《飞向月球》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航天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及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具准备:小黑板教法学法:导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题质疑。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月球上面究竟有没有我们说的这些呢?大家想知道吗?这堂课,我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飞向月球)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参考资料,少熬夜!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捏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2)指名逐行读,要求读准字音。(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联络:彼此交接,联系。耸立:高高地直立。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第一段(第1~4自然段)。第二段(第5~6自然段)。第三段(第7自然段)。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2)讨论交流,总结为以下三点(小黑板出示)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②谁飞向月球?③怎样飞向月球?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四、作业1、描红,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1、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二、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2)讨论,交流: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指导学生朗读。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参考资料,少熬夜!指导学生朗读。③“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6)小结。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6、7自然段)。(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2)指名读第6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过程。“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3)自由读第7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4)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5)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三、深化主题,拓展延伸1、学了这篇课文,你收获了什么?2、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板书设计:飞向月球参考资料,少熬夜!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飞向月球》3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第二单元的《飞上月球》第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几个方面说课。一、说教材《飞向月球》记叙了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飞向月球队并登上月球队的经过,再现发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喜悦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读会写生字“络、膏、拍”;“糊、袤、嶙、峋”四个字只识不写。2、能力目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体会宇航员工作的艰辛。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难点:感受飞行过程中的奇妙,体会宇航员工作的艰辛。四、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自学法、讨论法、朗读感悟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参与,激发潜能。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活情感以探讨《嫦娥奔月》的故事为切口,激活学生对月球的向往,揭求本课任务,奔赴月球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以高度的热情、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之中。(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课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纯粹的读课文可能会削减他们的兴致,因此在这一环切、节中,我为学生营造“飞向月球”的氛围,作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为确保这次飞行的顺利,咱们得做如下准备:1、熟悉飞行路线——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扫除飞行障碍——运用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不懂词语,确保读通课文。3、了解飞行准备——根据“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研究发现价值”将课文分段。4、准备飞行,接受考验——检查自学情况。以这一系列的设计,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从而使学生的参考资料,少熬夜!学习富有挑战,让学生进入角色。(三)读文理解,感悟道理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开始奔赴月球的旅行。精读课文1——4小节,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提出了更具挑战性、激励性的任务——此次飞行,我们将选择最优的宇航员,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奖赏“智慧之星”,使学生保持学习激qing,乐于去学。在熟悉了飞行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飞行过程的奇特现象,让他们去找一找文中最感兴趣的地方,读出令人发趣的味道,通过找、画、听、读宇航员工作的句子,从而感悟现代科学的进步,宇航员工作的艰辛。(四)拓展文本,延伸课堂结合飞行过程,让学生谈谈此次飞行的感触,回顾“神州五号”成功返回的激动时刻,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五)知能训练,快乐作业抓住课文中出现的“先···再···然后···”让学生学会在记叙进行某一活动过程时能按一定的顺序,避免作业的枯燥乏味,作了以下三种作业提示:(1)你是制作小能手吗?将你制作某一拿手绝活时的过程写下来。(2)你愿意成为小小设计师吗?将我们的教室打扮一番,把你富有创意的设计思路展示出来。(3)你善于学习吗?将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以这种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快乐作业。六、板书设计揭求标题,抓住本课重点,将飞向月球的过程概括板书,做到条理清晰,深化课题,让学生能根据板书,回顾中心,把握本课的重点。
本文标题:《飞向月球》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60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