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9年级下】9 鱼我所欲也 (7)
9鱼我所欲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今天,我们来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主张。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9鱼我所欲也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了解孟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重点)3.学习本文运用的比喻、推理、层进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难点)4.学会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事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素养)学习目标第一课时9鱼我所欲也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人。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以民为本”和“性善论”,实行“王道仁政”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知识备查9鱼我所欲也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掉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知识备查9鱼我所欲也“性善论”的要点:①“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②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知识备查9鱼我所欲也作品介绍《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添上题目,就可单独成篇。知识备查9鱼我所欲也知识备查作品介绍《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出尔反尔”“出类拔萃”“绰绰有余”“怨天尤人”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9鱼我所欲也读一读知识备查为箪羹蹴屑苟恶乡为为不食尔得所宫室之美之wéidāngēngcùxiègǒuwùxiàngwèiwéi苟得也一不为身死而不受9鱼我所欲也词语解释【舍生取义】舍弃生命,以求正义。形容为正义而牺牲生命。知识备查9鱼我所欲也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2.有不懂的字、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整体感知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9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想要,想得到同时得到或占有大义舍弃生命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译: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超过、胜过苟且偷生比读wéi,动词,做,干名词,祸患,灾难读wù,动词,厌恶。与“欲”相反通“避”,躲避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译: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然而)我喜爱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情,(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为厉害的,所以祸患(我)也有不躲避的。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假如,假使那么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动词,做,干没有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整体感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通过这种方法。因此,由此可见。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仅这种思想不丧失9鱼我所欲也整体感知译文: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9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因轻视而不肯接受用脚践踏着饥饿的过路人给吆喝。尔,助词。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高位厚禄通“辨”,辨别通“欤”,语气助词通“德”,感激侍奉有什么好处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通“向”,从前。wèi,介词,为了wéi,动词,做通“德”,感恩,感激停止,放弃天性整体感知9鱼我所欲也整体感知孟子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心论点9鱼我所欲也作者是怎样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精读细研1.文章开头是怎样提出论点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鱼我所欲也所欲鱼、熊掌生、义提出论点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比喻论证,由浅入深,自然明晓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方法指导比喻论证注意问题①用来作喻体的事物应当是大家所熟悉的,且是具体、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事物。②比喻应当贴切,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如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③因比喻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有缺陷,要完整、深刻地论述问题应把比喻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精读细研1.孟子提出论点后,又是怎样进一步论证说明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9鱼我所欲也所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所恶甚于死(不义)故不辟患正面论证舍生取义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反面论证(反面)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不择手段求生)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不择手段躲祸)舍生取义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由是则生由是辟患不用不为有甚于生者有甚于死者因果分析(原因)(结果)道理论证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孟子主张人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他认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心。说一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精读细研2.大声朗读第2段,说说孟子在这一段中是怎样进一步论证观点的。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举例9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蹴尔”不屑接受羞恶之心得——生舍——死正面论证舍生取义箪豆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说一说:“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有什么特点?在意义上呢?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很少的,但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比“万钟”还要贵重。而“呼尔”“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会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万钟”在数量上远远多于“一箪食,一豆羹”,贪图富贵的人接受了它,就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接受万钟不辨礼义见利忘义精读细研反面论证9鱼我所欲也说一说: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批判“重利轻义、丧失本心”的表现,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须在利诱时坚持大义”的观点。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3.文中两次提到“心”,即“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此之谓失其本心”。“是心”“本心”分别指什么?“是心”:孟子认为人有四种本心,本文侧重讲“羞恶之心”(廉耻之心、向善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本心”:舍生取义。精读细研9鱼我所欲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鱼我所欲也》的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9年级下】9 鱼我所欲也 (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76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