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PPT75页)
安全管理体系一、什么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OccupationalSafety&HealthManagementSystemsOSHMS是采用与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控制管理体系(EMS)相同的原理和方法,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进行持续改进的一套标准,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起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二、OSHMS运行模式与基本内容危害辨识频率分析严重度分析风险评价维持管理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检查纠正评审改进可接受风险?持续改进NoYesPLANDOCHECKACTION■OSHMS运行模式:系统化模型称为戴明模型(PDCA模型),是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按照戴明模型,一个组织(用人单位)的活动可分为:计划(PLAN)——确定用人单位的方针、目标;配备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建立组织机构,规定相应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识别体系运行的相关活动或过程,规定实施程序和作业方法等,是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行动(DO)——实施计划规定的程序,保证所有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检查(CHECK)——确保行动有效性,修正行为偏差改进(ACT)——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活动*organization-----组织、用人单位*OSHMS要素之间的关系3.6管理评审3.4.6运行控制3.4.7应急预案与相应3.3.2法律及法规要求3.3.1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3.2方针3.4.1机构和职责3.4.2培训、意识和能力3.4.3协商交流3.4.4文件3.4.5文件和资料控制3.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3.5.1绩效测量和监测3.5.3记录和记录管理3.3.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3.3.3目标3.5.4审核■OSHMS基本内容:原国家经贸委颁布的OSHMS审核规范由范围、术语和定义、引用标准、OSHMS要素4部分组成。核心内容是:“方针加PDCA”5个方面,17个基本要素和持续改进的运行模式。OSHMS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周而复始进行“计划、实施、监测、评审”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他损失的目标,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OSHMS的特点、内涵和应用条件:1、OSHMS的建立和实施具有系统性;2、OSHMS具有先进性;3、OSHMS的实施遵循自愿原则,不增加或改变用人单位的原有法律责任;4、OSHMS没有对用人单位的安全健康绩效提出绝对要求;5、OSHMS不必独立于其他管理体系;6、OSHMS的应用具有广泛适用性;7、OSHMS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8、OSHMS的实施要坚持持续改进和预防为主的方针;9、OSHMS的实施要坚持系统的全过程控制。OSHMS的适用范围1、OSHMS适用于所有领域和行业,是针对职业安全健康,不针对产品安全和服务安全。2、OSHMS适用于任何用人单位或部门在特定的生产活动现场进行的任何活动。3、OSHMS在具体实施时,应与用人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应适合用人单位的规模、特点和技术发展水平。4、同样的OSHMS在不同用人单位具体实施时可能千差万别。OSHMS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而基础是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的危险程度,依据法规要和用人单位确定的OSH方针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并对其加以控制。OSHMS运行的主要输入是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因为体系的其他要素的运行均以危害辩识、风险评价的结果为重要依据或受其影响。OSHMS运行的动力是危害辩识、风险评价。PDCA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因为要素4.3.1要求关于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计划的信息要“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作业活动不可承受风险目标及指标运行控制OSH方针可接受标准检查纠正预防培训与意识紧急应变OHS危害法規要求OHS管理方案OSHMS的基础、输入和动力——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在体系中的体现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风险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风险控制计划的充分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1、划分作业活动•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重大危害。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2、辩识危害•评价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情况下的风险(考虑在特定危害中的暴露、控制措施失败的可能性、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后果)。3、确定风险4、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OH&S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法律的要求。•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用人单位应确保新的和现行控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容许。6、评审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和过程应当:1)作为预防性的而不是事后性的措施来实施,即由此过程导出新的或修正的活动或程序,并使控制措施到位,使风险降低,从而预防了事故;2)提供风险的分级和明确那些由“4.3.3目标”和“4.3.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所规定的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不可容许的风险;不可容许的风险尽可能降低的风险可容许的风险风险性..1死亡重伤事故轻伤事故29无伤害事故300不安全因素1000,…000海因里希事故法则目标?目标?目标?目标?2(4)企业资金短缺4(1)安全文化匮乏(2)法制不健全,政府安全监察力度不够31(5)体系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335(3)对OSHMS认识不足目前推行OSHMS存在的主要问题危险辨识●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危害性质的过程有助于危害辩识的三个问题:•是否存在危害源?•谁(什么)会受到伤害?•伤害如何发生?对于所具有的伤害潜能明显可以忽略的危害,必须用文件记录或进一步考虑。一、概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缺乏、控制不力、缺乏知识、对存在的危险估计错误或其他个人因素等的基本原因的征兆。(一)、能量意外释放论能量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表明发生了事故。导致人员伤害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在伤害事故中,机械能造成的伤害的情况最为常见,其次是电能、热能及化学能。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能量意外释放论提醒人们要经常注意生产过程中能量的流动、转换以及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作用,防止能量的意外逸出或释放两类危险源: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实的各种系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源和能量载体);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危险源与事故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破坏了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的难易程度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第二类危险源是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物—环境方面的问题,其辨识、评价和控制应在第一类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第二类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比第一类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更为困难。人的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6类)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类)3、使用不安全设备;(3类)4、手代替工具操作;(3类)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1类)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1类)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修、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8类)12、不安全装束;(3类)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1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环境)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9类)其中:无防护;(11类)防护不当;(8类)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18类)其中:设计不当,结构不合理;(7类)强度不够;(4类)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3类)维修、调整不良;(4类)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2类)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22类)其中:照明光线不良;(3类)通风不良;(7类)作业场所狭窄;(1类)作业场地杂乱;(4类)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1类)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1类)地面滑;(3类)贮存方法不安全;(1类)环境温度、湿度不当;(1类)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环境因素还包括企业及社会的软环境,企业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可能引起人的失误(二)危害、危险因素的分类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不加区别时二者统称危险因素物理性危害、危险因素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行为性危害、危险因素其他危害、危险因素物理性危害、危险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害和危险因素行为性危害、危险因素其他危害、危险因素•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将危害、危险因素分为16类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1.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三)危害辨识2.危害辨识的技术目前,常用于危害辨识的实用技术大致可分为5类※统计图表分析法•事故比重图•事故趋势图•主次图•控制图•事故时间、空间分布图※文字表格法•安全检查表(SafetyCheckList)•因果分析图(鱼刺图)(CausalRelationAnalysis)•预先危险分析(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事故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FailureModelEffects&CriticalAnalysis)※逻辑分析法•事件树(EventTreeAnalysis)•事故树(FaultTreeAnalysis)•管理失误和风险树分析(ManagementOmissi
本文标题:企业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PPT7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4271 .html