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奋力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同志们: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沿江省市调研,先后三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部署,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精神内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坚持人民至上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根本立场。“六个必须坚持”中,“坚持人民至上”置于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其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的一条红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人民性价值立场。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保护好一江清水是沿江人民的共同期盼。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考察调研,着重关注这里的水质状况、禁捕退捕工作进展和渔民的安置情况,并在与市民交谈时深情地指出:“‘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干事业,只要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也就能够最终办成。”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只要是人民群众欢迎、咧嘴笑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只要是人民群众不高兴、撇嘴的事,就坚决不要干!”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长江沿岸人民,多做让人民群众“咧嘴笑”的事,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靶定了方向。依靠人民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长江流域的治理需要协调各方力量,人民群众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主力军。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守护好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考察时作出“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科学论断。在制定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的过程中,国家高度重视群众建言献策,充分汲取民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环资委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旨在汲取各方智慧以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目标的法治化,深刻破解了人与长江、发展与保护、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等深层次的关系和矛盾,为构筑长江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价值遵循。绿色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质量怎么样,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污染治理成效怎么样,要由老百姓说了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绿色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就是要坚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问题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坚持自信自立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正是体现了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战略导向发展长江经济带,既强调对自身发展的信心,又强调在与外界关系中要自立,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论原则。母亲河的地位赋予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文化自信。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赋予了长江“母亲河”的最高地位。长江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滋养着五千年中华文明。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河姆渡遗址,长江中游的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湖南安乡汤家岗遗址,长江上游的三星堆遗址等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坚持自信自立治理长江流域、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有利于稳固其经济中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长江经济带面积为205.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39%,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均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这一经济带从西向东横跨华夏大地,串起东中西三大板块,形如一条舞动的巨龙,撑起了中国经济的“脊梁”。因此,只有保护好长江,才能切实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长江生态环境的转折性变化进一步增强推动绿色发展的自信心。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座谈会上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第三次座谈会的几年时间里,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从高空俯瞰,一条长江“绿带”愈加明显。这些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新成就进一步增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自信心。三、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守正创新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在固本培元的同时,开拓创新所形成的,体现了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守正首先守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和战略定位,坚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基准,是对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的坚决摒弃,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坚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守正创新还应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秉承“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培根铸魂;借鉴庄子哲学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古老智慧,提出长江经济带要努力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理念,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彰显了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运用创新思维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回看来时之路是为了更好地走好前行之路。“新”就是运用创新思维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说新话办新事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拓展了绿色发展的话语空间,将绿色发展理念同具体区域的绿色发展实践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深化了对绿色发展的理解,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绿色发展的指向性更加明确,绿色发展的落脚点更加清晰。四、坚持问题导向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现实着眼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是科学认识、准确把握长江流域过去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的思想方法。直面问题是前提。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但由于持续多年的无序利用和过度开发,一度不堪重负,生态环境恶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诊断”:“‘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在第一次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开门见山地指出:“这次讨论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保护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直接点明了“长江病”是“生态病”,为实现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突破口,为追长江“病源”、找长江“病因”、挖长江“病根”指明了方向。找准问题是基础。只有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准确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长江的五大“病根”:一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部分领导干部在抓生态环境保护上主动性不足、创造性不够,思想上的“结”还没有真正解开。二是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依然严重,沿江产业发展惯性较大,污染物排放基数大,流域环境风险隐患突出。三是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较弱,难以有效适应全流域完整性管理的要求。四是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区域合作虚多实少,城市群缺乏协同,带动力不足。五是有关方面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干部队伍配备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人才培养和交流力度也不足。解决问题是关键。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如何治好“长江病”,关系子孙后代、民族未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长江上中下游实地考察,为医治长江“望闻问切”,“把脉开方”。明确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流域“一盘棋”思想,在“共”字上做足文章,重点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需要把握好的“五个关系”,并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新历史使命。五、坚持系统观念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关键统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面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中始终贯穿着系统观念,通过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使各项工作有序落实,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特质。强化前瞻性思考。“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把前瞻性思考摆在突出位置,是坚持系统观念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首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路径导向,以及“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前瞻性思考保护“母亲河”之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性,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于我国全局发展的重要性,奠定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强化全局性谋划。“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长江经济带发展,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这“五个更”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其中,“生态更优美”摆在首要位置,凸显了绿色发展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还赋予长江经济带一系列新使命,即:“新篇章、新样板、新高地、新优势、新画卷”和“主战场、主动脉、主力军”。强化整体性推进。“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个高度耦合、系统集成的统一整体,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发展方法上必须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
本文标题: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奋力谱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87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