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媒体广告》讲义引言思考:你能否描述下当下我们所处信息时代广告是怎样的?广告无处不在,但你却看不见;(传统广告)无时不在使用,但你不认为是广告(新媒体广告)第一章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本质第一节新媒体与新媒体广告一、新媒体界定•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图书,报纸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新媒体百科全书》编辑斯蒂夫.琼斯一些学者的表述:•“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熊澄宇•《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一书对新媒体技术进行了定义,“新媒体技术的基本要素是由数字化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多媒体编辑制作系统、集成化信息服务界面、复合型传播渠道及多样化接收终端这样几个要素组成。互联网的优势和特性在于更快更广、更丰富、更互动和更低成本。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技术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实时性、广域性、无中心、多媒体、互动性、海量化和高校检索。该书强调了新媒体的互动传播。•“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的说,新媒体应该成为数字化新媒体。在目前的积极技术条件下,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主体。互动化和数字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匡文波•“新媒体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它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即时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廖祥忠•新媒体是相对传统意义上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而言的,指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体,主要是指学界和业界分别称为第四媒体、第五媒体的宽带网络和手机媒体两类新媒体。”——高丽华上述专家的表述告知我们,就现阶段而言,新媒体表现更为多元化,并显著的体现为网络和手机。但需要辨析的是:随着手机上网越来越呈现一种网络的移动终端功能,实际则取消了手机单独作为媒体的性质,也一并归入网络的媒体集群中。•从目前来看,新媒体则是基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手机、电视、PAD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新媒体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性、细分化、移动化的传播沟通。•由此规定,则将以往仅仅以电子呈现的一些媒体形态,如楼宇视频、LED屏、手机短信、彩信等,排除在新媒体的概念之外。二、对“广告”概念的再认识•“广告”的应为Advertising,不仅明确为刊登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的广告,也有公告、通告、启事、劝告之意。•广告的正式诞生,可以说与19世纪面向大众的报纸媒体诞生息息相关:当时,欧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一方面民众广泛获得报纸信息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新兴的工业产品又需要通过扩散信息而打开市场,由此对产品广而告之的现代“广告”应运而生。•广告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阿伦斯《当代广告学》•广告是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推广商品和服务,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博得广告主预期的效果。——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广告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通过传播媒体向特定对象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倪宁《广告学教程》•现代广告是指一种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陈培爱《广告学概论》这些代表性论述中,广告的内涵大体相同。对广告概念的认知基本有个共识:广告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广告主的付费”、“可识别对广告主有利的信息”、“非个人的传播”等广告存在的核心要素。如果将此内涵的广告置身于大众传媒环境、仅仅对应以广告公司、媒体广告经营为主构成的广告业,合理又贴切。三、新广告的本质内涵在新媒体环境下,催生出来的新的广告表现形态:1.作为广告主的企业已经不单纯地将商业信息的发布寄托到传统广告上,却越来越多地付之于可自我掌控的、付费支出方式多元化的会展、终端、新媒体、关系管理等。2.营销学界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IMC)则原来越深入的影响广告界。在IMC的思想体系中,广告被看做营销传播的渠道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及所带来的营销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作为“营销延伸的广告”之内涵的演进。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内涵演进的取向则是“品牌传播”。为什么?1.新媒体的互动性,决定了受众可以选择广告信息,广告主也可自主传播广告信息,从而具有双向对称的“传播”特性得以凸显。2.新媒体促使广告主可以自主、便捷的传播广告信息,而这里的广告信息,则不仅是直接的、功利性的产品信息,还包括突出广告主良好形象的品牌信息,而产品信息又是归属于商标品牌的,因此新媒体催生了“品牌传播”;3.新媒体固然使得营销传播一体化,但“整合营销传播”思想更为突出“营销”且由营销学专门研究;而其中的“传播”成分,则归属于“品牌传播”,从而使广告研究具有特定对象而具有独立性。如此,在新旧媒体并存的环境下,“广告”的内涵则既包括传统媒体上付费的、可识别的商品信息传播,还包括新媒体上广告主各种类型信息内容的品牌传播。新媒体广告,即以数字传输、网络在线为基础、可实现信息及时互动、终端显现为网络连接的多媒体视频,广告主有意识地向目标受众传播品牌及产品信息的传播行为与形态。第二节新媒体广告传播的特点一、网络在线的链接性•传统广告:强迫性、偷袭性•新媒体广告:受众主动索取信息,广告主提供品牌信息、商品信息二、受众导向的互动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成为广告信息需求者、品牌信息的搜索者、需求信息的发出者。•作为强调双向沟通的新媒体广告,不再是由广告主、代理广告主利益的广告公司、广告媒体为主导方,而是让位于兼为潜在消费者的受众主导。三、品牌信息的聚合性•对应于消费者关于品牌信息的深度需求,新媒体广告主体:广告主或曰品牌主则自然地进行品牌信息的聚合性的传播供给。••四、信息管理的即时性即时性的信息沟通管理主要体现在:1.个体咨询答疑2.受众投诉处理3.受众发帖管理(受众在自身网站的论坛上发帖、受众在相关网站的社区及论坛上发帖;受众通过微博予以评论)4.品牌危机公关第三节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形态以广告主如何以新媒体广告信息作用于消费者,为自身品牌与产品进行正向的传播,而将其形态进行如下分类:一、品牌形象展示传播二、推荐性旁证传播三、产品虚拟展销传播广告四、人格化沟通传播广告五、提示性引导传播广告六、一对一服务传播广告一、品牌形象展示传播广告所谓“品牌形象展示”类新媒体广告,即广告主或品牌主自身所建立的、可向受众提供较全面、完整品牌信息的媒体平台。其主要体现形式即企业的品牌网站。二、推荐性旁证传播广告所谓推荐性旁证传播广告,指的是通过新媒体可以进行相互链接的特点,新媒体广告展开有目的、有重点、有目标的品牌信息推荐服务,从而将相关信息送达到需要的消费者或受众,并让消费者或受众能在这些来源广泛的信息中获得比较与旁证,从而对广告主的品牌或产品产生信赖与认可。在该类广告服务展开的流程中,一般由三个环节构成:1.推荐的信源优化即在消费者进行消费信息检索中,最终推荐给消费者深度知晓的信息来源的不断优化。这里又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自身品牌网站优化建设。如网站SEO技术,就主要是针对搜索引擎工具而使得网站内容能够容易被搜索引擎获取,同时能够在搜索结果中占据优势位置,也就是所谓的搜索引擎最佳化结果。其二是第三方提供的品牌信息来源优化。如各类专业论坛、网络社区、以及数据挖掘推荐网站,这些各式各样的网络信源提供平台,多是由专业的意见领袖来主持,或基于民意的大数据支撑来运营的,其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由此,就需优化自身的正向品牌信源,并努力进入第三方信息平台。2.推荐旁证的中介渠道1)搜索引擎2)专业论坛3)专业口碑网3.推荐的目标受众通过建立数据库,点对点地进行相应产品信息推荐,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推荐。三、产品虚拟展销传播广告产品虚拟展销性的新媒体广告,是利用新媒体广告可以虚拟、逼真的消费场景之特点,达到客户与消费者能更多地获得广告产品的真切体验,导向相应的购买与消费。其一般设置与品牌终端店的视频、品牌网站上的产品陈列室、网络上的品牌商店、以及数字电视商业频道的品牌专栏或品牌商店。四、人格化沟通传播广告优秀的品牌总是由富有高尚人格追求的人在打造、在维护,由此让具有品牌印痕的人、通过新媒体介质来进行品牌人格化的沟通传播,必然使品牌负载起人格的力量,使得品牌更具有良好的形象。这种人格化沟通传播的广告形态,具体的说就是博客和微博。五、提示性引导传播广告提示性引导传播型广告,主要的呈现方式是网络横幅广告、游戏广告、按钮广告、旗帜广告、电子贺卡、标题新闻、动画视频、电子邮件等。六、一对一服务传播广告主要体现有两类:其一,是以论坛主持人或专家的身份来进行品牌及产品信息的知识解答,其口吻往往是第三者的身份,其沟通服务的内容则主要是以科学、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品牌与产品,并给与消费者以建议。其二,是在广告主的电子商务或互动空间,以广告主的客服人员的身份来回答客户的咨询。第二章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本质第一节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形态传播的真谛是以受众为导向,体现到广告传播上,其受众即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信息受众。这一质的规定在新媒体广告传播上体现得更为充分:如关键词搜索是为受众需求设定的;企业微博一方面想黏住受众同时还想实现营销沟通。由此新媒体广告传播模式的揭示就需要从广告信息传播的接受探索开始。一、实物呈现的现场性接受二、信息告知的说服性接受三、信息需求的搜索性接受一、实物呈现的现场性接受•实物呈现,是交换推销商品的一种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品传播方式。•配合实物呈现与现场交流,辅助性的品牌广告也应运而生。如招牌。•事实上,这种实物呈现与现场交流,对于品牌传播来说,不仅最为原始,也最为本质。如今的大小商场、商店、市场、展销会、订货会以“实物呈现”“现场交流”为本质特征。后续的脱离实物与现场的品牌传播,均已“实物呈现”“现场交流”为基点。二、信息告知的说服性接受•随着社会与生产力发展,品牌经营走向规模化,其市场的开拓与品牌信息的告知也相应需要走出实物呈现与现场交流的限制,于是借助媒体、借助符号的品牌传播应运而生。•主要形式:报纸、广播、电视、交通广告等大众媒体广告。•受众对于大众媒体广告是说服性接受。三、信息需求的搜索性接受•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广告的狂轰乱炸、消费者注意力的稀缺•消费者如何规避商品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做出购买决策?1.搜索备选品牌的信息2.购买高价品牌产品3.感知品牌指示符号第二节新媒体广告的传播形态一、信息真实性原则•新媒体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重要方式,离不开包含沟通内涵的传播;但任何品牌传播,均离不开信息的真实。•新媒体广告由于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和信息本身的高监督性,更需遵循信息真实性原则。二、全面坦露性原则•新媒体广告传播需要对品牌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袒露传播,以期获得受众在品质、真实、信誉上由衷的信赖。•羽毛效应:任何一次广告或品牌传播,其实都是从不同的局部积累着品牌信任的“羽毛”重量,在影响着消费者心理中的品牌排序。三、多元旁证性原则•每个消费者对任何产品的消费、对任何品牌的信任,均是通过多种不同渠道,获取不同的信息,并多是正面进行彼此验证之后,才逐渐形成的。•新媒体广告的彼此链接性,更需要遵循多元旁证性的原则。四、即时沟通性原则•新媒体的广告应用,使得跨空间的即时沟通变得触手可及,最典型的体现就是网络购物对话。第三节新媒体广告传播的基本模式一、信息邂逅的广告模式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模式:信息邂逅的广告传播模式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怎样才能吸引消费者主动出击去搜索并分享广告信息?广告传播平台化•广告传播平台化:即以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内核,将原来对于消费者的“轰炸式”传播方法演变为“尊重本体
本文标题:新媒体广告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9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