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实用4篇】
好文供参考!1/14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北师大四下《欲速则不达》优质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借助资料,通过齐景公的动作、语言,体会齐景公对晏婴的情深义重。3、质疑问难、品词析句。通过齐景公的言行,设身处地体会他的心理活动。探究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不信任外部条件,只靠自己,反而想快却达不到目的。4、朗读古文,感悟古文的凝练,读出古文的韵味。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播放《欲速则不达》动画。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关于“欲速则不达”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节课中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是——《欲速则不达》。学生齐说课题。好文供参考!2/142、教师板书课题。3、课题什么意思呢?(想要快,却达不到目的。)4、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二、初读质疑1、请同学们先自己朗读课文,注意读书时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把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2、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这里有几个生词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出示:“驿使”、“驺子”、“驭马”。指名领读。从这几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驿”“驺”“驭”都带有“马”字旁)意思上呢?指名解释这几个词的意思。“缰”与“僵”、“疆”比较,组词。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学生提问,整理问题并板书:为什么着急?能赶回去?)(1)齐景公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危在旦夕什么意思?如果学生补充资料,评价:你不但从课文中找到了根据,还借助资料找到了依据。(2)齐景公不能赶回去见晏婴最后一面。有依据吗?评价:你根据事情的经过做出了判断,这是你的推测。事实呢?老师查到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关注矛盾点,引发质疑1、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同学们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呢?(为什么晏婴病重齐景公这么着急?)好文供参考!3/14生补充资料老师课前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出示晏婴图片。喏!这就是晏婴。(课件引入资料:晏婴是齐国的三朝宰相,辅政长达四十年。他全心全意辅佐着齐景公,使齐国达到“兴盛”,却过着清贫的生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想想,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晏子使楚》一文里凭着聪明才智回击楚国人、捍卫国格的晏子就是他。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齐景公对晏婴情深义重)2、从哪儿能够看出来?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1)“景公听了,急得霍地站了起来。”你关注了齐景公的动作。“霍地站起来”是怎么站起来?(突然地、猛然地)谁来扮演一下景公做一做这个动作?为什么要这样表现?能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2)第三自然段对比句子: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驺子韩枢为我驾马,火速回去!准备车马,驾马,火速回去。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字面上、意思表达上)(两个“快”连用,更能表现出景公十分焦急。而好车良马、驺子驾车可以看出齐景公为能够火速赶回去做了充分的准备,是最佳好文供参考!4/14选择)我们从他高声喊的动作以及他的语言中也能体会到齐景公对晏婴情深义重。谁来读读这句话?齐景公是一国之君,他说的话一言九鼎,应该怎么读?3、齐景公为火速赶回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我们跟结果来对照一下。此时有没有产生什么问题?指名读第四、五自然段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嫌”字。“嫌”什么意思?第一次嫌什么?第二次嫌什么?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会嫌驺子驾车慢、马不努力向前呢?因为齐景公心急如焚。“心急如焚”什么意思?我们联系上文看看,导致他心急如焚的原因是什么?景公的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可是他觉得驺子和马也和他的心情一样吗?所以他不信任驺子和马,最后弃车徒步跑开了。他放弃的是什么?(正确的方法)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着急的时候?结果怎样?原因是什么呢?刚才同学们解释了课题,欲速则不达就是想要快,却达不到目的。学习完了课文,谁再来谈谈对这个课题的理解?(齐景公因为对晏婴的感情情深义重,所以心急如焚,导致他不信任外部条件,没有选择正确的方法,所以导致想快却适得其反,最终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四、总结拓展1、学完了课文之后,你从中收获了什么?在这个短短小好文供参考!5/14的故事中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2、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个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想不想看看原文?3、出示原文,自读。读了古文,你有什么感觉?老师来读读,好吗?配乐。4、刚才我们先学习了译文,再来读古文。这是一种学习古文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谁来读读?根据金钥匙的提示,自己读读试试。5、指名读。6、这篇古文仅用了74个字,表达了我们现代文180多个字所要表达的内容。这就是古文的语言之凝练,朗读之韵味,正是古文的魅力所在。在我们的小学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有许多古文,希望同学们能够多读、多诵!7、延伸:《欲速则不达》这样一个古代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小例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北师大四下《欲速则不达》优质教学设计【第二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十一单元的主题课文。这是1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藏着深刻的道好文供参考!6/14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即:过于性急反而达不到目的。通过本文的教学,应使学生悟出这个道理。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七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欲速则不达”、“危在旦夕”、“心急如焚”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欲速则不达”的道理。4、能够联系课文,速读相关的文言文。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齐景公焦急的心情,进一步体会齐景公与晏婴之间的深厚感情。2、弄清“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教学策略: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有关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学习新课以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们:战国时候,我国分为哪七个诸侯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齐国的一个小故事。(板书课题:欲速则不达)好文供参考!7/142、指名起来读题目,并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2、检查读课文,纠正字音。3、检查生字和词语的掌握情况。4、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小故事?启发导入:齐景公为什么要急着赶回都城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三、精读课文,体会齐景公的焦急之情,进而感受齐景公与晏婴之间的深厚感情。(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2、通过学生交流,多媒体出示课文一二自然段。3、指名读。4、交流:齐景公急着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理解并板书:危在旦夕)5、讨论: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出齐景公急着往回赶的原因?(另一名驿使飞马而至,理解“飞马而至”)6、小结并指导朗读:可见情况万分紧急,危在旦夕的丞相晏婴随时可能死去,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好文供参考!8/14(1、指名读;2、再指名读;3、齐读。)7、小结:晏婴病重,齐景公是这么着急,齐国有那么多大臣,他们病了,齐景公也会这么着急吗?(生答)你了解晏婴吗?(生谈)是的,晏婴的雄才大略曾经为齐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使齐国一度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作为三朝丞相的晏婴对于齐国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了晏婴,齐国可能随时被别的国家吞灭;他的离去,对齐国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齐景公对晏婴是情深义重的。现在晏婴危在旦夕,齐景公怎能不着急?!他是怎样做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从课文中划出齐景公齐景公着急的句子。(二)学习三四五自然段1、边读边划:从哪些句子看出齐景公很着急?2、交流,并同时出示有关课文内容的多媒体课件。3、体会: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板书并理解:心急如焚。)(理解“霍地”、“高声”“让驺子韩枢为我驾车驭马”、“夺过”、“亲自”等)4、指导朗读,带着体会读出心急如焚的感受。5、进一步理解:把这四段话连起来再读一读,看看齐景公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他采取的行动有什么特点?目的是什么?(景公心情越来越急,方法是一个接一个地变化,目的只好文供参考!9/14是想快点赶回都城。)6、指导朗读:带着这种体会,读出齐景公的着急之情。(1、一生读后评价;2、再指一生读;3、齐读)五、拓展延伸:1、思考:齐景公现在这样做能很快地回到都城吗?为什么?2、小结:齐景公是心急之下,乱了方寸。看来,做事情越是心急,事情越是办不好,这真是“欲速则不达”啊!(板书划上箭头)3、齐景公怎样做就能很快地回到都城了呢?(生谈)4、小结:是啊,不管事情多急,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再采取合理的方法,这样才会很快达到目的。六、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巩固。1、自由读课文。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了齐景公听说晏婴危在旦夕后心急如焚的表现,,请大家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再来体会齐景公的心急如焚。2、学习古文。师:《欲速则不达》这个小故事原文是1篇古文。请大家对照课文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要划出来。3、出示多媒体课件带拼音的古文。(1、教师读;2、指名学生读;3、学生自由读;4、齐读)好文供参考!10/14七、布置作业:课后把这段古文读熟,并且再找一些古文来读一读。《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三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理解“驿使、危在旦夕、心急如焚…”词语的意思。能力目标: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理解古文的内容。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的含义。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的深刻道理。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古文,感悟其蕴含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三、教学课件准备:模块一:晏婴的简要资料模块二:一组词语模块三:文本中“快快准备…”一句话模块四:后续故事资料模块五:填空练习模块六:故事的古文四、教学过程:好文供参考!11/14(一)聊人物,导入课文1、聊人物,拉近学生跟文本的距离a、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的晏子吗?晏子又叫晏婴。(板书:晏婴)谁来说说故事中的晏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b、播放课件模块一。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了晏婴和景公之间关系非同一般,为后文学生学习景公为何这样急,以致于乱了分寸埋下了情感的基础)c、晏婴聪明过人,有勇有谋,他成了景公的左膀右臂。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晏子和景公之间的小故事,叫《欲速则不达》(板书:欲速则不达)生齐读课题。2、解课题,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a、指名说“速”是什么意思?“达”是什么意思?b、本来速度快应该早点到达啊,可是为什么“速”的结果却是“不达”呢?学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了。(二)交流预习情况播放课件模块二:开火车读词语(三)品读课文,了解故事蕴含的含义1、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提出问题:读了课文你觉得景公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景公)好文供参考!12/14景公为何这样急?(随机板书:急)a、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b、同位,前后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c、指名说d、抓住“飞奔”“危在旦夕”词语理解,体会情况万分危急(板书:危在旦夕)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下册《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第四篇】一、组织辩论,引出课题并解题。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话题“快好”还是“慢好”?举个例子说一说,也可以结合《挑山工》和《和时间赛跑》发表自己的看法。(给学生分成两大组)生1:“快好”,可以节省不浪费时间,做题时快点做就能多做几道。生2:“慢好”,这样能使事情做得好,俗话说:慢工出细活。生3:我认为“快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以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其实无论是快还是慢,我们都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怎样做事情并合理安排时间。师出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好文供参考!13/14《论语》
本文标题:欲速则不达教学设计【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84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