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学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的教育质量,我们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一、专门学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目前,我们初中各个年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由专职教师讲授,安排固定的课时。为了更好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年级的课程都必须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些关键的观点,如荣辱观、爱国主义精神等,但每个阶段的针对性可以有所不同。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团结互助为荣”时,在七年级可以让学生观察在学校生活中团结互助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团结互助带来的好处;到了八九年级,就可以在更复杂的水平上来讨论团结互助,例如,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如何取舍,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提升。在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时,在七年级可以让学生收集本地的文化产物或文化遗产资料,培养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在八九年级,则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讨论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对本国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个体知识和经验的长期积累。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利用《思想品德》学科进行有系统、分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二、学科渗透教育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全校教师充分发挥课堂的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除了利用专门的学科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外,还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不管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其教学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教育潜能。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语文课上,学生学习本国的文化传统,通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形式,探讨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各种问题,通过阅读、表演、复述和评论等方式,形成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在历史课上,通过了解我国国家制度的发展进程,了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公民意识;在地理课上,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我国的地理状况、自然条件和风土民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等等。自然科学也一样,可以突出培养科学和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问题,引导学生培养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价值观。三、隐性课程教育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指的是一种未经预告策划、没有文本教材的非正式课程,它采用相对隐蔽的方式渗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包括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校内活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进对公平合理、团队协作和尊重理解等概念的认识。校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见习,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区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们学校政教处、团委先后开展主题征文、演讲、青年志愿者学雷锋服务、告别不良行为签字、爱我校园环境整治、网上寄语投票、读一本好书、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及时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板牌,悬挂在校园教室内外的显著位置;定期通过校园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通过国旗下讲话、学生广播、橱窗展览、周一主题班会、周三主题讲座等形式进一步深入宣传,努力让每位师生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记于心付诸与实践。目前,学校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校风、教风、学风都得到明显改善,师生道德修养和校园文明谐,整体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和学生的关系与互动等,都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影响。教师的榜样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对高尚理想的追求。总之,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行为准则,专门学科教育、学科渗透教育和隐性课程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标题:学校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7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