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同步练习
1第四单元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练习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般理解,文化自信的文化本体状态是文化的完满性,文化自信是文化完满状态的文化心理表现。这种理解就在实质上把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所以,有必要深究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人类个体自信的引申和拓展。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种文化的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确信该种文化形态具有旺盛的生机,能够成功地应对和解决文化主体面临的时代问题。文化自信会导致文化主体在与异质文化的接融中,在与新环境的遭遇中坚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而文化自大往往会产生两种相反相成的文化效应:即封闭主义和文化扩张。首先是文化封闭主义。一般来说,文化封闭主义产生于两种文化心理,一是当一种文化形态过于弱势,在文化接触和交流过程中,无力与周围强势文化相抗衡,就会在其文化主体中产生一种拒绝交流、封闭自保的心理---这是文化自卑的结果。二是当一种文化形态足够强大,往往过分相信自己文化的至臻至美,因而导致一种丧失进取心的文化封闭意识---这是文化自大的心理效应。如近代,当经典物理学臻于完备的时候,物理学家们普遍产生了一种自满心理,认为,在如此完备的理论体系面前,今后的物理学家们只能应用现成的物理学理论,而没有创新的空间了,“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这用于文化上,则是文化生长和发展的停滞。一种文化形态如果历史悠久、发育完备,往往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被,使该文化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趋于停滞。反之,如果一种文化形态的历史简单得犹如一张白纸,反而可以轻装上阵,迅速赶上已经进化到高级阶段的文化形态。这种进化甚至可以跨越某些进化阶段,产生“跃迁式”的进化,超越处于高级阶段的文化形态。可见,这种由文化自大而产生的封闭主义会阻滞和消解一种文化形态的创生力。其次是文化扩张。文化的自大还易产生一种文化扩张和文化殖民意识。文化自大就是由于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发育得比较充分,这种文化形态的主体便把自身文化形态看作所有文化形态发展的“顶端”,用“低级”和“高级”概念把各文化形态排列为一个进化系列,以此来评价各民族文化。由此,自然引申出一种文化扩张和文化殖民意识。“顶端”文化对“低端”文化的支配和取代必然会受到“低端”文化形态出于自保而进行的抵抗,于是,这种优势文化形态对“低端”文化形态的支配和取代往往采取野蛮的方式。这也是自15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运动中,通过文化殖民主义推行和扩张自己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的主要理据。可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无论在文化心理上还是在实践结果上,都是截然不同的。由此,我们就更应当正确理解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信不应导致文化封闭主义,而应当以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用于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更不应如西方文化那样走向文化殖民主义,这不仅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不利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天津社会科学》《文化自信的哲学省思》2018年第5期)2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文化自信说到底是文化主体对自身完满状态的文化心理表现,但它与文化自大迥异。B.文化封闭主义产生弱势文化拒绝交流、封闭自保和强势文化过于自信而不思进取两种文化心理。C.顶端“文化与“低端”文化支配和被支配、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必然会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D.“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以博大胸怀汲取世界文化中优秀元素的新理念。【答案】B【解析】A项,“但它与文化自大迥异”错误。结合“文化自信是文化完满状态的文化心理表现。这种理解就在实质上把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分析,作者认为这种理解就在实质上把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C项,“必然会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于文无据。结合“‘顶端’文化对‘低端’文化的支配和取代必然会受到‘低端’文化形态出于自保而进行的抵抗,于是,这种优势文化形态对‘低端’文化形态的支配和取代往往采取野蛮的方式”分析,原文并没有说“必然会促进不同文化的发展”。D项,“以博大胸怀汲取世界文化中优秀元素的新理念”错误。应该是为了说明“这种由文化自大而产生的封闭主义会阻滞和消解一种文化形态的创生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概述对文化自信的一般性理解,然后顺势提出了中心论点:有必要深究何谓文化自信。B.文章主体部分阐述何谓文化自大,先阐述文化自信的内涵,再着重剖析文化自大的两种效应。C.文章在分析封闭主义和文化扩张两种效应时,运用了道理论证与事实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D.文章最后指出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的截然不同,并从两方面阐明了正确理解文化自信的做法。【答案】A【解析】A项,“文章开头概述对文化自信的一般性理解”错误。结合“一般理解,文化自信的文化本体状态是文化的完满性,文化自信是文化完满状态的文化心理表现。这种理解就在实质上把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分析,文章开头写的是一般认识把文化自信等同于文化自满或文化自大。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开头提出需要“要深究何谓文化自信”,然后阐明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大”,最后得出结论应该正确理解文化自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A.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处文化形态力量的准确估价和坚定自信,是积极的态度以及行动。B.文化形态若历史悠久、发育完备,往往会阻滞和消解文化形态的创生力,导致其发展举步维艰。C.在文化心理、实践结果上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都截然不同,而文化封闭与文化扩张却结果相同。D.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决定了我们不应走文化殖民主义的道路。【答案】C【解析】C项,“而文化封闭与文化扩张却结果相同”错误。结合“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大无论在文化心理上还是在实践结果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分析,“结果相同”错误。二、写作训练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研学旅行因其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有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复兴中学计划组织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一次研学旅行,初步形成备选方案如下:①去大城市领略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时代风采。②去风光秀丽的自然景区感受来自天地的熏陶。③到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名城访古探幽。④去远离都市的偏远乡村了解淳朴的乡土风情。⑤走出国门去感受异域的风采并进行文化交流。为了让学生通过研学真正有收获,有提升,学校特就研学方案广泛征求意见,请你以学生富小强的身份向学校写一封建议书,谈一谈你的建议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脱离材料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眼观天地,胸纳古今尊敬的校领导:你们好!常怀临水亲山意,总抱探幽访古情。在得知学校计划组织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进行研学旅行并向我们征求意见的消息后,我先是由衷感动于学校践行素质教育的决心,进而也想将自己的一孔之见拿出,权供各位参考。我认为:最值得去的研学场所为自然景区和文化名城,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同学们拓宽外在眼界,丰富内在心灵。去秀丽景区,触摸天地花叶,让自然风光拓宽外在眼界。太白有句云:一生好入名山游。不妨,让自然景区中的至美山水来打开我们被单调的水泥丛林所限制的目光。去“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的屈子投身的汨罗,掬一捧碧波,看袅袅秋风,萧萧木叶;去“为人若孤松之独立,其醉若玉山之将崩”的嵇康啸傲的竹林,抚一竿青筠,看渺渺归鸿,幽幽云影;去“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的王维归隐的4终南,折一株辛夷,看纷纷红萼,寂寂涧户。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绝景无声,却足以给我们震撼后的开阔视野。去文化名城,吐纳千古历史,让人文积淀丰富内在心灵。传统文化名城,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置身其中,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收获更加丰富的体悟。去西安,在华清宫的残破池壁旁为锦绣盛唐叹一口气,然后明白什么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去南京,在大屠杀纪念馆的玄石墓碑旁为受难同胞扫一抹灰,然后铭记什么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去北京,在故宫的红墙金瓦旁为灿灿国宝鞠一个躬,然后感受什么是民族传承,源远流长。那文化名城中的一砖一梁,氤氲着千古华夏的人文气息,帮助我们感受厚重,丰富心灵。揆诸现实,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升入高三的同学来说,重复的生活让我们日渐疲惫,繁重的学业让我们难堪其负,而学校举办这一研学活动的初衷,无疑是想用“行万里路”的方式让我们在未来可以更好地“读万卷书”。那不妨,让我们在自然风光中拓宽眼界,进而更轻松地直视重复生活;让我们在文化名城中丰富心灵,进而更从容地承受繁重学业。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关于我校该如何选择研学方案的讨论终会归于沉寂,当尘嚣散尽,愿各位校领导可以穿越迷雾,做出对同学们的成长最为有利的判断。我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然景区中眼观天地,在文化名城中胸纳古今,然后带着更宽阔的眼界和更丰满的心灵,坦然回归,重新启程。少年何为欲远征?半缘山水半缘城。富小强X年X月X日【解析】以学生的身份写这封建议书,必须站在准高三学生的角度上,要对学生有实在地帮助,不管是外在的影响还是思想的提升,还要节省时间,毕竟要升入高三,时间宝贵。备选方案有五种,不可能都能全部落实,在结合其他学生的想法的基础上,谈自己的具体建议,建议要具体,理由要充分,目的要明确。如,去大城市领略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时代风采,可以感受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建设者的奋斗拼搏,体会人民的幸福感,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去风光秀丽的自然景区感受来自天地的熏陶,感叹于自然美景,震撼于壮丽山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激发爱国情怀;到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名城访古探幽,感悟悠久历史,体会文化积淀,使我们的心灵收获更加丰富;去远离都市的偏远乡村了解淳朴的乡土风情,浏览古老而简朴的乡村文化,领略淳朴独特的风土人情;走出国门去感受异域的风采并进行文化交流,感受中外差距,明确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材料中虽然没有明确要求选出其中的几种,但也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种或两种即可。注意字数要求。参考立意:(1)去风光秀丽的自然景区,感受祖国壮丽山河。(2)去偏远山村,领略淳朴独特的风土人情。(3)到文化名城,丰富内心世界。(4)感受异域风采,激发爱国热情。
本文标题:《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同步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212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