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一、单元人文主题:学习之道本单元学习需要了解古今中外有关学习的论述,认识学习的价值与意义,掌握学习的规律与方法,能够识别不良的文风与学风,反思自己自我学习中存在问题,了解学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促进、指导青年未来发展。本单元共收入四篇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和有关读书的两篇随笔(《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之道”。或阐述学习的意义,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批评学习中的问题,开出治病药方;或描述读书的经历与感受,探讨阅读的价值。我们要根据每篇文章的文体特征和内容,基于单篇研读、不同篇目对比阅读、主次有别的专题学习,落实“学习之道”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旨在“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修订版)》)。本单元所选文本主要为古今中外论说名篇,观点深刻,具有启发性,在语言特点、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上有独到之处。单元教学要让学生深入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并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思辨能力。三、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富有思辨色彩的古今中外文本,通过对“学习之道”的梳理、探究、反思,把握学习的价值、意义、原则和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2.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思辨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3.研读课文,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感受思辨中蕴含的逻辑思维,感受思辨的力量,提高理性思维水平。4.在深入阅读文本、学习文本论述方法的基础上,学会选择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10劝学荀子师说韩愈作者专栏辞赋之祖——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分属于儒家中对立的两派。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风格: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善于用喻。主张:①思想上,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②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坚持“正名”之说,强调封建等级制,反对世袭制;③人性上,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能改变人的本性。文题解说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劝”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背景资料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发表看法,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劝学》便是他强调后天学习的名篇。知识链接《荀子》《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该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中国古代论说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系统性、思想性较强。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性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非十二子》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述了为君、治国之道。《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荀子》一书的思想,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地主阶级处于进步和革命时期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礼义伦理思想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建立以及封建基础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师说》文道复兴的大师——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州,一说今河南南阳)人,因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少孤,由兄嫂抚养长大。他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于贞元八年孟州韩愈陵园中的韩愈雕像(792)登进士第。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晚年,他因极力劝谏阻止唐宪宗迎佛骨一事而激怒了宪宗皇帝,被贬到潮州任刺史。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是指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在扭转前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文风、开创文学的新时代等方面有杰出贡献,而且在复兴儒学方面有“挽狂澜于既倒”之功劳。风格:韩愈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练,新颖生动,雄健奔放,曲折自如,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文题解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背景资料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知识链接1.说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的《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之称。2.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一次以复古为名的文风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唐代时期的主将。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文从字顺”,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言贵创新,词必己出”。这次古文运动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文言知识汇总一、字音中绳(zhòng)輮(róu)槁暴(gǎopù)砺(lì)须臾(yú)参省乎己(cānxǐng)跂而望(qǐ)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qíjì)驽马(nú)锲(qiè)句读(dòu)或不焉(fǒu)近谀(yú)郯子(tán)苌弘(cháng)老聃(dān)子蟠(pán)六艺经传(zhuàn)贻(yí)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2.虽有槁暴(同“又”)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智”,见识)4.君子生非异也(同“性”,天性)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同“授”,传授)6.或师焉,或不焉(同“否”)三、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2.金就砺则利(古义:指金属制的刀斧等。今义:指金子或黄金)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4.下饮黄泉(古义:地下的泉水。今义:借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托身,安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6.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8.吾从而师之(古义:“从”和“而”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表顺承。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9.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1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11.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三、一词多义1.利①金就砺则利/蚓无爪牙之利(形容词,锋利)②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形容词,快)③父利其然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伤仲永》)2.明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形容词,明达)②而神明自得(名词,智慧)③火尚足以明也(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3.一①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②骐骥一跃(数词,一次)③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阿房宫赋》)4.闻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听见)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知道,懂得)③不求闻达于诸侯(动词,闻名)(《出师表》)5.强①筋骨之强(形容词,健壮,强盛)②赏赐百千强(动词,有余)(《木兰诗》)③挽弓当挽强(名词,强劲有力的弓)(《前出塞九首(其六)》)6.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③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吾师道也(动词,学习)7.传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读chuán,动词,传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读chuán,动词,流传)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读zhuàn,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④朔气传金柝(读chuán,动词,传送)(《木兰诗》)8.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学说、主张)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9.惑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惑)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10.而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承接)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⑤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11.焉①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此”)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语气词,无实义)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兼词,从哪里)(《烛之武退秦师》)12.之①青,取之于蓝(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②师道之不复(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择师而教之(人称代词,他)④郯子之徒(指示代词,那些)⑤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⑥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实义)1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称代词,它们)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⑤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14.乎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词,表推测,吧)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15.于①耻学于师(介词,向)②取之于蓝/其皆出于此乎(介词,从,在)③于其身也(介词,对,对于)④而青于蓝(介词,相当于“比”)⑤不拘于时(介词,相当于“被”)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2.名词作动词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尊师学习)③吾师道也(学习)3.形容词作名词①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②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意动用法①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②而耻学于师/则耻师焉/不耻相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③位卑则足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
本文标题:10.劝学、师说(导学案)-【三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导学练(必修上册) (原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16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