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题临安邸》赏析精编4篇
好文供参考!1/20《题临安邸》赏析精编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题临安邸》赏析精编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题临安邸》赏析1《题临安邸》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讽喻诗,诗人的讽刺、谩骂不着痕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题临安邸》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题临安邸》教案一、播放《示儿》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曾经学过的诗。2、谁能告诉我,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陆游在临终的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复中原失地)3、有谁知道,中原失地是被谁占领了吗?(金国)师述:是啊,北宋时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在陆游临死的时候,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了整整83年,而且北宋的两个皇帝徽宗、钦宗也被金兵抓起走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北宋和南宁的对照图。二、出示地图师述:这就是被金兵占领的土地,占去了宋朝的一半,可好文供参考!2/20想而知,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过着怎样的悲惨的生活,他们痛失亲人,他们家破人亡,他们流离失所。同学们,你们说这大片的被占领的土地,该不该收回来?师述:然而陆游在《示儿》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那些“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又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来,看一看,南宋的王师都干什么去了?看一看,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还有南宋的皇帝都必须干什么去了?三、出示《题临安邸》1、师读书中⑴介绍诗人及背景。2、同学们,看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3、听课件朗读。4、男生读,女生读。5、教师范读6、全班齐读。7、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都看成了什么人?你如何理解“游人”?我觉得这些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权贵们不配做人,说他们是“家伙”更为确切,大家说好不好?(对,游山玩水的家伙,寻欢作乐的家伙)好文供参考!3/208、他们玩得都怎么样了?(醉了)9、读着这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想象说话)10、你怎样理解这一句话?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11、是啊,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同学公益事业看两幅图画。(课件出示寻欢作乐图)12、在这帮酒囊饭袋人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吧?(汴州)师: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13、谁能解释一下,“直把杭州当汴州”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师:也就是说他们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教师解说: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今天,我把这幅图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四、出示《清明上河图》大家看——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景象啊!在东阳横店影视城依照好文供参考!4/20这幅《清明上河图》进行了重建,我们学校在去年五一组织教师曾经去旅游,真是美丽如画。如果你有机会去,一定会被那美景所折服。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金兵攻破城门是,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的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丽的河山就断送在这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家伙手中。我们再来看看杭州,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没有想到如何懒得失地,而是在建宫殿,大修街道,因此诗人在诗的第一句就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周围的青山楼阁重重叠叠,风光极其美丽。)1、这些楼是谁建的?杭州本来应是他们什么的地方?他们建了作什么?(出示课件)师:是啊,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美丽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2、想到这里,我们着不着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3、想到这里,我们担忧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想到这里,我们愤怒不愤怒?我们和诗人再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的鼻子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什么意思?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要好文供参考!5/20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4、南方的权贵们醉生梦死,而北方的老百姓却把眼泪都要流干了,面对权贵面对皇帝,你想说些什么?(自由发言)师:如果我们的祖国被占去了一产,你们愿意吗?会怎样?5、学到这里,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边起来说一说吗?五、课件播放诗意1、同学们,看过射雕英雄传吗?文中有有两个人物,一个是郭靖,一个叫杨康,你们知道为什么一个叫靖,一个叫康吗?2、面对破碎的河山,抗金次岳飞喊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曾经写下了一首激励人心的诗歌《满江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出示课件。《题临安邸》反思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一个难点。一首古诗只有几十个字,而且又多了一层语言障碍、时代隔膜,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理解透诗中的意境确实很难。怎样让古诗教学更有效?经历了本次“雨花杯”赛课,笔者对古诗教学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下面就《题临安邸》一诗教学谈一谈:一、凭借“注释”,理解诗意。《课程标准》对于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提到,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在于考察学生能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好文供参考!6/20意。怎样落实这一课标要求?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根据课标精神,结合六年级学生对古诗文理解有一定基础的特点。在课初就提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然后,借助老师给的注释(因为事先不能和学生有任何接触,所以不便要求学生带工具书),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以举手问老师。”以此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习惯和能力。从课堂效果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借助注释正确理解古诗大意”。二、补充资料,引起共鸣。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古诗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字词的字面理解上,还应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古诗中蕴涵的深刻情感,想象到古诗的丰富画面。但是,由于古诗的内容高度凝炼,情感含蓄深邃,加上年代久远和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学生接触古诗文不多,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怎样进行突破?教学《题临安邸》一诗,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1.课前搜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背景资料(由于不能事先布置学生预习,所以由老师代为搜集,经过整合,然后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背景资料,感知古诗的写作背景,为感受古诗的深刻内涵奠定基础。2.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交流背景资料,感受当时社会金兵横行,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悲惨现实,结合南好文供参考!7/20宋爱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所反映的场景,配以音乐的渲染和老师激情的介绍,让学生充分感受在金人占领区生活的宋朝人民,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的凄凉,和他们无日不在盼望南宋王朝收复失地,拯救百姓的迫切。正在学生移情于北方百姓那无助的“悲凉”之时,随即引导学生质疑:“南宋王朝的统治者们到底在干什么?”此时,再来品读《题临安邸》,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三、抓住“诗眼”,品读情感。古典诗词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往往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凝于作品中的一字、一词或一句之中。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我们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往往是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作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深刻体会诗词中蕴涵的情感内涵。《题临安邸》这首诗中,一个“醉”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可谓精妙无比。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紧密围绕“醉”,以“南宋王朝的统治者们到底在干什么?”为线索,让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南宋王朝统治者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自上而下、醉生梦死的淫靡生活场景;通过交流感受南宋朝廷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腐败无能、昏庸无耻;好文供参考!8/20品读通过感受诗歌蕴涵的油然而生的悲愤之情和诗人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课堂上,学生想象丰富,感受深刻,诵读更是慷慨激昂。一个“醉”字,让学生走进了诗歌的内涵,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四、反复吟诵,读中感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手段,依靠充分诵读,能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以至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通过不同层次的诵读,充分发挥诵读在古诗教学中的作用:1.初读古诗时,笔者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当学生读通、读顺了古诗,对古诗的理解也就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了。这时的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又可为后面品位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奠基。2.当学生充分感悟诗歌中蕴涵的丰富情感,触摸到诗歌的灵魂时,笔者用声情并茂的语言,配以背景音乐渲染,给学生营造一个如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感情反复诵读古诗:①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的统治者们早日去解救他们,这帮南宋的统治者们却躲在这里在醉生梦死——(齐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②北方的失地在等着他们去收复,可他们却在这淫靡的生活中一醉不醒——(齐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好文供参考!9/20③在这帮酒囊饭袋的眼中,杭州这样一个临时避难的地方,简直成为昔日的都城汴州。他们已经丢了一个汴州,难道他们想把杭州也丢了吗?——(齐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④想到北方的国土还没有收复,诗人不禁想问问这些南宋的统治者们——(指名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⑤想到北方的老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不禁想问问这些酒囊饭袋——(齐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⑥在那些南宋的统治者们当中,你最想指着谁的鼻子问一问?(反复指名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将身心完全融入到诗中,对诗歌内涵的领悟更加深刻,情感也得到进一步升华,既陶冶了性情,又感染了情操,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五、适度拓展,积累诗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160篇,而课本里的古诗也就那么几十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进行适度的拓展。教学《题临安邸》时,笔者在课堂上拓展了同时代、同主题的古诗三首(分别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夏日绝句》),引导课后学生自主搜集南宋爱国诗多首,并熟读成诵。好文供参考!10/20适度的拓展,扩大了学生的古诗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总之,古诗文是一种芬芳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如何高效进行古诗文教学,还有很多待于我努力学习和探索。《题临安邸》赏析2一、播放《示儿》1、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曾经学过的诗。2、谁能告诉我,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陆游在临终的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复中原失地)3、有谁知道,中原失地是被谁占领了吗?(金国)师述:是啊,北宋时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在陆游临死的时候,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了整整83年,而且北宋的两个皇帝徽宗、钦宗也被金兵抓起走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北宋和南宁的对照图。二、出示地图师述:这就是被金兵占领的土地,占去了宋朝的一半,可想而知,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过着怎样的悲惨的生活,他们痛失亲人,他们家破人亡,他们流离失所。同学们,你们说这大片的被占领的土地,该不该收回来?好文供参考!11/20师述:然而陆游在《示儿》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那些“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又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来,看一看,南宋的王师都干什么去了?看一看,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还有南宋的皇帝都必须干什么去了?三、出示《题临安邸》1、师读书中⑴介绍诗人及背景。2、同学们,看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3、听课件朗读。4、男生读,女生读。5、教师范读6、全班齐读。7、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都看成了什么人?你如何理解“游人”?我觉得这
本文标题:《题临安邸》赏析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82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