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9年级上】3 (素材)乡愁(1)
3乡愁目录索引一、余光中生平简介..............................................................................1二、《乡愁》节奏划分........................................................................2三、《乡愁》赏析...............................................................................2四、阅读延伸:余光中走了,只留下一片乡愁...................................3五、阅读延伸:追记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文化乡愁历史情...........5五、阅读延伸:余光中永在..................................................................8六、阅读延伸:从母亲到外遇............................................................10一、余光中生平简介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余光中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开始,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涉猎广泛,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大家、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二、《乡愁》节奏划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注:诗歌节奏划分据具体朗读情况而定,此划分仅作参考用。三、《乡愁》赏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由此,看到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构思极为巧妙。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简单的指示代词联接在一起,巧妙地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将愁绪的两端紧密融合。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阊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舒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和无尽的相嗯。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饬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乡愁》有令人瞩目的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四、阅读延伸:余光中走了,只留下一片乡愁钱敏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因病在台湾高雄医院过世,享年90岁。他是写过《乡愁》的余光中;他是课本里陪伴一代又一代成长的余光中;他是用文字温暖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余光中。余光中生于1928年重阳节,自称是“茱萸的孩子”。2017年10月21日,就在他生日前一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给诗人隔空过了90岁生日——出版了他的诗集《风筝怨》,一部他自称“写给妻子”的诗集——“我是要收线的,这只风筝放得太远了”。如今,一语成谶。浓到化不开的乡愁到台湾,到香港,到美国,那都是日后的事,21岁以前,余光中一直成长于生他养他的祖国大陆,这里是他的根。在那个动荡的特殊年代,辗转漂泊的生活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父亲余超英是闽南人,而母亲孙秀君是江苏常州人,他生于南京。没有兄弟姐妹的余光中小时候一直很孤独,不过舅家人跟他很亲,这让他感觉自己也是江苏人。后来,他甚至娶了自己的表亲。耄耋之年,他还经常偕夫人范我存回到南京,重温当年的记忆。1937年抗战爆发,时局动荡不堪,南京屠城前几天,正读中学的余光中跟随母亲逃难,几经辗转,最后到四川重庆乡下才安顿下来。在嘉陵江畔,他延续了自己的中学学业,直到抗战胜利回到南京。青少年时代在四川的经历伴随了他和夫人一生,往后他们在家里一直都用四川话对话,甚至多年后被邀请到四川大学演讲,他还想露一手自己的四川话。在四川时,他已经开始写一点诗歌。1947年,余光中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他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桑梓情深,他选择了金陵大学(外文系)。不久后,迫于国共战事升级,他转入厦门大学读大二。在厦门大学外文系,余光中第一次发表作品,新诗《扬子江船夫曲》发表在当时厦门《星光日报》上。由于时局的关系,在厦门也没待多久,之后余光中去了香港,后来又到了台湾。在香港的一年多里,处于失学状态的余光中十分苦闷,因为没有书读。直到后来去了台湾,余光中以同等学力考入台湾大学三年级,继续自己的学业。从此,他笔耕不辍,直到终老。大学毕业后,余光中写诗越来越多,同时还在大学教书。1958年,余光中赴美国读书,回台湾后在台湾师范大学外文系教书。1964年至1966年、1969年至1971年,余光中两度去美国教书。1974年至1985年,余光中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教学。1985年,余光中又回到台湾,到高雄中山大学任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尽管提起余光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乡愁》,但这位“乡愁诗人”曾经这样自问,“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都在他的生命中刻下过深深的印记。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三者的感情,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在21岁那年离开中国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然后我投入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那么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念念不忘,也成为我一个中国结。”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尽管在生活中十分低调内敛,但余光中在文学创作中却大胆奔放。他自称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是他写作的“四度空间”。1954年,余光中的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即在台湾出版,到2004年的半个世纪里,他在台湾和香港出版的诗集、散文集、评论集与译书,加上诗选与文选,已多达50本。但是,他的作品被介绍到大陆来却比较晚。比如《乡愁》,这是余光中上世纪70年代初的作品,当时离开大陆20多年的他思念所至,短短20分钟即完成创作。但直到10年后,这首诗才经由流沙河、李元洛评介,终于让大陆读者看到。余光中的大学导师、著名学者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中国文学的传统有“诗文双绝”的美谈,《古文观止》里如《归去来辞》《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等名篇,往往都出自诗人之手。余光中从写诗开始,十年后他开始写散文。在余光中看来,诗是专业,散文是副业,只能算“诗余”。没想到,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甚至有人更喜欢他的散文,他发现自己在散文艺术的创作上,竟然超过了前面的诗艺。余光中曾自述,《鬼雨》《逍遥游》《四月,在古战场》等诸篇,代表他散文创作的成熟期,但诗艺的成熟却比散文要晚两三年。余光中曾讲过,他三分之二是作家,还有三分之一是学者。除了我们熟知的诗人、作家身份外,余光中还翻译过很多书籍。1952年出版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之初,余光中即着手翻译,他称《老人与海》为“阳刚、壮阔、紧凑的杰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余光中所译版本直到2010年才正式在大陆推出。余光中翻译过十多种作品,其中不仅有诗,还有小说、戏剧与传记。他通晓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多国语言文字,他翻译的《梵高传》影响了台湾文艺界几代人。一颗赤诚的中国心白天在大学里教授英文,晚上却能用很纯粹的中文写作,这是因为余光中对中文对中国爱得深沉。他说他的散文不全在散文集里,有些已经过渡到评论里去了。又说评论也不以评论集为限,还有不少论述诗、画与戏剧的文字,各以序言、评介或注释的形式出现。“我俯仰一生,竟然以诗为文,以文为论,以论佐译,简直有点‘文体乱伦’。写来写去,文体纵有变化,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那便是我对中文的赤忱热爱。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在《莲的联想》里,余光中写下了他的艺术宣言,“我真的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槌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并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他做到了。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王鼎均在回忆录《文学江湖》记了余光中重要的一笔,“他的语言,把欧化、古化、土方三者熔铸为新的合金,句法伸缩疏密间贯以奔腾的文气,前所未见,讲意象讲节奏,也似乎开来多于继往。”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二战流亡美国期间,有记者问他,“你流亡到美国来,不觉得绝望吗?您远离故乡这么久。”托马斯·曼回答:“凡我在处就是德国”。当被问及多年漂泊不定精神上如何安身时,余光中索性借用了托马斯·曼的答案:“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他认为读书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对于成为游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够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我们熟悉的《乡愁》有四小段,分别描述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的分离四个部分。然而,几乎不为大众所知的是,201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9年级上】3 (素材)乡愁(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70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