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3(解析版)
2020-2021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祝》,豫剧有《朝阳沟》,河北梆子有《宝莲灯》……它们创作时间有早有晚,流传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已成为舞台上的“常客”。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经典作品的艺术高度,不仅源于思想内涵、故事情节,更有赖于精湛的技艺。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曾说:“我唱的永远是程派。”她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每次演出都会成为“灯迷”的节日,足以说明正是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同时,经典从来都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那些久演不衰的剧目,身段往往比较柔软,善于结合时代审美语境的变化而作出微调。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台艺术在打磨作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戏剧是现场的、一次性的艺术,同时又是可以而且应该反复打磨的艺术。这为创作者反复咀嚼生活的馈赠,耐心听取观众、文艺评论家的意见并斟酌采纳提供了有利条件。事实上,经典作品正是以“小碎步”前行的形式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也走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给他们以温暖和力量。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其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比如,豫剧《朝阳沟》讲述的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故事。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代青年投身社会建设、报效祖国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我们今天再看《朝阳沟》,依然会为作品中深藏的家国情怀感动不已。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外化,那么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的,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统摄意义,最能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经典作品在描写具体的人与事的过程中,捕捉并呈现隽永的思想与情感,并将其与一定艺术技巧相结合。技与道的统一赋予了作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形式因历史感、人文感的加持而拓宽了审美空间,时代精神也因此获得了审美表达。相反,如果创作者眼中只有浮表化的情感,热衷于表现一时的情绪,追求短暂的热闹,其作品极有可能不是乏味单调就是浅薄庸俗,即便有些亮点,也似烟花转瞬即逝。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艺术手法说出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众最根本的保证。舞台艺术的现场性和冲击感,使作品的温度更具暖人的力量。当人们在舞台上看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影子,内心的欢喜与忧愁就找到了出口。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已演了1400多场,是著名的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贴近百姓口味自然就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而具有现实温度的。总之,艺术的高度、文化的深度、生活的温度,是经典作品与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作品常留舞台的诀窍所在。面对新时代条件下人民大众日益旺盛的美好生活需求,舞台艺术创作理应坚定文化自觉,推出更多贴近百姓口味、充满生活温度的精品力作,以高质量的艺术创作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丰盈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力量。(摘编自胡一峰《为什么压箱底儿的经典老戏永不过时》)材料二:2018年两会上,出生于淮剧世家的陈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带去了《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让戏曲进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让更多的人走进它,了解它,传承它,这是我的责任。”她深知戏曲的魅力,将一些经典剧目的光碟以及她和父亲陈德林先生的戏曲专辑随身携带,并送给参加采访活动时见到的孩子。她觉得,很多戏曲故事都融入了忠孝节义、催人奋进等思想元素,孩子们接触了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道理,就很可能喜欢上戏曲。自2018年起,淮剧艺术开始走进校园。陈澄介绍,大型现代淮剧《小镇》进高校9场、“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折子戏专场”13场,还在多个高校进行了返场。“返场,说明戏曲是能够被当代青年人认可和喜欢的。”让陈澄高兴的是,进校园的效果远超她的想象。不仅是江苏省本地高校重视,很多外地高校也邀请她去为学生讲座、表演。“一开始进校园演出,发宣传页的时候没多少人去领,但学生们看过以后就去抢着要,排着长队伍要我们签名。有的剧社、对戏曲感兴趣的大学生们都留下来跟我们提问。”陈澄兴奋地说,我们的文化被新一代接受了,这条路我们是走对了。陈澄告诉记者,盐城一家幼儿园成立了淮剧班,专业演员将对娃娃们进行戏曲技术性的辅导。“这里面的孩子说不定未来就会走上戏曲道路,这就是我们的后备力量。”陈澄对戏曲的未来传承充满干劲和信心。(摘编自王启慧《大学生“追戏”戏曲被年轻人接受还有多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茶馆》《雷雨》《锁麟囊》虽然创作和流传时间不同,但都已经成为戏剧的经典之作,标识着京剧曾经达到的高度。B.张火丁的《锁麟囊》每演必火,既源于她技艺的炉火纯青,又因为她唱的是程派,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C.尽管《朝阳沟》所讲的故事早已成为历史,但该剧并未因时过境迁而被湮没,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D.陈澄为了挽救濒于危亡的淮剧,提出了戏曲进校园的建议,这一建议的实施对扩大淮剧影响并使之得到传承意义重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身段往往比较柔软”是说戏剧不僵化,能够根据演出需要作出微调,这一就近取譬,生动形象且易于读者理解。B.戏剧能把人们对祖国、乡土的热爱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统摄着人的情感世界,故而极易引起心灵的共鸣。C.如果创作者热衷于表现浮表化的情感,追求短暂的热闹,而不加持历史感、人文感,其戏剧艺术的审美空间必定狭窄。D.《小镇》等淮剧艺术多次走进校园,甚至还出现返场,说明演出效果良好,这让陈澄对淮剧艺术的未来充满了信心。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如今已被打磨成了百姓最爱看的戏剧之一。B.戏剧《白毛女》拍成电影后风靡全国,田华演的白毛女、陈强演的黄世仁,形象极为生动。C.现代评剧《过大年》讲述了辽北农村脱贫致富的故事,在2020年沈阳艺术节上备受好评。D.著名作家田汉赞颂革命者爱国情怀的剧作《黄花岗》,本计划写五幕,结果只写了两幕。4.材料一为什么主要运用例证法?请简要分析。(4分)5.依据上述材料,想要使戏剧被新一代人接受,戏剧人具体应该怎样做?请简要回答。(6分)【答案】1.C2.B3.A4.①材料一探讨的是经典老戏永不过时的原因,只有通过对具体剧作进行分析,才能对原因作出归纳。②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只有借助具体剧作,才能阐述得具体生动且易于读者理解。③用确凿、典型的实例来证明观点,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5.①要有精湛的技艺,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②要对戏剧进行打磨,作出微调使之适应时代审美语境。③要扎根文化沃土,让剧作反映出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体现时代精神。④要让剧作贴近新一代人的生活,使戏剧具有生活的温度,能引发人们共鸣。【分析】1.A.“标识着京剧曾经达到的高度”有误,不是作品标识达到的高度,而是这些作品集中体现的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B.“程派最能保持“味儿”的纯正延续”有误,依据原文“一代又一代“角儿”们对技艺的执着守护与传承,才保持了“味儿”的纯正延续”偷换概念,这是两个不同的“程派”和“角儿对技艺的执着”。D.“陈澄为了挽救濒于危亡的淮剧”有误,初衷不对,依据原文“让戏曲进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让更多的人走进它,了解它,传承它,这是我的责任”,陈澄的向人大提出的建议,是为了让青少年了解它,传承它,而非“挽救危亡的淮剧”。2.B.“戏剧能把人们对祖国、乡土的热爱深植于社会结构”有误,依据原文“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情感的外化”,概念范围缩小,文本说的是“艺术”,却表述成“戏剧”。3.材料一观点是经典老戏魅力永存不过时。B.“《白毛女》拍成电影后”不适合,不是戏剧,且侧重演员的生动表演。C.“现代评剧”不适合,文本更多表现经典老戏。D.未成品,不足以作为论据。4.题干问“材料一为什么主要运用例证法”,先找出材料一使用了哪些例子,从中概括出其剧目都是经典老戏,分析原因,不难发现例子充分说明经典剧目不过时的真正原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等。例证法的表达效果,可从三点考虑,例证法做出推演,例证法使之含义丰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①材料一探讨的是经典老戏永不过时的原因,只有通过对具体剧作进行分析,才能对原因作出归纳。②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只有借助具体剧作,才能阐述得具体生动且易于读者理解。③用确凿、典型的实例来证明观点,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5.题干明确“依据上述材料”充分说明答案应从材料里概括。另外,问题核心是“使戏剧被新一代人接受,戏剧人具体应该怎样做”,强调“戏剧人”怎么做。阅读文本从材料中,筛选出信息,可得出①要有精湛的技艺,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持续散发。②要对戏剧进行打磨,作出微调使之适应时代审美语境。③要扎根文化沃土,让剧作反映出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体现时代精神。④要让剧作贴近新一代人的生活,使戏剧具有生活的温度,能引发人们共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锦衣(节选)莫言[秦兴邦上。]秦兴邦(唱)越重洋返故乡不畏艰难,举义旗杀狗官重任在肩。星官兄设巧计瞒天过海,但愿得大功告成天遂人愿。[王婆、王豹上。]秦兴邦大哥大嫂借光了。王婆哎,骂人哪?(指王豹)这是我娘家亲侄子,我是他亲姑姑。秦兴邦(抱拳作揖)恕小人眼拙,得罪了。[王豹警觉地打量着秦兴邦。]王豹我说这位先生,您风尘仆仆,一口外县口音,您到俺这穷乡僻壤,一定有重要的公干。秦兴邦小人是烟台人,受朋友之托,来高密东北乡找一家顺发盐铺。王豹敢问先生尊姓大名?秦兴邦鄙姓秦,名兴邦。王婆我问你去那盐铺干什么?秦兴邦(唱)贵乡的扑灰年画美名远扬,东北三省有市场。兴邦原本是贩画的客,进货结账常来往。王豹(唱)看您辨子粗又长,看您两眼放蓝光,看您唇红齿不黄,看您手指细又长,哪里像个画子客,分明是个读书郎。秦兴邦(唱)兴邦确是画子客。王婆你这人,的确也不像个画子客。他们当衙役的,都是鹰眼狗鼻子。王豹老姑,您少说几句吧。我说那秦什么邦,既然俺老姑点明了俺的身份,你就把那些偷梁換柱、弄奸耍鬼的小把戏儿,找块尿布儿,裹吧裹吧放起来吧!(往前一步,一把拽下了秦兴邦的假辨子)说!你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秦兴邦(惊慌地)大爷,小人黔驴小技,瞒不过您的火眼金睛。王豹说吧,到底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秦兴邦小人确实叫秦兴邦,烟台玉皇山人士。王豹(摇动着手中假辨子)是从日本潜回来的革命党吧?秦兴邦小的没参加革命党。王豹这辫子是怎么回事?秦兴邦这辫子是被革命党强剪了去的。刚一长长,又被他们剪了去。小的回乡心切,只好买了根假辨子戴上。王豹你到顺发盐铺干什么?那季星官是不是也潜回来了?秦兴邦(唱)我与那季星官投缘对脾,在船上结成了异姓兄弟。王豹他参加了革命党?秦兴邦(唱)我们是大清朝的忠顺子民,在日本也发誓要效忠皇帝。王婆日本国也有皇帝?秦兴邦(唱)只可恨革命党不讲道理,强按脖子剪去俺头上辫子。原承想买假辫结伴回国,星官兄染急症一命归西。王豹死了?秦兴邦死了。王婆我这还要给他去说熄妇呢!这不断我的财路吗?秦兴邦(唱)忍悲痛将季兄烧化成灰,背骨殖回故里落叶归根。[秦兴邦将肩上的包袱卸下来,捧给王豹。]王婆我还以为你背着一大包银子呢,没想到背着一盒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03(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32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