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11.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1.阅读诸葛亮《诫子书》,回答下列问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B.知之.不如好之者夫君子之.行C.年与时.驰学而时.习之D.匹夫不可夺志.也非淡泊无以明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诸葛亮开篇即以“君子之行”来要求其子,并强调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体现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C.“非淡泊无以明志”强调安贫乐道,不为名利所动,这样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D.“遂成枯落”是诸葛亮对儿子的告诫,意在劝勉儿子要惜时勤学,为社会所用。1.(1)D(2)①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②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3)B【详解】(1)考查对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A.以:连词,来/介词,凭借;B.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助词,的;2C.时:名词,时光/副词,按时;D.志:均为名词,志向;故选D。(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与,跟随;驰,疾行,指飞速逝去;日,时间;去,消逝,逝去;遂,最终;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2)句重点词语: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有误,“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作者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不是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故选B。【参考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诫.子书____________(2)年与时驰.____________(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4)俭以.养德____________3.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似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5.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1)告诫、劝勉。(2)疾行,指迅速逝去(3)立志(4)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3.C4.(1)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5.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奋图强。【解析】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劝诫孩子的一封书信。诫:告诫、劝勉。(2)句意:年华随着光阴流逝。驰:疾行,指迅速逝去。(3)句意: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志:立志。(4)句意: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C.句意:学习必须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夫”为句首发语词,在其后应断一处;“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中“学”与“才”分别为各短句中的主语,在其后应断一处;故断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复:再、又。(2)无以: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拿来,没办法;广才:增长才干;成学:成就学业。4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先正面强调如何学习,学习的意义,接下来从反面论述学习与志向的关系;本文强调了立志与学习;“年与时驰,意与目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强调时间流逝之快,不坚定意志最终会不为社会所用;本文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即“惜时”。启发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目标,珍惜时间,不断努力学习来充实自身,提高自身能力。【参考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的行为操守,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成就学业。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于是成为没有用处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陋室,又怎么来得及!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解释加点词语。(1)目似瞑.()(2)屠暴.起()5(3)其一犬.坐于前()(4)乃悟前狼假寐.()7.文章的故事情节按顺序可概括为屠夫遇狼、_______________、屠夫御狼和_______________。8.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节选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访谈)【材料二】格林(注:狼的名字)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个狼头埋进了我的腋下腰间,就这样紧贴在我怀里。我放声大哭,使劲抚摸着狼头,眼泪滚落在格林耳朵上、额头上。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节选自李微漪纪实文学《重返狼群》)问题:中华文化兼容并蓄,人们对狼的认识也是角度多样。请你分别概括原文及两则链接材料中狼的性格特点。6.闭上眼睛突然像狗一样/像狗似的睡觉7.屠夫惧狼屠夫杀狼8.示例:原文:狼凶残、阴险、狡诈、贪婪;材料一:狼有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等值得借鉴的品质;材料二:狼有可爱、友善、重情(其它同义的表述也可)的一面。【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眼睛好像闭上了。瞑:闭上眼睛;(2)句意:屠户突然跳起来。暴:突然;(3)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犬:像狗一样/像狗似的;(4)句意: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寐:睡觉。7.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文章首段写屠夫遇狼;第二段“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写屠夫感到害怕,希望通过“投骨”的方式让狼不在继续跟着;可概括为:屠夫惧狼;第三段写屠夫御狼;第四段“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6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一只狼在前面假装睡觉,另一只狼打算从后面偷袭屠夫,屠夫砍杀两狼;据此概括为:屠夫杀狼。8.本题考查形象分析。根据“缀行甚远”“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两只狼不满足于吃骨头,它们想吃掉屠户,写出了狼的贪婪的特点;根据“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知,一只狼在前面假装睡觉,另一只狼打算从后面偷袭屠夫,两只狼想通过配合袭击屠夫;可见狼的狡诈、凶残。根据材料一“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可知,狼的身上具有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品质。根据材料二“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可知,狼通过舔舐、呜呜慰藉地叫来安慰“我”,可见其可爱、友善;根据材料二“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可知,狼是重情的。【参考译文】《狼》: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7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9.本文节选自《_______》。10.解释下列加点字。(1)及.其家穿井()(2)求闻之若.此()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1
本文标题: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解释)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部编通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98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